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至少70亿颗行星上可能有生命
开普勒186f是首颗被发现的位于宜居带的类地行星。 NASA Ames / SETI Institute / JPL-Caltech
地外智慧搜寻研究所(SETI)的科学家最近表示,银河系每一颗G级矮星周围宜居行星的数量是0.4至0.9。银河系有大约2000亿恒星,而与太阳同类型的G级矮星占其中的7%。
以阿姆斯研究中心Steve Bryson为首的一批研究人员根据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和盖娅探测器的观测数据,对银河系类日恒星周围宜居行星的数量进行了估算。
这些所谓的宜居行星首先必须是岩石行星,直径在地球的0.5至1.5倍之间;其次它们主星表面的温度必须在4527至6027摄氏度之间——这类恒星大多是G级或K级矮星。K级矮星的体积比G级稍小,但亮度却是G级的两倍。
宜居也是个模糊的概念。行星是否宜居不但与其和主星的距离有关,还与其大气的厚度和成分,以及主星的活跃程度等因素有关。同时宜居也只考虑了离不开水的类地生命需求,且没有将地下水考虑在内。
计算结果显示,每颗恒星周围宜居带内的行星数量保守估计在0.37至0.6颗之间,乐观估计在0.58至0.88颗之间。
虽然这个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很明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在银河系中到处都是,其中有一些可能就在太阳系附近。
计算结果还显示,围绕G级和K级矮星运行的宜居行星中,最近的大约离我们6个秒差距。而在距离太阳10个秒差距的范围内,存在大约4颗这样的行星。
此项研究没有将红矮星考虑在内。红矮星的数量占银河系恒星数量的四分之三,虽然它们长寿,但是它们很小,因此宜居带的半径也很小,极容易将行星潮汐锁定。而且这些恒星年轻时过于活跃,能够将行星的大气迅速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