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翻译如下:
我小的时候所住的书堂前面,有竹子柏树和各种花,欣欣向荣,长满了院子,很多鸟在上面筑巢。武阳君(我的母亲)厌恶杀生,命令小孩和家奴都不得捕捉小鸟。几年的时间,(由于没有捕捉行为)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弯下腰可看到它们的幼鸟。又有四五只叫做桐花凤的鸟,一齐飞翔并栖息在花木丛里。
这种鸟羽毛极为罕见珍贵,但却十分驯养服从,从来不畏惧人。乡里人偶然见了(这景象),把这当作奇怪的事。这其实没什么,我们不凶狠并真诚地对待它们,使它们信任异类。民间有一种古老的说法:要是鸟雀的巢建得离人太远,那么它们的孩子就会被蛇、鼠、狐狸、鹞鹰、老鹰所骚扰。
人既然不杀鸟雀,那么它们自然接近人,想免除这些凶恶动物的骚扰(指蛇、鼠、狐狸、鹞鹰、老鹰)。从这件事情看,以前鸟雀不敢接近人的原因是因为人的作为比蛇鼠之类牲畜的作为更加残暴。残暴、苛刻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确实是这样的啊!
注释:
1、武阳君:苏轼的母亲。
2、鷇kou:初生的小鸟。
3、忮zhi:凶狠。
全文鉴赏
全篇讲的是爱鸟的故事。究其深意,在于一个“仁”字,篇末的“苛政猛于虎,信哉!”正显出“仁”字的实质。凡人之情,皆出于“仁”,否则,其带给社会的灾害是难以估量的`。所以苏轼提倡以“仁”治天下,“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相通为一。
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贵,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从“仁”的哲学思想而广展到“仁政”的主张,已属政治思想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