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古代迁客骚人独有的文化)
要说起古代的贬谪文化, 首先想到的便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 实,贬谪文化很早就有了,可以说古代社会国家建立之初,启动了用人政策,贬谪文化就已经萌芽。最初的贬谪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初现端倪,其代表人物有屈原。到了封建国家建立,用人政策系统化之后,遭遇贬谪的迁客骚人就更多了。 这些迁客骚人多是文人的代表,就将自己的感受用文章的形式表露出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贬谪文学。所以,对贬谪文学的定义主要依据其独有的创作背景和内容。
贬谪文学在唐朝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北宋时期发展最为明显。为什么呢?首先就是北宋时期的文人队伍庞大。再来,北宋时期冗官冗兵,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国家大量设立官职。这样一来,官员们就面临着随时被调迁的风险。所以这个时期被贬谪的官员数量也很庞大。又因为被贬谪的官员多为文人,往往他们将自己的经历用文章的形式表述出来,一时间产生了大量关于贬谪的文学作品,因而贬谪文化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最为耀眼。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贬谪文学发展的历史状况,看一看贬谪文学有什么样的历史特点?了解一下屈原、范仲淹、白居易等几位著名的关于贬谪文学的文人大家们,看看他们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一、首先,了解贬谪文学的历史发展状况!
夏商周时期贬谪文学的萌芽阶段
三皇五帝时期,人才通过推举的方式被任用。所以在这个时期,贬谪文学没有存在的政治条件。到了夏商周时期,国家形成,开始有了固定的选用人才的方式。但是这个时期的臣子大多出自于贵族,他们自身的家族就拥有一定的力量。在国家政治管理上,实行的分封制就使得王侯的力量相对制衡。所以,帝王没有足够强大的权力去削弱王侯的权力。我们所说的贬谪文学在这个时期虽说没有确切发展的政治条件,但是对于统治阶级来看,加强自己的权力,削弱臣子力量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而分封制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夏商周时期,加强军权、削弱臣权的思想的出现就表示贬谪文学已经开始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贬谪文学初现端倪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第一个长期混乱的历史时期。国家林立,割据势力各占一方土地,每个国家的内部政策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在一些国家,占据主导势力的仍旧是贵族的力量,对于统治者来讲,他们对这些贵族的势力都存在一定的依赖,所以很多没有权势的臣子往往成为贵族与皇权之间争权夺势的牺牲品,屈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也算得上是一名贵族的后代了,屈原满腹诗书,有着极其强烈的爱国情感,他为人刚正不阿,与其他的贵族之辈截然不同,所以遭到了其他贵族势力的排挤和污蔑。顷襄王听信小人谗言,将屈原先后流放到了汉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自身才华出众,在被流放之后,创作闻名于世的《离骚》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离骚》是那个时期的贬谪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屈原也因为其人格志向和爱国情感被世人传颂、铭记。
秦汉时期,贬谪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前面也说过,贬谪文学的发展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通俗来讲就是人、制度、文化。人、自然就是指文人骚客了,他们是贬谪文学发展的主力军。再来就是制度,和谐统一的政治体系使得有官员可以被任免。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每个朝代文化的独特体现。 从秦灭六国,统一郡县制开始,就将制度、人和文化统一,碍于秦朝存在时间太短,所以没有很好地发展贬谪文学,但是汉朝时期对贬谪文学的发展就有了, 首先汉朝有自己独特的文学形式和选官制度,这就为贬谪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隋唐科举制对贬谪文学的推动
要说,贬谪文学划时代的发展就要从隋唐的科举制推行算起了。 科举制使得寒门子弟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科举制的推行使得古代官员的候选人增多,科举制的考核方式多是通过文章的形式进行,所以筛选出来的人才多是满腹诗书的文人。这就为古代的贬谪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 文人官员们在经历贬谪之后,往往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抒发于书笔之间。 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关于贬谪文学的文人骚客,著名的有韩愈和白居易。白居易的《长恨歌》正是他在被贬之后写的 。如若不然,《长恨歌》又怎会如此悲情豪壮呢?韩愈的“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将那个时期贬谪现象描写地极致清晰。
宋代的贬谪文学发展到了顶峰
在前面也提到过,北宋时期的贬谪文学发展成就最为突出。这个时期独特的制度特点,冗官冗兵。文人队伍十分强大,各有自己的建树。 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出现了大量的迁客骚人。要知道,迁客骚人多是指古代失意的文人。这些文人要不然就是遭遇贬谪,在官场失意,又或者是情谊绵绵,远在他乡思念故土、亲人 。北宋周围的部落、国家较多,所以对外战事较多,常有驻守边关的文人将士,他们将满腔愁闷抒发于纸上。 还有一些遭遇贬谪的官员,每逢佳节,格外思念自己的家人、朋友。 读过苏东坡《赤壁赋》的人应该了解,这个时期的文人被贬官是常有的事。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贬谪文学作品很多,大量的贬谪文学作品的出现也表明了这一时期由盛而衰的发展轨迹。
二、那我们来看一看古代遭遇贬谪的文人先辈与其代表作品
战国诗人屈原,代表作《离骚》
屈原、浪漫主义诗人的开创者,《离骚》就是在他被人诬告,遭遇贬谪之后的作品。屈原在整个诗章中自述了自己的身世,描述了所经历的遭遇,也表露了自己顽强不屈、对国家忠贞不渝的心志。 特别是他在被贬谪之后的心情被描写出来,他写作的方式受到了后世的模仿和推崇。诗中,屈原大量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来描绘。比如用摘香草来表示应该加强修养的培养,用佩戴香草来比喻那些有高尚修养的人或者行为。他自创的骚体诗也成为后世文人模仿的典范。尤其是唐宋的律诗更是继承了他的这种写作手法。 在文学内容上,屈原的《离骚》开创了古代贬谪文学的先河。唐宋时期发展的贬谪文学很多都会借鉴屈原的生平来暗喻自己的遭遇。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代表作《长恨歌》
白居易也是一个对历史有着深刻描述的诗人。他流传于世的作品有很多,要说到关于贬谪文学的作品要数《长恨歌》了。 虽说《长恨歌》主要是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但是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全诗更多体现的是白居易作为一名诗人对国家的安危以及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担忧。开头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就将诗人的心情表露出来。在国家开始衰落的背景下,像自己这样的文人也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随着王室的衰微,国家更多的弊端开始表露出来,所以《长恨歌》也是对这一时代现象的深刻描绘。 应该说,这首诗借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来反应国家和社会的弊端,衬托诗人的国家情怀。
宋代诗人范仲淹、代表作《岳阳楼记》
北宋中后期,内忧外患的局面日益加剧。内部阶级矛盾突出,外有契丹、西夏等国家的侵扰。所以在这个时期里,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改革推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其中的举措包括“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 等,这就严重侵犯到了很多地主阶级的利益。由于统治者迫于保守官僚之辈的压力,新政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范仲淹也被革职。在这之后,他创作了《岳阳楼记》来表露自己的心志。 通过《岳阳楼记》,范仲淹明确地诉说了自己虽然被革职,但还是心系天下,他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也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概意思。
三、古代的贬谪文学特点
在皇权至上的社会,是没有法律可讲的,皇帝的心意便是为官之人的行动指南。为 了生存,他们必须学会去迎合皇帝。也不能太过于锋芒毕露,否则会招来不必要的闲言碎语,所以处于政坛之中的文人们时刻要警惕小人的暗算。纵观历史的长河,有多少的忠义之士惨遭陷害,被贬谪还算是比较轻松的处罚了。所以,很多的文人骚客在被贬之后虽然心里有落差,但是没有十分的绝望,他们还有生命、还有斗志。 所以他们所创作的贬谪文学作品也多是包含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期国家状态或社会状态
每个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经典,被广泛传颂,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所蕴含的价值,就包括其时代价值和文学价值。 时代价值体现在这些经典作品是对那个时期社会状态的反应和描述,诗人们通过短短几行字,将国家面临的状况描写地淋漓尽致,这对于后世之辈去了解这个时期的发展状态有很大的意义。再来,就是它的文学价值。 贬谪文学是一个以“贬谪”为主题的文学形式,不同时期的贬谪文学作品采用的文学形式也有所差别。所以,从贬谪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和文学价值来看,就反映了那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状态。
从描写手法上来看,都喜欢用象征的形式
因为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官员大臣们说话要格外的小心。隔墙有耳就是这个原因,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遭受贬谪的文人们就不能随意地发表言论,即使心中有万般委屈,也不能平铺直述,要委婉地表达。 所以,我们会发现古代的贬谪文学作品多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来描绘。这 样既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品味价值,又免于太过直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结语
贬谪文学是伴随古代的官僚体制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在封建官僚体质形成之初就有了贬谪文学作品。隋唐的科举制让古代的官僚体质的发展有了时代性的意义。在人才队伍上,科举制给于了足够的资源,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官僚体质也在不断完善。 北宋时期的贬谪文化发展成就高,主要得益于这个时期特有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虽然封建国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种贬谪文化依然存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调职也是一种贬谪表现。总的来说,古代贬谪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文化氛围, 用不同的文学风格创作了“贬谪”这个主题的诗章,丰富了每个时期的文化内容。 贬谪文学的存在, 也是我们考究古代社会的有力材料,根据这些诗章,体会文人骚客的的精神追求和人格豪志,对于我们今天来讲也具有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