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发生甲午海战,清朝的存在时间是否能更长一些?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朝和日本都发起了自助改革,但双方方向相反。洋务派的“西学东渐”更像是一种吸纳。洋务运动并没有改变当时官场的官僚主义和贪婪,甚至有很多人利用洋务运动的名义发财,比如当时著名的铁帽王奕劻。甲午战争初期,很多当初热心洋务运动的大臣都觉得洋务运动是浪费金钱。事实上,洋务运动在清朝似乎并没有改变什么,仍然是原来的公式——被列强的摩擦打败。
而且从1890年初开始,洋务运动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包括李鸿章等人都在反思这场运动,而朝鲜的一些保守派(以翁同龢为首)则在等待恢复的机会。很多人喜欢利用慈禧太后挪用北洋军费来掩盖北洋海军的失败。然而实际上洋务运动已经失势了。朝廷里很多人觉得与其投入那么多钱去建造依然阻挡不了列强的军舰,还不如挪用在内政上。甲午战争前的朝堂,洋务派其实除了李鸿章之外都很弱小。
另一方面,海那边的日本是完全不同的现象。明治维新可能是妥协的产物,但相比于大庆,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比较彻底的。西南战争后,日本确定了内阁制,比清朝先进得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日本其实是新统一的(战国幕府时期的日本,天皇只是摆设)。内阁当时采用君主立宪制连接日本,同时真正意义上的集权(清朝已经集权了200年)。
这种中央集权带来的自豪感让日本团结一致,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人们集资造军舰,提高军费。贵族甚至放下身段去工厂打工,人们减少了衣着和饮食。一正一负,相比明治维新遍布全国的日本,此时的清朝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孤岛城市。它必须面对大国,尽一切可能维持国内统治。一败涂地的清朝就算能拖延战争五年,也难逃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