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淡的?
答案很简单,道不同不相为谋。
友情里最让人唏嘘的时刻是, 一开始我把你当成值得深交的人,后来因为某些事对你有些微的失望,于是不断说服自己人与人之间本该如此淡薄 。又把你放回到一个普通朋友的位置,与你维持着表面的和平。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你连半分都不知。交朋友跟谈恋爱差不多的,每一段时间里你都会有不同的需求,能满足这个需求的人就能做朋友。 当然有那些能走过一生的朋友,不过那是非常少的 。
作为回报,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这个朋友这里那里有点问题,但是我们既然是彼此有一点真心在交往的,我们心底里就会默默包容这些问题。
人的需求是在不停改变的 。际遇的不同会带来很剧烈的生活变动。这时候原来那个能满足你需求的朋友可能非但不再能满足了,我希望在某个领域作出一番成就,你却无法为我提供必要的人脉资源,、、知识、经验等等,与和你相处带来的愉悦体验相比,我现在可能更愿意的是在该领域的成就来的愉快体验相比,我现在更想要的是在该领域的成就,这对我更为重要。所以.我不得不将原本与你交往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花在了追求成功所必要的条件上了。试问,如此一来关系又如何不会变淡?那些被认为是由于道路不同而变淡的友谊,其实本质都是因为对方满足我的能力降低了,“互惠度”降低了。而大家的“亲密度”,本来就没有多少,换句话说, 其实我们真正的友谊深厚的好朋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
心理学告诉我们,成为好朋友可以是因为见面频繁、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背景、有着共同的信念,甚至可以因为对方长得好看、品德高尚、乐于助人。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改变了,两个人的友谊就有可能受到挑战。更何况 长大了的我们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清楚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开始尝试舍弃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好让自己轻装上阵 。
很多时候我们追求友谊,其实是为了友谊所带来的-一些附加产物 。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也有了一些额外选项之后,追求利益最大化就变得无可厚非了。当然从本性来讲我们什么都想要,但就像小时候的玩具- -样,假如我足够富有,能够拥有一间很大的房子摆得下我所有的物品,一件也不用丢弃时,留着它兴许什么时候我会想要拿出来把玩一下帮助我回忆过往。然而一线城市的房价一平米几万块钱,同样的付出我可以买最新的苹果产品取悦自己、买礼物送给领导争取高升、参加培训教育提升自己。
从这个层面来讲,也可以说是价值观毁了我们的友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局限: 没有足够的能力、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超群的智慧,让我们无法维护好所有的人际关系 。
生物学家邓巴曾经有一个研究成果,结论是我们人类大脑皮层的能力上限,同时维护150人的社交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此外, 人群聚集的地方就会自然的形成阶级,资源会流向上层,这种不均等就是另一个著名而神奇的二八定律 ”。所以在资源不均等、自身有局限的前提下,我们会下意识地将所有的 社会 关系分为三六九等(心理距离同心圆),并用80%的时间和精力去与20%最重要的人们交往。此外, 随着资源的流动、自身定位的改变,每个人的社交价值一直都在发生变化,新人会替换旧人,好朋友会替换老朋友,走着走着就有人不见了 。
时间被当做一种资源时,时间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的四大特性,有效的时间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确立个人的价值观,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因为假如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当你价值观不明确,时间分配一定不好。这是我们的第二个瓶颈,当一个人有很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由之后。他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和老朋友叙旧,也可以宅家打 游戏 、看电影、去 旅游 、去运动。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当做出了选择之后,就无法再回去了。 很多时候,特别是现代 社会 ,存在着如此巨量的取悦你我的玩物。当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规划,试图用本能做出选择时,真的很难想到要为朋友们做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