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全文6000字、阅读时间大概8分钟
摘要:在孩子自由、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孩子指引;也因为我们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我们还需要给孩子和自己立规矩。秉持周密、简洁的原则和孩子协商制定规矩,坚持温和而又坚定的原则应对孩子的策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需要选择让自己痛苦,执着的培养自己。
关键词:自由成长 规矩 简洁 周密 温和而坚定 奖励剥夺 培养自己
正文:
我们已经习惯了凡事都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然而然的认为没有规矩还不乱了套了。很多家长都为怎样给孩子立规矩而烦恼。规矩轻了,孩子不听;规矩重了,自己心疼;规矩少了,孩子会不会放任?规矩多了,会不会约束孩子的发展?执行严格,担心孩子受不了;执行得宽泛,家长的权威就失去了……真是规矩何其多,规矩何其难啊!作为一名教师,我发现,最不服从的孩子,家里往往有一个立规矩最多、管教最严厉的家长。所以说,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家长身上。
1、 规矩是给孩子立更是给自己立的
《美国研究对儿童成长影响——父母比学校重要 》的一文调查得出关于孩子教育的影响,其中家庭占85%,学校占10%,社会占5%。家庭教育具有强烈感染性。它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孩子出生后感知世界的第一场所,具有强大权威。 父母和孩子天性无法割舍,父母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孩子心。 父母处理方式和态度成为孩子重要模范。 家长处事不惊,孩子必定从容淡定;家长急躁暴怒,孩子必定盲目吸收这些缺点。 家长做榜样,等于为孩子打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必能优化孩子心灵。
(1) 我们优秀,孩子自然优秀
一位真正优秀的家长是不需要给孩子立规矩的,孩子会在家长的日常生活中学会家长的方方面面优点。我们是怎样,孩子就是怎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家长的素养。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比我们告诉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重要的多。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功底,不仅是金钱上的功底,更重要的是自身全面的素养上。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了,比如教师子女、公务员子女因为父母相对优秀,在学校里表现的也相对优秀。那么为了孩子,我们最需要恰恰是执着的培养自己。
(2) 自身不够优秀,规矩来补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很多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具有所有优秀的品质,同时希望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那么请根据自己的不足来给孩子立个规矩,这个规矩让自己和孩子一起遵守,这种父母和子女一起坐的事情应该也会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三)请不要给孩子提太高的期望
最糟糕的是家长自身不优秀,而想让孩子优秀,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给孩子立很多规矩。如果家长给孩子制定的规矩自己能遵守,那么这个规矩是有效的。如果自己都做不到,那么制定再多的规矩也不会促成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是家长逾越规矩的行为给了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示范。孩子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到家长的种种不良习性。所以说立规矩的前提是家长自己能遵守这些规矩。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强的自我约束力能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话,还是请不要给孩子立太多的规矩、提过高的期望为好。
二、立规矩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给孩子立规矩的目的是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而不是剪掉天使的翅膀。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自由成长,也要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引。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一)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矩
明白了立规矩是给自己立的,我们就不能只基于自己思考的把规矩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在不损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矩。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矩的好处,可以在协商的过程中通过沟通加强孩子对规矩的理解和认同,这样制订的规矩应该是更具执行力。
(二)制定规矩的过程中别让我们的偏见污染了孩子的心理
人类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来认知世界的,而在成人的思维认知中充满了各种主观认知偏见。这些认知偏差往往就是生活中的各种标签。心理学认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儿童的心理发育、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界限的辩识能力较弱,外界的影响对他们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且,这种评价出现的次数越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固化作用越强,甚至会左右终生。
1、 举例说明:
例子一:我们会认为在地上爬是不好的,可是科学研究上爬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我们认为爬不好,可能是因为我们怕地上脏。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爬,而是需要把地板拖干净。
例子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西庆在美国生活多年,在回国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谈起中美教育时说:孩子学画画,老师让画一匹马,孩子画什么东西的都有,但对每一个老师都说好。中国老师和家长通常就说,你这个画得不像,改了,改完以后大家画得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把孩子的想象力都给抹去了。
2、 克服主观偏见
有些家长会因为自己的主观偏见来给孩子立规矩:
例子一:如果孩子在地上爬,很多家长会说:宝贝,在地上爬是不好的。其实这个不好就是情绪化标签,我们可以提醒:宝贝,地上脏不脏?
例子二: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认真吃饭。很多家长会说:宝贝,不认真吃好可不是好孩子哦!可能事实上孩子不认真吃饭是因为不饿。可以改为:宝贝,现在不吃饭,等会饿了没饭吃哦。
例子三:孩子在家乱图乱画。很多家长会说:那那那不准画,你这是乱涂乱画。我们可以改为:宝贝请到这边的书本上画,画好了我们还可以拿给其他小朋友看,我们一起画好吗?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很多规矩其实没有必要立,因为那本身就是我们的主观偏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提建议的方式来解决。而这时我们给孩子立规矩,实则是给孩子灌输我们的主观偏见。有时候如果确实需要立规矩,也要学会客观的表述事实,多提建议,少用或者不用那些带有情绪性的形容词。
三、什么时候开始给小孩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晚越好。最好时候就是在孩子的规则意识形成的时候。太小的孩子,还不能判断自己言行是好还是坏,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也不够,你讲的规矩他不一定懂,也做不到;太大的孩子,习惯已经养成了,纠正起来的难度很大。孩子从2岁左右起,便进入了自主探索的时期。这时,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初步具备了判断能力。孩子已经知道“我想做什么”,“妈妈要求我做什么”,此时,家长可以准备给孩子立规矩了。
四、什么情况下需要给小孩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还需要视亲子关系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1、 如果亲子关系质量高,孩子阳光,行动能力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靠家长和孩子间的默契就能处理好,这个默契本身就是一种规矩,可以通过给孩子提建议的方式来替代。
2、 孩子比较平静、温和,偶尔有点小毛病,但通过提高亲子关系,可以把小孩推动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这样的话就尽量不去给小孩立规矩。还是一样多提建议。
3、 如果亲子关系质量不高,小孩容易情绪低落、沮丧、发脾气、闹情绪,家长耐心提醒依旧如此的,那就需要给孩子订规矩。
比如说,你的小孩就是不爱做作业,特别是周末,经常到了周日夜里十一二点,还没写完。于是你从周五晚上就开始焦虑,然后就进入催促模式,催呀催呀催,但小孩就是磨蹭磨蹭磨蹭,这时你就得要给小孩立一个规矩。
五、给小孩立规矩有两个原则:
(1) 思考周密
家长列出规则之后,要先问自己三个问题。可行吗?能连续执行吗?如果遇到阻力怎么办?回答不出来,就说明这个规矩不完善,要重新调整。
举例说明:年轻妈妈:从今天开始,九点钟必须睡觉。这个规矩听起来很容易,一天、一周都没问题。但一年下来,你就会发现非常有难度。比如说周末怎么办?某一天小孩特别爱看一个电视节目怎么办?外出旅游怎么办?所以一定要慎重,如果随便定了个规矩,最后不了了之,小孩就会觉得不用把家长的话当回事,因为你自己都做不到。
(2) 表述简洁
好多家长就特别依赖规矩,最后弄得家里有一大堆规矩,连自己都记不住了,小孩又怎么能记得清楚呢?他记不住,又怎么可能执行呢?而且小孩也会感觉很糟糕,他会本能地反抗你。与其这样,你不如就把家里最重要的、最棘手的、最常出现的事情确立一个规矩。
1、举例说明:
小孩就是不爱做作业,特别是周末,经常到了周日夜里十一二点,还没写完。
年轻妈妈:周五回家先做完一半作业,然后帮妈妈做一些家务;周六完成全部作业,如果完不成罚一页数学练习题。看电视不超过两小时;安排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周末要出去运动一次,不低于30分钟;入睡时间不能超过十点;周末把本周所学的内容复习一遍;要自己整理一次房间。
2、 分析:听了这些,我要是你家小孩的话,肯定抓狂了。这个规矩听上去很完美,如果小孩全部做到了,你什么都不用管了。现在问题是,光作业这事儿,小孩拖到周末十二点能完成就不错了。首先要给这个规矩瘦身,做不到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全部都砍掉。第二,小孩做不完作业,又不希望被管,那就给他一些自由。
3、 简洁的规矩:每周日下午三点检查作业,其他的时间全由你自己安排。如果三点钟做完作业了,好,下周还给你自己管理的权利;如果没做完,那就收回一周,等到下下周再开放给你。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小孩也觉得很好,他觉得妈妈不唠叨了,自己也有自信了。
4、规矩的执行:
(1)监督他把剩余的作业补完,这个时间他就不能再去玩了;
(2)收回他下周的权利。要有耐心,这样循环几次,只要做好了,就给他更多的自由。
六、规矩执行中的两个难点
懂得了如何给孩子立规矩之后,怎样才能更好的执行呢?想让小孩有执行能力,我们就要用执行力来培养执行力。规矩的执行有两个难点:第一,你会败给时间和惰性;第二,你会败给孩子的策略。
(一)败给时间和惰性。
1、举例说明:
说你立了这样一个规矩:从现在开始,我们每天晚上9点上床睡觉。立完这个规矩,一开始肯定信誓旦旦地要执行,前面几天都没问题,可执行几天后我们就会发现,懈怠期来了,自己在那儿看电视、玩手机,慢慢地就懈怠了,过几天想起来,又开始说,九点了,赶紧睡觉,然后小孩就很不高兴,他觉得我们前边都不管了,以为这个规矩就可以不遵守了。
2、应对:其实订规矩,不只是给孩子订,也是给自己订。说好每天九点睡觉,到点你自己就要准时出现,贴身监督他,而且要一天一天都做到才有效果,慢慢地事情变得越来越轻松。到后面形成了生物钟,到时间,你不提醒他,他自己就睡觉去了。所以最关键的是我们不能懈怠,不能败给时间,不能时间一长热情就锐减。定一个规矩对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一方面要很慎重,一旦我讲了这个话,就相当于未来漫长的时间里,把自己给绑定到里边了。
(2) 会败给小孩的策略。
其实这才是最大的难点,刚才说的惰性,我们自己就可以克服,但是小孩的策略,属于人际关系范畴,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一旦给孩子立了规矩,就意味着我们拿走了他的既得利益,在执行的时候一定会遇到阻力。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会像下棋一样,我们出招,我们也得让小孩子出招。不能说我们拿走人家冰淇淋了,还要求他笑着站在这儿,不许哭,不许抱怨,那是不可能的。一定是,你上有政策,他就下有对策。这个回应就是孩子在和我们博弈。我们就要心里有数,不能生气,见招拆招就好。
1、小孩都有什么策略?
哭、生气、要挟我们、寻找老人外援。这些策略一旦用出来,很多家长就经常走进死胡同。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生气了,然后就镇压;要不然就是有的家长自己心里先慌了,他哭了可怎么办啊,慢慢地就开始撤退;实在招架不住就说,就今天啊,下不为例啊。小孩才不管我们这些呢,先答应了再说,到明天,又重演了。小孩通过博弈,不断地胜利,他就觉得他这个办法很好用啊,所以如果我们回避、妥协的话,他这种本领就会水涨船高。
2、小孩的各种策略到底怎么破?
大原则就是:温和而坚定。具体一点,就是温和对人,坚定对事。无论他使出什么策略也我们都不敌视他本人,不可以也没必要对他生气,坚守底线。至于他用的各种策略,我们就要集中精力想办法,一步一步地应对。如果我们能都应对下来,小孩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原来哭也不管用的。经历了几次之后他就觉得算了,所以后面就不会再用这种策略了。
七、激励、奖励和奖励剥夺
激励、奖励、和奖励剥夺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好处和适用情景。这三者笔者认为激励比奖励更适合,奖励剥夺则是一种较好的兜底措施。
(一)激励和奖励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激励比奖励更有效,也更合适。激励首先是寻求时机来激发孩子的发展动力和求知欲望,然后再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奖励。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因奖励而奖励, 而是以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为最终目的。 如果时刻都以奖励作为对孩子进步的认可,这种奖励首先缺乏激励孩子再次行动的欲望,也易使孩子对已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从而束缚了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家长们应意识到,孩子的发展是持续的、不断向前的,因而凡是只停留在现阶段或者只对孩子过去所做出的成绩表示肯定都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好父母应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而激励孩子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奖励更多时候是一次性的,反复如此还可能导致此种强化的效果减弱。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作为教育的起点,激励也好,奖励也罢,都应注重孩子的持久发展潜力,这才是真正的好的教育。
(二)奖励剥夺
然而光有激励和奖励也不完整,尤其是孩子立规矩之后,孩子不遵守规矩,则必须给予孩子一定的处罚。惩罚包括批评、检讨、取消某种奖励以及斥责、等各种能给孩子带来不愉快体验的形式。按内容分,惩罚可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取消某种物质奖励可归入物质惩罚;批评、检讨、斥责等可归入精神惩罚。按方式分,惩罚还可分为代偿式惩罚和剥夺式惩罚两类。代偿式惩罚是以增加额外的工作或其他任务为措施的惩罚,比如罚站;剥夺式惩罚是以减少奖励或其他关爱为措施的惩罚。相比较奖励而言,惩罚的功能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没有惩罚的管理不完整”。
有人认为“惩罚的效果终究还是弊大于利”。惩罚的功能依旧有正负之分。相互比较和权衡之后,笔者发现奖励剥夺也可以算孩子的一种处罚,并且这种方式也能起到处罚的效果。所谓的奖励剥夺就是按正常情况下孩子可以享受家长给予孩子的一种奖励因为孩子的不守规矩而给予剥夺,这种处罚措施的好处就是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孩子的对抗和负面情绪,同时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守规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从而起到处罚的效果。这种处罚方式在执行过程中也容易被家长掌控,少受孩子各种对策的干扰。
比如:浪费食物是可耻的,浪费的食物按价在孩子的日常零花钱中扣除。这样的规矩,笔者屡试不爽。
八、结语
其实制定规矩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对家子,让家长自己意识到自身的问题,通过自身的不断改进来带动孩子的进步。指定规矩也为了孩子形成自律,一旦孩子形成了自律意识后,执行力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培养出这种自律能力,无论是将来读书,还是工作,都是特别宝贵的财富。
摘要:在孩子自由、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孩子指引;也因为我们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我们还需要给孩子和自己立规矩。秉持周密、简洁的原则和孩子协商制定规矩,坚持温和而又坚定的原则应对孩子的策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需要选择让自己痛苦,执着的培养自己。
关键词:自由成长 规矩 简洁 周密 温和而坚定 奖励剥夺 培养自己
正文:
我们已经习惯了凡事都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然而然的认为没有规矩还不乱了套了。很多家长都为怎样给孩子立规矩而烦恼。规矩轻了,孩子不听;规矩重了,自己心疼;规矩少了,孩子会不会放任?规矩多了,会不会约束孩子的发展?执行严格,担心孩子受不了;执行得宽泛,家长的权威就失去了……真是规矩何其多,规矩何其难啊!作为一名教师,我发现,最不服从的孩子,家里往往有一个立规矩最多、管教最严厉的家长。所以说,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家长身上。
1、 规矩是给孩子立更是给自己立的
《美国研究对儿童成长影响——父母比学校重要 》的一文调查得出关于孩子教育的影响,其中家庭占85%,学校占10%,社会占5%。家庭教育具有强烈感染性。它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孩子出生后感知世界的第一场所,具有强大权威。 父母和孩子天性无法割舍,父母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孩子心。 父母处理方式和态度成为孩子重要模范。 家长处事不惊,孩子必定从容淡定;家长急躁暴怒,孩子必定盲目吸收这些缺点。 家长做榜样,等于为孩子打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必能优化孩子心灵。
(1) 我们优秀,孩子自然优秀
一位真正优秀的家长是不需要给孩子立规矩的,孩子会在家长的日常生活中学会家长的方方面面优点。我们是怎样,孩子就是怎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家长的素养。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比我们告诉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重要的多。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功底,不仅是金钱上的功底,更重要的是自身全面的素养上。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了,比如教师子女、公务员子女因为父母相对优秀,在学校里表现的也相对优秀。那么为了孩子,我们最需要恰恰是执着的培养自己。
(2) 自身不够优秀,规矩来补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很多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具有所有优秀的品质,同时希望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那么请根据自己的不足来给孩子立个规矩,这个规矩让自己和孩子一起遵守,这种父母和子女一起坐的事情应该也会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三)请不要给孩子提太高的期望
最糟糕的是家长自身不优秀,而想让孩子优秀,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给孩子立很多规矩。如果家长给孩子制定的规矩自己能遵守,那么这个规矩是有效的。如果自己都做不到,那么制定再多的规矩也不会促成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是家长逾越规矩的行为给了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示范。孩子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到家长的种种不良习性。所以说立规矩的前提是家长自己能遵守这些规矩。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强的自我约束力能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话,还是请不要给孩子立太多的规矩、提过高的期望为好。
二、立规矩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给孩子立规矩的目的是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而不是剪掉天使的翅膀。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自由成长,也要相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引。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一)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矩
明白了立规矩是给自己立的,我们就不能只基于自己思考的把规矩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在不损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矩。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矩的好处,可以在协商的过程中通过沟通加强孩子对规矩的理解和认同,这样制订的规矩应该是更具执行力。
(二)制定规矩的过程中别让我们的偏见污染了孩子的心理
人类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来认知世界的,而在成人的思维认知中充满了各种主观认知偏见。这些认知偏差往往就是生活中的各种标签。心理学认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儿童的心理发育、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界限的辩识能力较弱,外界的影响对他们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且,这种评价出现的次数越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固化作用越强,甚至会左右终生。
1、 举例说明:
例子一:我们会认为在地上爬是不好的,可是科学研究上爬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我们认为爬不好,可能是因为我们怕地上脏。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爬,而是需要把地板拖干净。
例子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西庆在美国生活多年,在回国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谈起中美教育时说:孩子学画画,老师让画一匹马,孩子画什么东西的都有,但对每一个老师都说好。中国老师和家长通常就说,你这个画得不像,改了,改完以后大家画得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把孩子的想象力都给抹去了。
2、 克服主观偏见
有些家长会因为自己的主观偏见来给孩子立规矩:
例子一:如果孩子在地上爬,很多家长会说:宝贝,在地上爬是不好的。其实这个不好就是情绪化标签,我们可以提醒:宝贝,地上脏不脏?
例子二: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认真吃饭。很多家长会说:宝贝,不认真吃好可不是好孩子哦!可能事实上孩子不认真吃饭是因为不饿。可以改为:宝贝,现在不吃饭,等会饿了没饭吃哦。
例子三:孩子在家乱图乱画。很多家长会说:那那那不准画,你这是乱涂乱画。我们可以改为:宝贝请到这边的书本上画,画好了我们还可以拿给其他小朋友看,我们一起画好吗?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很多规矩其实没有必要立,因为那本身就是我们的主观偏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提建议的方式来解决。而这时我们给孩子立规矩,实则是给孩子灌输我们的主观偏见。有时候如果确实需要立规矩,也要学会客观的表述事实,多提建议,少用或者不用那些带有情绪性的形容词。
三、什么时候开始给小孩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晚越好。最好时候就是在孩子的规则意识形成的时候。太小的孩子,还不能判断自己言行是好还是坏,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也不够,你讲的规矩他不一定懂,也做不到;太大的孩子,习惯已经养成了,纠正起来的难度很大。孩子从2岁左右起,便进入了自主探索的时期。这时,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初步具备了判断能力。孩子已经知道“我想做什么”,“妈妈要求我做什么”,此时,家长可以准备给孩子立规矩了。
四、什么情况下需要给小孩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还需要视亲子关系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1、 如果亲子关系质量高,孩子阳光,行动能力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靠家长和孩子间的默契就能处理好,这个默契本身就是一种规矩,可以通过给孩子提建议的方式来替代。
2、 孩子比较平静、温和,偶尔有点小毛病,但通过提高亲子关系,可以把小孩推动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这样的话就尽量不去给小孩立规矩。还是一样多提建议。
3、 如果亲子关系质量不高,小孩容易情绪低落、沮丧、发脾气、闹情绪,家长耐心提醒依旧如此的,那就需要给孩子订规矩。
比如说,你的小孩就是不爱做作业,特别是周末,经常到了周日夜里十一二点,还没写完。于是你从周五晚上就开始焦虑,然后就进入催促模式,催呀催呀催,但小孩就是磨蹭磨蹭磨蹭,这时你就得要给小孩立一个规矩。
五、给小孩立规矩有两个原则:
(1) 思考周密
家长列出规则之后,要先问自己三个问题。可行吗?能连续执行吗?如果遇到阻力怎么办?回答不出来,就说明这个规矩不完善,要重新调整。
举例说明:年轻妈妈:从今天开始,九点钟必须睡觉。这个规矩听起来很容易,一天、一周都没问题。但一年下来,你就会发现非常有难度。比如说周末怎么办?某一天小孩特别爱看一个电视节目怎么办?外出旅游怎么办?所以一定要慎重,如果随便定了个规矩,最后不了了之,小孩就会觉得不用把家长的话当回事,因为你自己都做不到。
(2) 表述简洁
好多家长就特别依赖规矩,最后弄得家里有一大堆规矩,连自己都记不住了,小孩又怎么能记得清楚呢?他记不住,又怎么可能执行呢?而且小孩也会感觉很糟糕,他会本能地反抗你。与其这样,你不如就把家里最重要的、最棘手的、最常出现的事情确立一个规矩。
1、举例说明:
小孩就是不爱做作业,特别是周末,经常到了周日夜里十一二点,还没写完。
年轻妈妈:周五回家先做完一半作业,然后帮妈妈做一些家务;周六完成全部作业,如果完不成罚一页数学练习题。看电视不超过两小时;安排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周末要出去运动一次,不低于30分钟;入睡时间不能超过十点;周末把本周所学的内容复习一遍;要自己整理一次房间。
2、 分析:听了这些,我要是你家小孩的话,肯定抓狂了。这个规矩听上去很完美,如果小孩全部做到了,你什么都不用管了。现在问题是,光作业这事儿,小孩拖到周末十二点能完成就不错了。首先要给这个规矩瘦身,做不到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全部都砍掉。第二,小孩做不完作业,又不希望被管,那就给他一些自由。
3、 简洁的规矩:每周日下午三点检查作业,其他的时间全由你自己安排。如果三点钟做完作业了,好,下周还给你自己管理的权利;如果没做完,那就收回一周,等到下下周再开放给你。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小孩也觉得很好,他觉得妈妈不唠叨了,自己也有自信了。
4、规矩的执行:
(1)监督他把剩余的作业补完,这个时间他就不能再去玩了;
(2)收回他下周的权利。要有耐心,这样循环几次,只要做好了,就给他更多的自由。
六、规矩执行中的两个难点
懂得了如何给孩子立规矩之后,怎样才能更好的执行呢?想让小孩有执行能力,我们就要用执行力来培养执行力。规矩的执行有两个难点:第一,你会败给时间和惰性;第二,你会败给孩子的策略。
(一)败给时间和惰性。
1、举例说明:
说你立了这样一个规矩:从现在开始,我们每天晚上9点上床睡觉。立完这个规矩,一开始肯定信誓旦旦地要执行,前面几天都没问题,可执行几天后我们就会发现,懈怠期来了,自己在那儿看电视、玩手机,慢慢地就懈怠了,过几天想起来,又开始说,九点了,赶紧睡觉,然后小孩就很不高兴,他觉得我们前边都不管了,以为这个规矩就可以不遵守了。
2、应对:其实订规矩,不只是给孩子订,也是给自己订。说好每天九点睡觉,到点你自己就要准时出现,贴身监督他,而且要一天一天都做到才有效果,慢慢地事情变得越来越轻松。到后面形成了生物钟,到时间,你不提醒他,他自己就睡觉去了。所以最关键的是我们不能懈怠,不能败给时间,不能时间一长热情就锐减。定一个规矩对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一方面要很慎重,一旦我讲了这个话,就相当于未来漫长的时间里,把自己给绑定到里边了。
(2) 会败给小孩的策略。
其实这才是最大的难点,刚才说的惰性,我们自己就可以克服,但是小孩的策略,属于人际关系范畴,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一旦给孩子立了规矩,就意味着我们拿走了他的既得利益,在执行的时候一定会遇到阻力。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会像下棋一样,我们出招,我们也得让小孩子出招。不能说我们拿走人家冰淇淋了,还要求他笑着站在这儿,不许哭,不许抱怨,那是不可能的。一定是,你上有政策,他就下有对策。这个回应就是孩子在和我们博弈。我们就要心里有数,不能生气,见招拆招就好。
1、小孩都有什么策略?
哭、生气、要挟我们、寻找老人外援。这些策略一旦用出来,很多家长就经常走进死胡同。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生气了,然后就镇压;要不然就是有的家长自己心里先慌了,他哭了可怎么办啊,慢慢地就开始撤退;实在招架不住就说,就今天啊,下不为例啊。小孩才不管我们这些呢,先答应了再说,到明天,又重演了。小孩通过博弈,不断地胜利,他就觉得他这个办法很好用啊,所以如果我们回避、妥协的话,他这种本领就会水涨船高。
2、小孩的各种策略到底怎么破?
大原则就是:温和而坚定。具体一点,就是温和对人,坚定对事。无论他使出什么策略也我们都不敌视他本人,不可以也没必要对他生气,坚守底线。至于他用的各种策略,我们就要集中精力想办法,一步一步地应对。如果我们能都应对下来,小孩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原来哭也不管用的。经历了几次之后他就觉得算了,所以后面就不会再用这种策略了。
七、激励、奖励和奖励剥夺
激励、奖励、和奖励剥夺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好处和适用情景。这三者笔者认为激励比奖励更适合,奖励剥夺则是一种较好的兜底措施。
(一)激励和奖励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激励比奖励更有效,也更合适。激励首先是寻求时机来激发孩子的发展动力和求知欲望,然后再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奖励。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因奖励而奖励, 而是以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为最终目的。 如果时刻都以奖励作为对孩子进步的认可,这种奖励首先缺乏激励孩子再次行动的欲望,也易使孩子对已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从而束缚了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家长们应意识到,孩子的发展是持续的、不断向前的,因而凡是只停留在现阶段或者只对孩子过去所做出的成绩表示肯定都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好父母应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而激励孩子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奖励更多时候是一次性的,反复如此还可能导致此种强化的效果减弱。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作为教育的起点,激励也好,奖励也罢,都应注重孩子的持久发展潜力,这才是真正的好的教育。
(二)奖励剥夺
然而光有激励和奖励也不完整,尤其是孩子立规矩之后,孩子不遵守规矩,则必须给予孩子一定的处罚。惩罚包括批评、检讨、取消某种奖励以及斥责、等各种能给孩子带来不愉快体验的形式。按内容分,惩罚可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取消某种物质奖励可归入物质惩罚;批评、检讨、斥责等可归入精神惩罚。按方式分,惩罚还可分为代偿式惩罚和剥夺式惩罚两类。代偿式惩罚是以增加额外的工作或其他任务为措施的惩罚,比如罚站;剥夺式惩罚是以减少奖励或其他关爱为措施的惩罚。相比较奖励而言,惩罚的功能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没有惩罚的管理不完整”。
有人认为“惩罚的效果终究还是弊大于利”。惩罚的功能依旧有正负之分。相互比较和权衡之后,笔者发现奖励剥夺也可以算孩子的一种处罚,并且这种方式也能起到处罚的效果。所谓的奖励剥夺就是按正常情况下孩子可以享受家长给予孩子的一种奖励因为孩子的不守规矩而给予剥夺,这种处罚措施的好处就是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孩子的对抗和负面情绪,同时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守规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从而起到处罚的效果。这种处罚方式在执行过程中也容易被家长掌控,少受孩子各种对策的干扰。
比如:浪费食物是可耻的,浪费的食物按价在孩子的日常零花钱中扣除。这样的规矩,笔者屡试不爽。
八、结语
其实制定规矩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对家子,让家长自己意识到自身的问题,通过自身的不断改进来带动孩子的进步。指定规矩也为了孩子形成自律,一旦孩子形成了自律意识后,执行力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培养出这种自律能力,无论是将来读书,还是工作,都是特别宝贵的财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