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孝庄,顺治母子的关系?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19-03-01 · TA获得超过37.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0万
展开全部

不太好,已经出现利益之争。

清朝入关后,7岁的顺治住进紫禁城皇宫,遂与孝庄分宫而居,母子数月方得一见。当时,清宫内仍有不少明朝留下的内侍。他们照料皇帝的生活起居,在朝夕相伴中,给予这位幼年皇帝初步的汉文化启蒙教育。

顺治长大后回忆,明崇祯朝司礼太监曹化淳曾辅导他读书。这位内侍是河北省武清县人。顺治时常模仿他讲话时的口音,所以也讲一口“侉话”。

顺治亲政时,汉文水平不高,“阅诸臣章奏,茫然不解”。于是发奋苦读,以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为主,涉猎广泛,曾因劳累过度而咯血。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他对汉文化愈益喜爱,“专厌胡俗,慕效华制”。

时人记载,“上尝服翼善冠、衮袍。临镜问诸阉,各称善,上亦称善。又改满帽。临镜讫,即手掷满饰于地。居常广袖皂靴,从汉制焉。”

顺治亲政、大婚后,与孝庄等老一辈满洲贵族之间对于满汉文化、满蒙习俗的认识分歧日渐凸显。在后宫,围绕后妃人选和皇嗣人选,逐步出现孝庄母子的利益之争。

顺治有二分之一的蒙古族血统,却极力疏远、排斥孝庄为其选中的蒙古族后妃。他废黜第一位皇后,又欲废黜第二位皇后,以董鄂妃取而代之,为孝庄所制止。他共有14个子女,但6位蒙古族后妃备受冷落,无一人生育。

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氏生子,排行第四子。顺治称其为“朕第一子”,特颁诏天下。他试图打破已保持十余年,以孝庄为首的两代蒙古族后妃一统后宫之格局,这就势必加重母子之间的矛盾。

扩展资料

顺治不顾孝庄和朝臣反对 废掉皇后贬为静妃

明清两代,每逢皇帝去世,新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在东西六宫,先帝带不走的后妃们,就升级成太后、太妃,光荣“退休”,在这里过起近乎隐居的生活。

孝庄在这里度过了三十多年的漫长岁月,直到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在慈宁宫去世。虽说这里都是“老佛爷”住的,但在孝庄这里,出了一点事。

孝庄的儿子,也就是顺治皇帝,不满皇后,故意冷落她,一天到晚让她独守空房。皇后是孝庄的亲侄女,怜爱,或许还加上一点歉意,孝庄便让皇后与自己一同住在慈宁宫里。

这段时间,慈宁宫成为两代皇后的居所。

终于,在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在与生母孝庄太后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冷战之后,顺治不顾太后的反对和大臣们的冒死进谏,降旨废掉了皇后,贬为静妃,罪名有二:一是奢侈,二是善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顺治不顾孝庄和朝臣反对 废掉皇后贬为静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顺治朝后宫的特征:与孝庄皇太后冲突 早婚早育子女多早夭

抚子守护着爱
2010-08-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孝庄皇后,顺治好像并不是她带大的(感情不怎么好)。入关后,顺治的所有妃子皇后都是孝庄一手操办的,而且全是蒙古人,其中一个是顺治的表妹,不过他没一个喜欢的。孝庄办这些事是为了让后宫成为蒙古女人的天下,可顺治对此事很反感。几次吵架,不欢而散。(无疑是加剧了母子之间的仇恨)后来,顺治有了喜欢的女孩,两人情投意合。无奈那是他弟弟的王妃(董鄂妃)。那时,他弟弟在外征战他就经常叫宣董鄂妃进宫陪他。孝庄对此事很不满。他弟弟回来后,进宫要人时。顺治扇了他一巴掌,结果他弟弟在晚上自尽了。为此孝庄和顺治吵了一架。(矛盾加剧)刚过了丧期董鄂妃就进宫做了妃子,在四个月内由妃子升为皇贵妃升级速度古今罕见。你说她能不成为孝庄和那些蒙古女人的第一攻击对象么?董鄂妃经常劝皇上励精图治,他们十分恩爱羡煞旁人。不久两人之间有了孩子,孩子出生时顺治说这会是大清太子。可孝庄也不是省油的灯,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意外身亡,死在房间里。奶娘李氏自尽在房。皇宫乱了套,只有慈宁宫香烟袅袅,孝庄敲着木鱼,转着佛珠,嘴里说着几句话不是经文而是:“哀家胜利了,她再也生不出皇子了,死神在向他招手。”后来董鄂妃生病,那个冬天孝庄去了南苑,不久她也病了,叫所有皇妃皇后来南苑探望,董鄂妃也去了孝庄让所有皇妃都回去了,就剩了董鄂妃。董鄂妃照顾了孝庄很久,孝庄好了,董鄂妃病得更重了。从南苑回来顺治立刻去了慈宁宫和孝庄吵了一架(为了鄂妃)。没过多久董鄂妃死了,顺治把一切算在了孝庄头上。视她为仇人,后来他几次出家都被孝庄阻拦。母子之间没有任何话题,只有恨。后来顺治带着对孝庄的恨找董鄂妃去了。就这样他死了。孝庄没有让任何皇妃殉葬,而选了地位卑微的另一个鄂妃(董鄂妃的妹妹,两人长得很像,董鄂妃去世后顺治便把这为董鄂妃视为知己)去给顺治殉葬。╮(╯▽╰)╭苦命的人儿愿你们黄泉路上作伴,在地府做一对恩爱夫妻。
以上所述,均为孝庄传中的记载,读过很久了不知道是不是全对,见谅哈O(∩_∩)O~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速台珍q
2010-08-15 · TA获得超过2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关系不好主要还是因为政见不和.
顺治并不是一个爱江人不爱美人的主.而是个有自己政治报复的人. 只是他政见与母亲不同, 但又人单力薄,和母亲做对每每败下阵来.他又年轻气盛,越斗越猛,直到斗的丢了身家性命,完败.
董鄂氏也不过是个导火线.也是顺治不够理智,感情用事的证明.我是觉得他爱她没有他表现的那么深,真爱这个人会想要保护她,而不是让她夹在自己和母亲之间难以作人.连董氏死了还为以什么规格的礼仪出殡在那和孝庄争,人都死了还争什么争啊? 原来,不过是为了斗而斗,而不是为了谁.
至于孝庄,她无疑是个非常理智的卓越的政治家. 但她这辈子最遗憾的估计就是没有处理好和儿子的关系. 她可以把对手狠狠踩在脚下,但当这个对手是她的儿子时,她表现出的是理智有余聪明不足。她的手段有些过于刚硬,不是迂回的解决问题,而是大刀阔斧,伤人伤己。逼死儿媳妇不是她想的,儿子死了也不是她想的,可都和她脱不开干系。但是人无完人,为了大清初期的稳定,以她的能力,她只能做到这样了。
看她和康熙,一个没有儿子孝顺的母亲,一个没有爹疼的儿子,两个可怜的人紧紧的靠在一起,彼此关心。孝庄把她在顺治身上想给的却没给出的爱,想付出的却没付出的心血都用到了康熙的身上,来延续那份过早逝去的母子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国丰碑
2010-08-14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7万
展开全部
其实就是顺治想自由一些!可能是青少年的叛逆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导致母子关系不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墨予吟
2010-08-16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5万
展开全部
开始时应该还不错,不过因为摄政王多尔衮以及董鄂妃后,关系就变得不好了,但是孝庄和顺治毕竟是母子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