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舞与肚皮舞的区别
印度舞与肚皮舞的区别
印度舞和肚皮舞究竟是不是同一种舞蹈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印度舞和肚皮舞就像是东方舞这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上的两朵美丽的鲜花,各自绽放,却又相映成趣。
为了分清楚这两种舞蹈,我们不妨先从世界舞蹈的分类说起。
舞蹈,尤其是人类早期的舞蹈,是舞者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直抒胸臆的高级手段。因此,试图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把所有舞蹈清清楚楚的归类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为了帮助人们更加系统、清晰地研究与发展舞蹈,舞蹈理论家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舞蹈分类法。比如,我国著名舞蹈家于海燕女士在其著作《东方舞苑纵览》中,用“文化圈”的概念把世界舞蹈划分为八大类。分列如下:
中国舞蹈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和蒙古。
2. 印度·马来舞蹈文化圈。包括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
3. 印度舞蹈文化圈。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锡金等。
4. 马来·波利尼西亚舞蹈文化圈。包括新西兰、汤加、斐济、西萨摩亚、夏威夷、瑙鲁、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以及澳大利亚土著舞蹈文化等。
5. 阿拉伯舞蹈文化圈。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巴基斯坦、约旦、阿曼、阿拉伯也门、沙特阿拉伯等西亚诸国。北非的埃及、突尼斯、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和西班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中国新疆地区。
6. 拉丁美洲混合舞蹈文化圈。包括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秘鲁、智利、牙买加、哥伦比亚、古巴等32个拉美国家。
7. 非洲舞蹈文化圈。包括马里、刚果、几内亚、毛里塔尼亚、扎伊尔、加纳、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安哥拉等三十余个非洲国家。
8. 欧洲舞蹈文化圈。包括法国、英国、德国、丹麦、比利时、葡萄牙、芬兰、挪威、瑞典、意大利、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等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按照这种理论,印度舞属于第三种舞蹈文化圈,而肚皮舞乃至我国新疆的民间舞,则属于第五种舞蹈文化圈。因此,这两者必然不会是同一种舞蹈。
那么,印度舞蹈文化圈和肚皮舞文化圈,各自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东方舞苑纵览》的相关文字。
“印度舞蹈文化圈包括印度次大陆上的七个国家。历史上也曾是一个国家,叫印度斯坦。中国史书则称其为天竺。主要人种是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印度的东北和西北部,还住着土著人,即南方蒙古人种或称马来人种。尼泊尔的迦毗罗卫城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地。这一地域的人,目前却主要信仰印度多神教或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大乘佛教。印度古典舞蹈驰誉世界,共有六大派系:婆罗多、卡塔克、卡达卡里、曼尼普里、奥迪西和库契普迪。卡塔克除流分于北印度,主要流行于巴基斯坦。曼尼普里也是孟加拉的传统舞蹈。斯里兰卡则流传着一种很有魅力、独具阳刚之美的堪地舞蹈。这种舞蹈的艺术法则、训练方式都与印度的古典舞相似。采取师徒传授的教学方式,只是到了近代才设立专门舞蹈学校,教授古典舞蹈。印度六大派系舞蹈是高度程式化的舞蹈,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拥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也是当今世界舞蹈史上,最悠久保持最完美的舞蹈活化石。”
“阿拉伯舞蹈文化圈分布于西亚,北非和利比牛斯半岛广大地区。这一舞蹈文化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以及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致使其具有东西合璧、东西荟萃的特殊风貌。其中尤其是西班牙的弗拉门科舞和埃及的'东方舞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阿拉伯舞可分为西亚和北非两个系列。北非舞蹈多扭胯,动作主要在躯干上,少步伐。西亚则扭胯幅度不大,而脚下步伐繁杂。群舞多为《霍拉》式,即长练队形或圆圈式队列舞蹈。论及东西方舞蹈比较,西班牙舞是最值得解剖研究的一个舞种,可以说它是拉美混合舞蹈的始祖。而西班牙人用血洗大地的同时,也带去了十字架和他们的文化,包括音乐舞蹈。至今墨西哥的《哈拉拜舞》,委内瑞拉的《霍罗伯舞》,阿根廷的《加托舞》,智利的《库艾卡舞》等等,都遗留下西班牙舞的深刻痕迹。西班牙舞蹈大致可分为四类:古典舞蹈、地方性舞蹈、吉普赛人的弗拉门科舞、剧院表演的混合型舞蹈,多达千余种。”
从以上两大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印度舞和肚皮舞,却起源于不同的地区,各自的文化宗教背景不同,表现形式与舞蹈语汇也不尽相同。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东方舞”,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东方舞指整个东方国家,即亚洲和非洲等一百多个国家的舞蹈,自然也包括印度舞和肚皮舞。而狭义的东方舞,指的是风靡于埃及、土耳其等中东国家的肚皮舞。近几年在我国各地举办的东方舞比赛或者东方舞培训,一般专指肚皮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