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岁老是动手打人怎么办?
上学期我们班(幼儿园小班)的浩浩,在入园前他妈妈就跟我们说浩浩有打人的习惯,让我们注意一下,免得打扰别人家长找我们麻烦。
家长既然这样说了,我们自然对浩浩就会多几分留意。经过观察家长说的没错,浩浩的确是有打人的习惯。
但奇怪的是,他常打的几位小朋友都是他很常常一起的好朋友。于是我们就把他和这几名小朋友分开坐,但是发现他会悄悄的趁我们不注意把椅子搬过去,和这几名小朋友坐在一起。在浩浩行为上看得出他是非常喜欢这几位小朋友,而且在浩浩有好吃的食物也会主动分给这几位小朋友的。
经过观察发现,每一次都是这几们小朋友一起玩时没叫上浩浩,他就会动手。由此看来我们已经找到了浩浩打人的“动机”,其实浩浩打人是无意识的,他想跟别人玩,就用手去动一下别人,但因为没有控制手力度的意识,所以被大人定义他打人了,实际上他的行为没有带有攻击性的,只是他很想想跟别人玩,但表达的方式错误了。
后来通过一段时间里的耐心的引导,并给出他跟别人玩时正确表达方式,例如:可以轻轻的拉一下别人的衣服,或者说出来。经过十多天的纠正,发现好几次浩浩准备动手的时,自已很快就能有意识地把力度放的很轻,最终到孩子到朋友那里,就像“摸”一下朋友一样。
所以对于三四岁孩子来说,他打人并不是一定带有恶意攻击别人的意思。我们先不要急着站在孩子对立一面,或急着去指责他的不是。其实父母过激的反应,会引起孩子不良行为产生强化刺激,反而不利于孩子纠正错误。
三四孩子处在道德感发展阶段,正确面对孩子打人这个问题,才不会让其发展成培养“熊孩子的温床”,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若是不正确的方式方法,很容易成为孩子以后继续有打人习惯的“推手”。要纠正孩子这一行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细心观察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
《孩子.挑战》一书写道: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简单来说,打球就得先有一个球。孩子的行为有问题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
有的孩子打人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有的孩子打人是想跟别人玩,只是不懂得正确表达自己。有的孩子打人的,觉得这样做很好玩。有的孩子打人是模仿大人行为的,有的孩子打人是带有恶意的。
所有孩子的行为背后是有他的行为密码的,我们作为爸爸妈妈,在孩子行为面前首先要耐心地观察孩子这一行为的背后,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找出孩子真正的原因,才更好的去解决问题。每个孩子他打人的原因都不一样,你细心观察,根据自家孩子实际的情况再作分析。比如发现孩子打人行为来自已模仿大人的,那我们先是那位说要反省个人行为的人。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通过观察或引导孩子说出行为背后原因,再做下一步。
其次,在孩子打人现场,用平静的态度交流和表明立场
比如我们与孩子在外在玩,突然孩子在我们不知情情况打了人。请不要孩子打的小朋友哭了而护短,就开不分青红皂白就攻击孩子。也不要表现很惊讶或者不可理喻的情表情,更不要因为孩子一犯错误,就用刻薄 的语言把孩子推到与你对立的一方。或当场就大声的指责他,又或者当场就回打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三四岁孩子对攻击的语言很敏感。我们的责骂反而激起孩子不愿与我们交流情绪。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孩子的耳朵会选择性的关上和不听,这时说的再多不及简洁的语言更有效果。
所以在孩子打人现场时,先要把他们拉开,再用平静简洁的语言跟他说:朋友一起玩,不能动手打人,跟对方的孩子及家长道歉。带孩子离开现场后还得等孩子的情绪平缓后再去交流。
重要是要用平静的态度去交流刚才发的事,当我们用平静的态度去处理孩子打人的事情,让孩子觉得和我们说话很安全,他不用因为害怕受责罚而有话不敢说,这样一来方便我们更好与孩子交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表明对这件事的立场,让他意识到打人是不对的行为。
最后,通过跟孩子玩一个“镜子”的游戏,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共情,并加固孩子后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