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学了很多课程,为什么感觉工作后学的知识都没用?
可能是我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这些课程的水平,但是一些看似无用的课程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感悟。我觉得学点知识还是不错的。既然这些看似无用的课程无法避免,不如静下心来,坦然接受。我也有同感。我以前讨厌一门课,讨厌老师讲课。我以前一直很烦,很暴躁,但是现在看透了,我改变不了学校,改变不了老师。我得自己去适应,然后你会发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记得高中物理课本上有一个关于脚手架的故事。随着当代物理学的发展,牛顿定律、磁感应线等经典理论被取代或颠覆。但是作为一个物理学初学者,不学习牛顿定律就不能理解力学,不学习磁感应线就不能理解电磁场。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学物理都没有从光速不变原理推导出狭义相对论来研究运动学和力学,或者从波粒二象性来研究电磁学。
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是物理、化学、生物知识衍生出来的规律。随着发展,价值观会准确,但基本原则不变。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小动脉收缩的血压会升高,这是流体力学的知识和结论。100年前是这样,100年后还是这样。先从书本上学习,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修改和添加新的知识。这就是华罗庚先生说的读书要“由薄而厚”,知识融会贯通,就成了“由厚而薄”。旧知识不爱学习,新知识(最新论文,英文原版教材)啃不下去。是不是太有野心了?只有掌握其中一条,才有资格判断利弊。初高中不懂物理的人抱着相对论,贬低牛顿力学。只能说,真的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虽然我记不清在哪个学期学了什么,但是老师每天在我耳边说的话,似乎已经在我脑海里形成了系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