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中药方

 我来答
健康小马甲17
2022-07-27 · TA获得超过242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7万
展开全部

  胆 结石 又称胆石症,是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 疾病 。按发病部位分为 胆囊炎 和胆管炎。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胆结石 中药 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胆结石中药方

  (一)

  【辨证】肝胆 湿热 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二)

  【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

  (四)

  【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 清热 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恭方。

  (五)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

  (六)

  【辨证】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治法】舒肝 解毒 化石。

  【方名】舒肝解毒汤。

  【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谭景祺方。

  (七)

  【辨证】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疏肝,理气,通里。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肖银昌方。

  (八)

  【辨证】气郁湿阻。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调畅气机。

  【方名】胆石通消糖浆。

  【组成】郁金15克,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

  【用法】将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将余药经整理后混合煎汁,共煎2次,每次务使水面高出药材,经煮沸20分钟(指沸后时间),过滤。滤液合并静置沉淀24小时,再吸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量,加入蔗糖煎沸使溶解,出料前5分钟加防腐剂,过滤。滤液与木香提取液混匀,分装于100毫升,每次饭前15分钟服33毫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停药1周后进入下1疗程。冷和平方。

  【出处】冷和平方。

  胆结石病因

  造成胆结石主要原因可能有:

  1.喜静少动

  有些人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2.体质肥胖

  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

  3.不吃早餐

  现代许多人不吃早餐,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餐后零食

  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 消化 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5. 肝硬化 者

  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6.遗传因素

  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发生。

  胆结石临床表现

  1.胆囊结石

  其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 消化不良 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

  2.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结石是指肝内胆管系统产生结石,所以,又称肝内胆管结石。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单纯的肝内胆管结石,又称真性肝内结石症。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越来越多,结石的分类多属胆红素结石。肝胆管结石多有黄绿色块状或“泥沙样”结石的成分,多为胆红素钙。结石中心常可找到蛔虫卵,所以有人认为肝胆管结石系由胆道蛔虫、细菌感染致胆管阻塞所致。

  肝胆管结石以左叶肝管居多,肝左外叶上、下段肝胆管汇合处的胆管略为膨大、结石多停留在该处,右侧肝胆管结石多见于右后叶胆管内。

  临床特点多表现为:

  (1)患者年龄较胆囊结石患者为轻,部分病人与肝内胆管先天的异常有关。患者常自幼年即有 腹痛 、发冷、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的病史。

  (2) 肝功能 有损害,而胆囊功能可能正常。反复发作期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间歇期碱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叶分段发生萎缩和肝纤维化。

  (3)腹痛、黄疸、发热是主症,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

  (4)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较常见的有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

  (5)胆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而无肝外胆管扩张,肝管内有小透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111
2024-11-25 广告
黄学峰医疗美容是一家富贵包专科医院。由黄学峰亲自带领的专注治疗富贵包团队覆盖全国100余城市。黄学峰医疗美容致力为拥有“富贵包”而苦恼的患者提供诊疗方案,凭借专利技术在行内一直拥有良好口碑,成为名副其实的求美梦工厂!黄学峰秉承"用效果回报每...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11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