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家长要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家长要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家长要怎么办,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宝宝的智力是刻不容缓的,解决问题是为孩子的发展扫清障碍,那么一起来看看以下孩子不听话家长要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家长要怎么办1
一、孩子不听话,多半是家长说话态度原因
1、对孩子进行命令式的语气
“你去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你去把电视关了过来吃饭”“不许再看动画片了,赶紧去写作业”这样的妈妈你是不是很熟悉呢?家长在跟孩子讲话的时候,总是习惯了这种命令式的口气,让孩子做这做那。心理学上讲,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会出现第一个逆反时期,他们不再听从于家长的安排,对待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还是这样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做这做那的话,那孩子最有可能表现出来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2、言语中充满对孩子的否定
有些家长就是看孩子怎样都不顺眼,孩子做什么都是错的,无论孩子怎样做在家长的眼里就是不对,孩子年龄小,当然会犯错了。可是现在的一些年轻家长却没有容纳孩子犯错的能力,当孩子做的事情不合家长心意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攻击了,言语中充满着对孩子的否定,试想,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这种不被包容的环境中,又怎会变得温柔恭顺呢?
3、对孩子动辄辱骂
孩子年龄小不懂事,难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家长虽然是成年人,但是也难免会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冲动的.时候,对着孩子大喊大叫言语中充满不满,那都是家常便饭,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家长的这些行为,久而久之,自己的脾气自然也就变得不好了,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暴躁易怒的人,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就在为孩子示范这样的人,原生家庭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刻在骨子里的。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谈道“孩子总跟家长顶嘴,那是做家长的失败。”同时,李教授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低声教育,为孩子打好地基,以后的人生才会越来越顺。
二、李玫瑾教授:善用“低声教育”,拯救不听话的娃
1、先冷静下来再处理问题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吵架往往是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才能吵起来,而跟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家长的语调变得高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孩子的心理也肯定觉得不好受就会用更高的语调来反驳家长,而家长看着羽翼渐丰的孩子,竟然学会跟自己顶嘴了,那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非得要争个高下,为了吵架而吵架,所以低声能够让双方的情绪先稳定下来,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2、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温润如玉,风度翩翩,性格好的孩子往往在小时候的生活就是充满爱的,低声教育更能够让一个孩子感受到这世间的温暖。“我们马上就要出门了,宝贝快一点好吗?”和“别磨蹭了,赶紧穿好衣服出发”这两种语气收获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低声教育能够让孩子沉稳下来,遇事情不慌张,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
3、和孩子之间相互尊重
孩子想要的并不多,我们家长更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就是赋予他们成长最好的礼物,家长在面对自己上司的时候,不论上司再怎么发脾气,也得好言好语地赔笑,而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句话让自己不开心了就开始发脾气,这是因为我们把孩子看成了我们的附属品,可是嬉笑怒骂随意发泄,低声教育能够让我们尊重孩子,和孩子有最真诚的交流。
低声教育能够让家长和孩子都得到冷静,这非常有利于事情的解决,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用好低声教育呢?
三、家长如何巧妙使用“低声教育”
1、声音不要过大
家长想要孩子听道理能够理解自己说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声音分贝降下来,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提高自己的声音,越说越来气,而且语速越来越快。而孩子万一不听话进行反抗,家长就会大喊大叫,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靠喊叫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如果我们能够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说不定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支持。
2、稳定好心情
跟孩子在一块最忌讳的就是阴一阵晴一阵,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既然我们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那就先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真正的能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过一遍消化掉再跟孩子说。
3、跟孩子坐下来面对面交流
通常我们看到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状态,这样会让孩子从心底里就产生厌恶情绪,家长不妨试着坐下来,给孩子以一个平等的视角去交谈,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给予他的尊重。
孩子不听话家长要怎么办2
一 、不能讥讽、讥讽孩子
惩罚归惩罚,不必讥讽讥讽孩子,说抵毁孩子得话,例如“比猪还笨”,或再训孩子的情况下带粗话。
这不但教会了孩子能够“恶语中伤”别人,更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惩罚孩子的目地是让孩子了解到不正确,并纠正错误,但有时候却变成家长自身发泄恼怒心态的出入口,这就舍本逐末了。
二、不能无节制的絮叨
一些家长训教孩子喜爱不停,还隔三差五地问道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
孩子慑于家长的威势,以便免遭皮和肉之苦,只有不顾一切地说“听见了”,实际上将会全都没听进来,乃至右耳听了右耳朵出。
家长的絮叨,会致孩子分不清楚次序,不清楚该听哪一句。越小的孩子,对一长串话一般是听不进去的,更别说家长连珠炮一样一整篇话了。
常常絮叨,会造成孩子“耳朵失聪”,并并不是确实听不到响声,只是对家长得话“0反映”,可选择性屏蔽掉,视而不见,使沟通交流丧失实际效果。
三、不能总翻旧帐
许多家长在训教孩子时,总忘不掉废话连篇、横牵竖连,讲出孩子的诸多并不是。
陈白芝麻烂稻谷的事统统再次责怪一般,乃至最终都忘了此次是由于什么教训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