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翻译里的常见误区

 我来答
顺心还婉顺的君子兰5882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559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2万
展开全部

中英翻译里的常见误区

  有学生认为是词语句型用得不够好,但其实根源在于:汉英翻译过程中的“中式思维”。下面总结一些中英翻译里常见的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1. 单词意思配对=能用?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知道怎么翻的词。翻遍字典,终于找到那个跟中文意思对应的英文单词,很开心就用了。可是,意思匹配就能用了吗?

  看两个例子:

  【例1】(老人发挥光和热后)像渣滓一样被扔到在一旁。

  They were thrown away like dregs of society.

  “A word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it keeps.”汉英语言差异很明显的一点是,英语的单词并不独立使用,而是有一定的搭配跟语境的。例1中的“dregs”在Collins Dictionary中的解释是“The dregs of a liquid are the lastd rops left at the bottom of a container, together with any solid pieces that have sunk to the bottom.”,而“dregs of society”则指 “the people who you consider to be the most worthless and bad”,显然原文中的“渣滓”既非“液体沉淀物”,也无“人渣”这样的贬义色彩,而是指“useless/ unwanted/ waste”。

  因此,在查到英文单词之后,建议先查看其英文释义及相关例句,弄清楚该单词的常用搭配及适用语境,再行使用。

  2. 忠实原文=有啥说啥?

  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位列第一的“信”,指的是忠实原文。基于此原则,有学生往往中文怎么说,英文就怎么说,忽视了中英语言思维的差异,让译文变得赘余且难懂。

  1)repetition

  在汉语中连续使用某个词语是常事,英语则不然。需要连续提及某个词语时,英语往往需避免重复。常见的方法包括:

  代词

  换近义词or词组

  从前后句的逻辑关系出发,考虑合句

  【例2】I am a fan of photography. Lucy also likes taking photos.

  I am a fan of photography, and so is Lucy.

  虽然句子由名词换成了动词词组,但其实句子结构还是很啰嗦。因此句子‚做了两个变动:增加连接词and进行合句;用so指代“a fan of photography”。

  2)unnecessary words

  英语词汇概括力强,词义范围宽;汉语则相对比较具体,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如,

  【例3】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加速经济改革的步伐)

  【例4】We must make an improvement in our work(改善工作)

  此处两个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真正make sense的仅是其中个别词汇,即economic reform、improvement。例3中的pace、例4的make其实都没有意义,可以简洁化为:

  accelerate economicreform

  We must improve ourwork.

  3)noun plague

  中文在罗列一堆词语后,常会用一个“范畴词/抽象名词”进行概括,如“价格、政策、原料等因素”。而英语往往具体直接。如,

  【例5】…at that time the situ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as still one where the enemy was stronger than the people’s forces.(当时东北的形势是,敌军势力强于解放军)

  此处“situation”的使用让句子变得很啰嗦,因为情况的具体内容已经在后面从句有所体现。可直接表达为:at that time the enemy was stronger than the people’s forces in northeast China.

  【例6】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du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这座寺庙长久屹立的原因在于其建筑坚固)

  这个句子读下来,只有一种感觉:求说人话。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一句话里用了4个抽象名词,让整个句子变得“wooden”。简化之后:

  This temple has endu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

  “Vigorous wiring is concise.”(The Elements of Style by William Strunk)很多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走入了这么一个误区:我要用高大上的词and高大上的句型,让我的英文高大上起来。但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好的英文不在于你用了多少难词难句,而是你的表达是否具备可读性(readability),因此精准简洁是第一准则。

  (*例3-6摘自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by Joan Pinkham)

  3. 中文句子结构=英文句子结构?

  初做翻译,很容易局限于原文的句子结构,甚至译文仅是把中文换成对应的英文单词,以求通过“形式等值”达到“语言等值”。但中英句子结构存在巨大差异性:英语大量使用从句、短语,层次分明,好比一棵树,由主干分出枝干;汉语多并列,多短句,层次不显,类似砌砖,一块放完再下一块。因此翻译不该翻“形式”,而是翻“意义”,尤其是涉及修辞的时候。

  【例7】一周来陪奶奶聊一次天的义工像是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些波浪,却随着石子沉进水底很快又消失不见,潭水又恢复寂静。

  The coming and the company of the volunteers is like casting a stone into a pool of stagnant water, stirring up some waves but with the stone sank to the bottom of the pool and disappeared, water returned to silence.

  译文很完整地把原文的结构重现了(暂且不考虑语法错误),但读下来却没法弄清句子到底想说的是什么。原因很明显:译文只是写出了比喻的“喻体”,但这个比喻真正想说明的point并未点出。原文句子想说明的其实是“义工的周访没有改善老人们的生活”,译文可以点出“死水投石”这个比喻后,把语意说白。如:Volunteers’ weekly visits, just like casting a stone into a pool of stagnant water, make no difference to the seniors’ existing life.

  “中式思维”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些,上面总结的几种只是在学生文书中常见的误区。可以发现,英文表达不够native的原因更多是句内、句间的逻辑是否符合英语思维。而这一点,从平常背单词留意英文释义和例句、阅读英语文章留意写作思路这些小习惯开始慢慢培养起来。

  4. “的.”=“of”?

  很多学生看到“的”经常简单粗暴理解为“属于、从属”,反射性的就会翻成“of”,例如:

  【例1】……奠定了我那一颗对探索未知向往痴迷的心。

  …settled a heart of fascinating about the undiscovered future.

  【例2】…观摩学生的实验。

  ……learn from the research of the students.

  在遇到“的”时,建议先分析“的”在原文表示什么逻辑关系。如例1中,“的”其实是定语的一部分,作为“心”的一个修饰语,应译成“a heart that fascinates about….”。例2中,“实验”和“学生”并非所属关系,而是主宾,即“学生做实验”,可译为“research conducted by the students”。

  同时应注意,A of B的准确用法(of词组不做具体分析):

  1)A属于B。如,

  a book of mine (= one of my books)

  2)A是B的一部分。如,

  the roof of the house

  a member of the football team

  3)A提示B性质、特征。如,

  the city of London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4)A和B是动宾or主谓关系。如,

  the arrival of police (= The police arrived)

  the payment of bills (=to pay the bills)

  5. “但”=“but”?

  在看到中文的“但是”时,学生很多时候会不假思索地处理为“but或者however”,没有仔细考虑原文是否存在“转折”关系。

  比如,

  【例3】……数学向我展示了数与逻辑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在求解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了迎难而上。

  【例4】老师很欣赏我对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态度,但也提醒我要兼顾学习。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但”均没有“转折”的含义。例4的“但”表示“进一步说明”,翻出“most importantly”即可;例5好像是在表示转折,但注意此处两个动词,“欣赏”和“提醒”,以及两个宾语,“课外积极”和“学习”,均不是非此即彼的两个相反方向(but/ however),而更像是“并列”,即“欣赏,同时提醒”(and/ meanwhile)。

  but和however常用于表示强烈的转折、对比,如(例句来源于Longman Dictionary),

  It’s an old car, but it’s very reliable.

  an extremely unpleasant disease that is, however, easy to treat.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