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沟通形成良好教育关系,家长在沟通时应如何措辞才能令孩子接受呢?
沟通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最好方式,不管是在哪种关系中,沟通都是主旨,对于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当家长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时,两人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关系。而在实际教育中大部分家长都无法与孩子好好沟通,总是会不欢而散。因此如何正确与孩子进行沟通,也成为了家长头疼的问题,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如何措辞才能令孩子更容易接受,更能形成正确的沟通方式呢?
一、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
大部分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总会自顾自的说话,将自己想要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一股脑倾吐而出之后,便不管孩子的想法或情绪,这便是一种错误的沟通方式。所以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孩子的情绪,并且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问题,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措辞。很多家长的措辞是惯性的成年人思维,大部分时候难以被孩子所接受,因为孩子的想法相对天真,他们所能接受的事物不多,所以需要家长以孩子的口吻向他们进行描述,才能更好的开展交流。
比如在指出孩子问题时不必过度指责,更不要大声呵斥孩子,当孩子被指责或呵斥的时候,他们的内心遭到一定的伤害。在沟通时可以将“你不能这样做”改成“你换一种方式会更好”,毕竟前者在沟通时孩子既无法认识自身问题,同时与家长的关系越来越远,于家长和教育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正确的沟通方式一定是以孩子的情绪为主。
二、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良好的教育关系中家长会主动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与孩子沟通时会探究其内心需要,许多孩子正是因为内心需求未能被满足,所以产生抗拒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所谓孩子的内心需要是指当孩子大吵大闹时,可能是需要家长的关心,是因为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在这件事上,大部分家长看到的是孩子表面上的大吵大闹,所以会指责他们的行为问题,实际上孩子行为所表达的是他们内心需求。
由此可见,在沟通交流中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沟通时要尽量避免对孩子的责骂,而是以询问代替。比如当孩子大吵大闹时,我们可以询问孩子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因为什么而做出大吵大闹的行为。通过询问家长可以更加清晰了解到孩子的内心,同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帮助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三、要避免对孩子的评价
很多家长是宠爱孩子的,会答应其条件,但大部分家长在答应条件的同时,免不了对孩子的一番说教。在家长看来并不认为这是说教,而觉得是对孩子正常的教育,实际上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不良评价。比如孩子获得好成绩想要玩具时,部分家长口头上会答应孩子,但在言语中还将孩子与他人进行对比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好成绩,但比你优秀的人大有人在。”家长的本意是希望孩子不要骄傲自负,但在孩子看了这是无形对比,是家长心目中他仍然不够优秀的证明,久而久之便影响亲子教育。
一段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教育关系,是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努力的,从某方面而言,家长所需要做出的努力更大,需要家长调动自己的同理心,理解孩子的内心,避免对孩子的过度评价,并且做到关注他们的情绪,才能真正做到正确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