对联的起源,的别称,的特点,的使用范围四年级暑假作业 5

 我来答
钱老师的志怪笔记
2010-08-11 · 讲故事挣钱的人,故事来自各朝小说笔记~
钱老师的志怪笔记
采纳数:1107 获赞数:3880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简单来讲,秦汉以前,每逢过年的时候,人们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上书“神荼(tu)”和“郁垒”(降鬼大神的名字)用以驱邪。桃符也就是后来所谓的春联了~

据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后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明代朱元璋的倡导,以及清代对对联的兴盛,就发展起来了。

特点: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别称:
对、对语、联、联句、联对、联偶、联语、连语、楹联、楹语、楹句、楹帖、帖子、俪语、俪言、偶句、应对等

“对联”范围:承袭律诗颔、颈联的完全格式,并在此格式基础上进行拓展。
百度网友f74a589
2010-08-11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74万
展开全部
1、起源——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2、别称——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别称门联、联语。

3、特点——形式对称,内容相关,文字精练,节奏鲜明。

4、使用范围——按用途分为通用联——春联和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心寒美眉
2010-08-17 · TA获得超过24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6万
展开全部
、起源——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别称——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别称门联、联语。

、特点——形式对称,内容相关,文字精练,节奏鲜明。

、使用范围——按用途分为通用联——春联和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


祝你好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gueroaqe
2010-08-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起源——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别称:
对、对语、联、联句、联对、联偶、联语、连语、楹联、楹语、楹句、楹帖、帖子、俪语、俪言、偶句、应对等

3、特点——形式对称,内容相关,文字精练,节奏鲜明。
4、使用范围——按用途分为通用联——春联和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08-28
展开全部
共花费也赫然风格与韩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睛阳蛙T
2010-08-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万
展开全部
发生的发生的方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