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知道奶奶去世了,特别的伤心,父母应该这样引导孩子
展开全部
适度宣泄悲伤,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5岁的温鑫是奶奶带大的,跟奶奶的感情最深。当温鑫发现奶奶不见了后,一次次追问妈妈:“奶奶去哪里了?”妈妈对他说:“奶奶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很久以后才回来。”
于是温鑫每天放学后,都站在阳台上,看着通往小区门口的路,一站就是好久。他悲伤地问妈妈:“是不是奶奶不要我了,不喜欢我了?”妈妈连连否认,并且想尽一切办法让温鑫开心,但是效果都不大。温鑫依旧思念着奶奶,脸上的笑容渐渐减少,也沉默了许多。
有一天,温鑫突然对妈妈说:“我知道,奶奶已经死了。”
妈妈大吃一惊,问:“谁告诉你的?”
“你和外婆打电话的时候,我听见的。”温鑫说。
妈妈正犹豫该怎样跟温鑫解释“死亡”是怎么回事时,温鑫突然说:“妈妈,我也会死的,是不是?”
望着温鑫那平静的小脸,妈妈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死亡”的确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因此大人总是竭力地想在孩子面前避开这一话题。但是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任谁也无法避免。与其给死亡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导致孩子胡思乱想,不如教会孩子直面现实,学会正确调节情绪、面对悲伤,适度地宣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走出阴影,重获快乐。
首先,家长应该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悲伤,不要指责他,也不要试图迅速转移他的悲伤。教给他正确的自我调控方法,才是帮助孩子的最好方式。在引导孩子宣泄悲伤时,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外向型的孩子,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如果是内向型的孩子,可以在他默默流泪的时候给予安抚和拥抱;如果是脾气急躁的孩子,可以让他通过拍打床垫等软物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这些都是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只有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出去了,才有可能迎来正面情绪的生根发芽。
其次,不宣泄悲伤的孩子要格外注意。如果孩子在令人悲痛的事情面前不哭不闹,异常安静,不要误认为孩子生来坚强,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宣泄内心的悲伤。如果悲伤的情绪一直无法得到宣泄,在心头汇聚成汪洋,就有可能引发海啸,从而一发而不可收。也有的孩子会用表面的麻木来掩饰内心的伤痛,这类孩子要么是出自对伤痛的自我防御,不愿接受事实;要么就是因为父母太过严厉,让他们不敢尽情流泪。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都是不利的。孩子要么会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中不可自拔,要么会变得冷漠无情。因此,要让孩子把悲伤的情绪尽情地宣泄出来,只要不妨碍他人、不伤及自己,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可以。
最后,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宣泄悲伤情绪的生活空间,而不是严防死守,堵住他们的情绪出口。充分表达悲伤,才能摆脱悲伤,才能真正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教会孩子正确地宣泄悲伤,才能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5岁的温鑫是奶奶带大的,跟奶奶的感情最深。当温鑫发现奶奶不见了后,一次次追问妈妈:“奶奶去哪里了?”妈妈对他说:“奶奶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很久以后才回来。”
于是温鑫每天放学后,都站在阳台上,看着通往小区门口的路,一站就是好久。他悲伤地问妈妈:“是不是奶奶不要我了,不喜欢我了?”妈妈连连否认,并且想尽一切办法让温鑫开心,但是效果都不大。温鑫依旧思念着奶奶,脸上的笑容渐渐减少,也沉默了许多。
有一天,温鑫突然对妈妈说:“我知道,奶奶已经死了。”
妈妈大吃一惊,问:“谁告诉你的?”
“你和外婆打电话的时候,我听见的。”温鑫说。
妈妈正犹豫该怎样跟温鑫解释“死亡”是怎么回事时,温鑫突然说:“妈妈,我也会死的,是不是?”
望着温鑫那平静的小脸,妈妈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死亡”的确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因此大人总是竭力地想在孩子面前避开这一话题。但是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任谁也无法避免。与其给死亡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导致孩子胡思乱想,不如教会孩子直面现实,学会正确调节情绪、面对悲伤,适度地宣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走出阴影,重获快乐。
首先,家长应该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悲伤,不要指责他,也不要试图迅速转移他的悲伤。教给他正确的自我调控方法,才是帮助孩子的最好方式。在引导孩子宣泄悲伤时,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区别对待:如果是外向型的孩子,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如果是内向型的孩子,可以在他默默流泪的时候给予安抚和拥抱;如果是脾气急躁的孩子,可以让他通过拍打床垫等软物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这些都是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只有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出去了,才有可能迎来正面情绪的生根发芽。
其次,不宣泄悲伤的孩子要格外注意。如果孩子在令人悲痛的事情面前不哭不闹,异常安静,不要误认为孩子生来坚强,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宣泄内心的悲伤。如果悲伤的情绪一直无法得到宣泄,在心头汇聚成汪洋,就有可能引发海啸,从而一发而不可收。也有的孩子会用表面的麻木来掩饰内心的伤痛,这类孩子要么是出自对伤痛的自我防御,不愿接受事实;要么就是因为父母太过严厉,让他们不敢尽情流泪。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都是不利的。孩子要么会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中不可自拔,要么会变得冷漠无情。因此,要让孩子把悲伤的情绪尽情地宣泄出来,只要不妨碍他人、不伤及自己,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可以。
最后,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宣泄悲伤情绪的生活空间,而不是严防死守,堵住他们的情绪出口。充分表达悲伤,才能摆脱悲伤,才能真正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教会孩子正确地宣泄悲伤,才能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