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常识
展开全部
1.什么是自闭症常识性问题举例
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1。
无语言型:通常会被误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
立即仿说:分为有变化有弹性的仿说、没有变化没有弹性的仿说。前者被视为自闭症儿童具有表达沟通的意图;后者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地重复某些字、词、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含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地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详情可参考百度百科。
2.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的最初诊断是在童年时期,包括在广泛性发育障碍类别中。
根据行为异常 或欠缺,自闭症分为三个方面:社会互动、沟通交流和兴趣范围。自闭症儿童普遍表 现出回避眼神交流和社会交往。
他们不发展正常的同伴关系,他们不会表现出分享玩 具或参加社交游戏的典型欲望。 他们的沟通能力也存在异常,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人称代词使用不当以及呆板的重复使用语言(“你的父母来了!你的父母来了! ”)。
最后,他们表现出受限制的兴趣范围,对某些特定的物体或主题表现出强烈或痴迷的 关注。例如,一名患有自闭症的患者能培养出对火车的痴迷兴趣,并能记住某一运输系统的整个日期表。
此外,表现出对惯例的严格遵循,当惯例被违反时表现出明显的 困扰。这些症状中的一部分与另外的特点有关,虽然对这一特点进行了研究,但还未 收录在《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系统中。
患有自闭症的人由于缺乏心智理论经常遭受痛苦。心智理论是指理解另一个人 的主观经验的能力,是移情作用的必要的第一步。
由于自闭症患者缺乏心智理论,他 们很难理解社交互动,并经常因处于社交场合而非常的紧张。
3.早期如何发现孤独症
孤独症从小就有一些异常现象,仔细观察可以早期发现。
(1) 发育异常:发育的进度和次序与正常儿童不同,发育延迟或过早,如说话走路延迟,不会认人,一岁还分不清熟人与生人。但有的又特别“聪明”,7个月时就会叫“爸爸、妈妈”,2岁上幼儿园时对认字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认得上千个字。
(2) 护养困难:有的睡眠少,好哭闹,洗澡、穿衣、喂食不会合作,常常晃头或摇头;有的与父母不会表示亲昵,不注意周围的人和事,常回避对视,不能与小朋友一起玩,不合群,喜欢一个人自得其乐;对发光的东西或圆盘有特别兴趣。
4.什么叫自闭症
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 其主要症状为: 1。
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
重复刻板行为。 4。
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
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
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的详细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
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
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
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
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自闭症(孤独症)应早期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 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
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
5.关于自闭症有关的知识,我想了解更多点
自闭症,又称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自闭症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一、社会交往障碍 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二、交流障碍1.非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 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 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三、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该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
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四、治疗:1、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在较大年龄获得改善。
2、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的孤独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前述几个主要的训练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法显著优于另外一种。目前各种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3、由于孤独症缺乏特效治疗,目前尚存在数以百种的另类疗法(alternative therapy),这些疗法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需慎重。少部分未经特别训练和治疗的孤独症儿童有自我改善的可能,部分疗法声称的疗效可能与此有关。
4、感觉统合训练疗法是由美国Ayres创立,起初主要应用于儿童多动症和儿童学习障碍的治疗,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感知觉方面的异常,因此该方法也广泛运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有报道和观察称对于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一定疗效。
此外类似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法还包括听觉统合训练、音乐治疗、捏脊治疗、挤压疗法、拥抱治疗、触摸治疗。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的疗效在国外存在争议,未被主流医学所认可。
5、孤独症教育训练中家庭的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环境或社会的支持和资源均对孩子的顶后产生影响。
采用综合性教育和训练,辅以药物,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应该坚持3个原则:(1)对孩子行为宽容和理解;(2)异常行为的矫正;(3)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
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办日间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也向家长传播有关知识,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父母需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不平衡状况,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训练与父母生活工作的关系。
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并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
6.自闭症有哪5个特征
专注力不足及过动:自闭症儿 童也常有活动量太高、活动量太低、注意力不集中,缺少主动,对某些事 物特别的恐惧或特别喜爱,乱发脾气, 甚萁他所要求的没有达成时,有攻击 或者是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些都不是 自闭症所特有的,在其他情绪和行为 问题的儿童甚至正常儿童都可能出现。 2。
过分执着于细枝末节:自闭症 孩子往往过分执着于事物里无关紧要 的细节,而忽略了其中被他人视为 “重要”的部分。有些自闭症孩子的 视觉辨别能力较强,所以会将视线注 意力放在不重要的细节,而忽略了课 堂的其他学习,例如他们只会注意到 墙上有一只小蜘蛛在爬,却忽略老师 正在讲的事情。
此外,大部分自闭症 孩子的听觉也较敏锐,很可能会注意到环境里微弱的声响或噪声,因而忽 略别人在说的话。 3。
较难掌握抽象概念:自闭症孩 子在处理语言符号及意思的统合上可 能出现困难。通常他们能够明白具体 概念,对抽象概念则较理解。
同时, 因为他们比较会留意影像而忽略语言, 所以处理信息时通常会着眼于片面所 得数据,而未能了解事件的全貌。 4。
无法理解事物的关联性:自闭 症孩子不太能将生活经验做有系统的 串联。由于他们的世界是由许多独立 的小节组成,以至于不太能将小节串 联而形成有意义的网络,所以对其背 后的意义及相互关系都不太能搞懂。
但经过适当训练后,有些人便能依序 处理信息,但太过复杂的关系对他们 的认知上还是有一定难度。 5。
较难在同一时间处理多个信 息:由于是“直线式”思考,自闭症 孩子不能在同一时间里去分析多项数 据,也比较没办法很有次序地完成工 作。通常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某 种反应,较难灵活运用已知概念于不 同状况。
加上很多时候未能及时将短 暂记忆转为长期记忆,以致很快忘记 父母的指令。
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1。
无语言型:通常会被误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
立即仿说:分为有变化有弹性的仿说、没有变化没有弹性的仿说。前者被视为自闭症儿童具有表达沟通的意图;后者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地重复某些字、词、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含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地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详情可参考百度百科。
2.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的最初诊断是在童年时期,包括在广泛性发育障碍类别中。
根据行为异常 或欠缺,自闭症分为三个方面:社会互动、沟通交流和兴趣范围。自闭症儿童普遍表 现出回避眼神交流和社会交往。
他们不发展正常的同伴关系,他们不会表现出分享玩 具或参加社交游戏的典型欲望。 他们的沟通能力也存在异常,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人称代词使用不当以及呆板的重复使用语言(“你的父母来了!你的父母来了! ”)。
最后,他们表现出受限制的兴趣范围,对某些特定的物体或主题表现出强烈或痴迷的 关注。例如,一名患有自闭症的患者能培养出对火车的痴迷兴趣,并能记住某一运输系统的整个日期表。
此外,表现出对惯例的严格遵循,当惯例被违反时表现出明显的 困扰。这些症状中的一部分与另外的特点有关,虽然对这一特点进行了研究,但还未 收录在《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系统中。
患有自闭症的人由于缺乏心智理论经常遭受痛苦。心智理论是指理解另一个人 的主观经验的能力,是移情作用的必要的第一步。
由于自闭症患者缺乏心智理论,他 们很难理解社交互动,并经常因处于社交场合而非常的紧张。
3.早期如何发现孤独症
孤独症从小就有一些异常现象,仔细观察可以早期发现。
(1) 发育异常:发育的进度和次序与正常儿童不同,发育延迟或过早,如说话走路延迟,不会认人,一岁还分不清熟人与生人。但有的又特别“聪明”,7个月时就会叫“爸爸、妈妈”,2岁上幼儿园时对认字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认得上千个字。
(2) 护养困难:有的睡眠少,好哭闹,洗澡、穿衣、喂食不会合作,常常晃头或摇头;有的与父母不会表示亲昵,不注意周围的人和事,常回避对视,不能与小朋友一起玩,不合群,喜欢一个人自得其乐;对发光的东西或圆盘有特别兴趣。
4.什么叫自闭症
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 其主要症状为: 1。
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
重复刻板行为。 4。
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
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
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的详细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
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
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
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
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
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自闭症(孤独症)应早期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 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
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
5.关于自闭症有关的知识,我想了解更多点
自闭症,又称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自闭症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一、社会交往障碍 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二、交流障碍1.非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 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 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 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三、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该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
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
四、治疗:1、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在较大年龄获得改善。
2、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的孤独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前述几个主要的训练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法显著优于另外一种。目前各种方法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3、由于孤独症缺乏特效治疗,目前尚存在数以百种的另类疗法(alternative therapy),这些疗法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使用需慎重。少部分未经特别训练和治疗的孤独症儿童有自我改善的可能,部分疗法声称的疗效可能与此有关。
4、感觉统合训练疗法是由美国Ayres创立,起初主要应用于儿童多动症和儿童学习障碍的治疗,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感知觉方面的异常,因此该方法也广泛运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有报道和观察称对于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一定疗效。
此外类似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法还包括听觉统合训练、音乐治疗、捏脊治疗、挤压疗法、拥抱治疗、触摸治疗。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的疗效在国外存在争议,未被主流医学所认可。
5、孤独症教育训练中家庭的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环境或社会的支持和资源均对孩子的顶后产生影响。
采用综合性教育和训练,辅以药物,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应该坚持3个原则:(1)对孩子行为宽容和理解;(2)异常行为的矫正;(3)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
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办日间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也向家长传播有关知识,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父母需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不平衡状况,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训练与父母生活工作的关系。
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并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
6.自闭症有哪5个特征
专注力不足及过动:自闭症儿 童也常有活动量太高、活动量太低、注意力不集中,缺少主动,对某些事 物特别的恐惧或特别喜爱,乱发脾气, 甚萁他所要求的没有达成时,有攻击 或者是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些都不是 自闭症所特有的,在其他情绪和行为 问题的儿童甚至正常儿童都可能出现。 2。
过分执着于细枝末节:自闭症 孩子往往过分执着于事物里无关紧要 的细节,而忽略了其中被他人视为 “重要”的部分。有些自闭症孩子的 视觉辨别能力较强,所以会将视线注 意力放在不重要的细节,而忽略了课 堂的其他学习,例如他们只会注意到 墙上有一只小蜘蛛在爬,却忽略老师 正在讲的事情。
此外,大部分自闭症 孩子的听觉也较敏锐,很可能会注意到环境里微弱的声响或噪声,因而忽 略别人在说的话。 3。
较难掌握抽象概念:自闭症孩 子在处理语言符号及意思的统合上可 能出现困难。通常他们能够明白具体 概念,对抽象概念则较理解。
同时, 因为他们比较会留意影像而忽略语言, 所以处理信息时通常会着眼于片面所 得数据,而未能了解事件的全貌。 4。
无法理解事物的关联性:自闭 症孩子不太能将生活经验做有系统的 串联。由于他们的世界是由许多独立 的小节组成,以至于不太能将小节串 联而形成有意义的网络,所以对其背 后的意义及相互关系都不太能搞懂。
但经过适当训练后,有些人便能依序 处理信息,但太过复杂的关系对他们 的认知上还是有一定难度。 5。
较难在同一时间处理多个信 息:由于是“直线式”思考,自闭症 孩子不能在同一时间里去分析多项数 据,也比较没办法很有次序地完成工 作。通常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某 种反应,较难灵活运用已知概念于不 同状况。
加上很多时候未能及时将短 暂记忆转为长期记忆,以致很快忘记 父母的指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