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赛宁《白桦》

 我来答
一袭可爱风1718
2022-07-15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81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4.7万
展开全部
      繁忙的人生间隙,读一读诗,让人心情平静。拿起叶赛宁的诗集,再次阅读,发现都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画面和感悟。我喜欢的诗人。仿佛他的名字,都自带雪花、河流、森林、白桦和微风。摘记一段《白桦》,刘湛秋翻译的版本深得我心。

    《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这首《白桦》发表于1914年,一首抒情诗,典型的意象派风格。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1921),反过来批判意象派,表明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与赖伊赫结婚,与美国著名的邓肯夫人结婚,与托尔斯泰的孙女结婚,每一次爱情来得如此轰轰烈烈。1925年9月与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时,两个月后住院治疗精神病。12月写下绝命诗:“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无须握手,/别难过,莫悲戚——/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28日拂晓前自缢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时年三十岁! 一年之后的冬天,他的坟头一声枪响,对他无限钟情而又被他一再错过的别妮斯拉夫斯卡娅为他殉情而死!据说叶赛宁绝命诗中“我的朋友”指的就是她。多么激昂又惨烈的人生!

      叶赛宁,十月革命后的新社会里,他似一个无根的浪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无产阶级,歌颂革命,却始终其实处于彼岸,他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他放荡不羁、玩世不恭,这就是“叶赛宁气质”,这种气质仿佛浪漫主义时代的“浮士德精神”,特别是“拜伦式英雄”,它们大致可以看作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代的表现。他是俄罗斯最后一位乡村诗人,最后一位纯粹的诗人。

      再次来到他的起点,《白桦》,透过茫茫的白雪看见他无比清澈却忧郁的蓝色眼睛,金色的头发仿佛穿过白桦林的朝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