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小说中对曹操的刻画这么偏激?

 我来答
一个写字人
2021-07-16 · TA获得超过95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46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425万
展开全部

不少读者认为,《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刻画太过偏激,把曹操写得太坏、太奸诈了,他甚至被称为“奸绝”。

其实,《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刻画,并没有太过偏激,一些小地方对曹操的评价可能不太友好,但整体上还是很客观的。

何谓客观?就是既批判曹操的罪过,也肯定曹操的功劳,不会一味地去夸赞,也不会一味地抹黑。

接下来,我们举例说明。(本文讨论的是通俗本《三国演义》)

一些时候,作者明确说过曹操奸诈。

比如建安三年,曹操亲征张绣,行军路上,看到农人收麦子,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刚颁布命令,曹操的马受惊,踩踏了一片麦子。曹操当即就拔剑,要自刎谢罪。后来,在行军主簿和郭嘉的劝说下,曹操割发代首,暂时免了自己的死罪。

此时,作者附诗一首: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很明显,这是作者在骂曹操,说他奸诈。

但是,这件事能看出来曹操并不坏。

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老百姓看到曹军后,吓得不敢割麦子。曹操就让人告诉他们,所有军士都不能践踏麦子,否则斩首。老百姓都很高兴,给曹操磕头。

这能说明曹操坏吗?当然不能,这反而能说明曹操军纪好,关爱百姓。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曹操确实是主帅,他还真是不能死,而且古代割发是很重的刑罚,叫“髡刑”,曹操能割发代首,也算是下了狠心。

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对曹操的功劳并不否定,而且还会直接赞美。

比如第一回中,作者就说了曹操“棒杀蹇硕之叔”之事。

曹操二十岁做了洛阳北部尉,刚上任时,“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当时十常侍掌权横行,蹇硕的叔叔提刀夜行(当时有宵禁),曹操当即拿住一顿打。

黄巾之乱时,曹操也曾带兵追杀黄巾军,立下不少功劳。董卓独霸京师,曹操先是去行刺;行刺失败后,曹操又发布矫诏,号召天下诸侯纷纷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董卓,迎回皇帝。

那个时候的曹操,其实还很热血,也很单纯,只想着匡扶汉室自己做个将军就行。这在曹操的《述志令》中完全可以看出来,只是演义没有提及。

曹操和袁绍争霸,官渡之战曹操取得胜利,这是汉末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大战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战役。作者虽然夸大了双方的军士数量,但是大体上不错,符合历史,这其实也是对曹操的肯定。

因为从那时候起,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

作者还借助老百姓,表达对曹操的肯定。

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操见父老数人,须发尽白,乃命入帐中赐坐。

打败袁绍后,当地就有人箪食壶浆迎接曹军,曹操还把几个年纪大的人迎到帐中。曹操说,“吾军士惊扰汝乡,吾甚不安”。这时候,老者说了一番话。

父老曰:“……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老人的话,不是对曹操的肯定吗?当然是。作者为何写这段故事?当然也是对曹操平定北方的肯定。

第六十六回,曹操打算南征,傅干则劝谏他暂时不能讨伐刘备和孙权,因为“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不如休养生息,提高文德。于是,曹操“遂罢南征,兴设学校,延礼文士”。乱世之中,注重教育,善待文人,这也是曹操的功劳。

对待关羽时,也能看出来曹操格局很大。

为了留住关羽,曹操不但赠他衣服、美女、财宝、赤兔马,还带着关羽去见汉献帝,汉献帝赞关羽是美髯公。曹操还表奏朝廷,封云长为汉寿亭侯,从后面的情节来看,关羽很喜欢这个爵位,常说“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

刘备是曹操的劲敌,曹操也很尊重刘备,也识得刘备是个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对天下豪杰一一点评,像袁术、袁绍、刘表、孙策等人,都入不了曹操的法眼,他对落魄的刘备相当欣赏,还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一个人的功过是非,需要盖棺论定。

曹操去世后,作者没有直接评价他的一生,但是引入了一首诗《邺中歌》,对曹操的一生进行总评。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呜呼!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这首诗是明代钟伯敬为曹操所写,全诗对曹操的功过是非进行点评,全诗“气势宏伟,叙述辽阔,语调平和,内容持正”。

内容持正,就是说对曹操的评价很客观、公正。

仔细看这首诗,就是既承认了曹操的功劳,也没否认曹操的罪过,他既是遗臭万年,也是流芳百世,所以叫“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另外,诗中还说曹操是“英雄”,“文章有神霸有气”,也提到了曹操的常人之情,即去世之前交代妻妾分香等事,还说“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说明曹操不是无情之人,死前还惦记着老婆孩子等等。

作者引用这首诗,来作为对曹操的点评,显然是在告诉读者:曹操既有功劳,也有罪过,他的功劳我们应该承认,他的过错我们也不要避开。

至于全诗最后四句,则是告诉世人,尤其是读书人,千万不要轻易去议论冢中人(指的就是曹操),因为你不知道他当时面对的情境,不知道他面临的难处。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客观看待。

看到这些,我们能说《三国演义》对曹操太偏激吗?当然不能。大体上,作者对曹操还是很客观的,尤其是用《邺中歌》来总结曹操的一生。

至于嘉靖本《三国演义》,则用了七首诗,来总结曹操的一生,有史官评价,有文人评价,还有帝王大臣对曹操的评价。这些诗有褒有贬,有赞有骂,综合来看也很客观,对曹操的评价并不偏激。

数码技术小辉
高粉答主

2021-07-16 · 这家伙不懒,很勤快。
数码技术小辉
采纳数:517 获赞数:1041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三国演义》是个小说,为了剧情的需要,所以才把曹操刻画的这么偏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斯蒂芬斯991
2021-07-16 · TA获得超过24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那是因为曹操就给人们一种这样的感觉,总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凶的人,非常偏心的另一个人,所以在画画的时候有一些像由心生的想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上我企鹅9啊
2021-07-16 · TA获得超过198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是因为曹操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形象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才会这么刻画,能够引起故事情节的冲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辰楠侃小编
2021-07-16 · 分享各种喜闻乐见的故事,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辰楠侃小编
采纳数:46 获赞数:115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这部书的作者其实偏向于刘备那个国家,因为是属于正统,所以对于奸臣就很痛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