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追求重工业,这为何也成了苏联解体的导火线?
20世纪60年代,针对斯大林的专制行为,赫鲁晓夫在苏共十二大上提出了一份“秘密报告”这份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执政时期制定的各项政策以及个人崇拜行为,并称其为“暴君”。很快,全国掀起了一阵批判斯大林的浪潮。
曾经作为人们信仰的斯大林,现在突然成为了“人民的罪人”,这一行为造成了民众思想的极大混乱,也动摇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赫鲁晓夫推翻了斯大林的意识形态,但是却没有制定新的正确的思想路线,而是最终走上了对自己的个人崇拜。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内对斯大林的批判终于停止了,却开始了对上一任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全盘否定。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几乎放弃了改革,而是选择带着全国民众回到了斯大林时期的老路,大搞重工业和个人崇拜。
曾经相信的被批判了,现在批判的又要重新信仰,这一举措,也让苏联民众的意识形态彻底陷入混乱。
苏联解体的第二个原因,毫无疑问是经济原因。我们知道,十月革命之后,苏联走上了大力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国家的道路,这在当时是正确的路线,包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也是照着这条路走的。但问题就出在,苏联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却没有因时而异。
大力发展重工业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个非常必要的决策,因为战时需要大量的军事支撑,全国建设初期也需要大量的重工业支持。到了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内外环境已经不再那么严峻,苏联也由战时共产主义逐渐转移到和平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赫鲁晓夫原定的接班人是苏斯洛夫,而且给其它社会主义国家都通报了,包括中国党,都是知道这个情况的。后来发生政变,赫鲁晓夫下台,所有人都没想到上台的会是勃列日涅夫,因为他之前实在是给人印象太平庸无能了,谁上台都不会让他上台。但结果却真的是他,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至少苏斯洛夫作为当时被广泛看好的接班人,给外界的印象是不错的。而且,谢列平和苏斯洛夫在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力和影响可见一斑。
但问题恰恰就在于,谢列平和苏斯洛夫的能力都比较强,在党内的影响力也旗鼓相当,所以,在赫鲁晓夫突然倒台的情况下,两个人无论谁上台,都难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之前一直被认为平庸无能的勃列日涅夫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因为他平庸无能,之前在工作上基本上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政治就是这样,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对工作越积极,越容易犯错误,也就越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更容易得罪人,在关键时刻黑你一下。你什么都不干,就既不会犯错误,也没什么把柄了,更不可能得罪人。
因为勃列日涅夫上台是阴差阳错的结果,所以他本身也毫无准备,对上台之后应该干些什么也事先也没有认真考虑过。所以他上台初期的主要目标,就是平衡党内各派系,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大的政治动荡。很多人认为是他权术手腕高明,很快就铲除了潜在的对手,其实也不是。那些潜在的对手完全是互相厮杀,勃列日涅夫只要顺势而为,轻轻一推,就可以各个击破。
等到党内已经稳定了,该在国内外政策上有所动作了吧?勃列日涅夫确实看上去也算是干了不少事儿,尤其是利用六十年代方兴未艾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老牌帝国主义的打击,让苏联在和美国的国际霸权争夺中一度处于优势地位。在军事竞争上,也是下大力气增加军事投入,打搞武备竞赛,核武器数量一度超过美国。
但苏联当时的经济实力并未真正超过美国,经济结构问题严重,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投入如此之大,结果当然经济结构完全失衡,事关苏联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轻工业却长期没有什么发展,导致日用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也就是说,苏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国际霸权,并未带给普通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因为勃列日涅夫为了保持国内稳定,不但没有对当时已经引起老百姓严重不满的官僚阶层的特权进行改革和打压,反而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以换取整个苏联官僚体系对他的支持,从而让原本就已尾大不掉的苏联特权阶层更加成为苏联老百姓的对立面,从而为后来苏联崩溃埋下了导火线。
所以勃列日涅夫的时期虽然苏联国力达到了巅峰期,但也是在他的任期内,苏联积累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没有解决,而且矛盾日渐激化。因此,到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才能以改革的名义获得苏联民众的支持,甚至到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民众不仅没有感到惋惜,反而都非常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