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祖皇太极,乾隆是清高宗、努尔哈赤是清太祖、皇太极是清太宗,
乾隆是清高宗、努尔哈赤是清太祖、皇太极是清太宗,那剩下的清十二帝中的其他人分别叫什么呢?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1年 宣统 华龙陵园皇太极有开国之功,庙号只是宗,为何康熙能称祖?
在一个朝代中,通常情况下只有开国皇帝和先祖可以称“祖”,其他的都叫“宗”,大多数情况开国皇帝叫“太祖”或“高祖”,例如汉太祖刘邦(刘邦的庙号是太祖,高祖是误称,因为刘邦的谥号是高皇帝,在《史记》中司马迁称刘邦为“高祖”,所以后世就将错就错)、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而在这些开国皇帝之后,基本上都是叫“宗”。
这庙号是到商朝时期设立的,那会能在死后整一庙号,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对个人那也是盖棺定论的事。而且也不是啥王都能起的,您这辈子干过的事必须对国家有大功劳,值得后代的子孙一辈子都祭祀的王,您这才够格享受这庙号,搁太庙里边受人祭祀。这事到了周朝的时候,就被废掉了,所以周朝的王他只有谥号而没有庙号。
皇太极虽然是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汗位,但是毕竟建立了清朝,立下了丰功伟绩,其实称为祖也是不过分的,但是祖也分为三种,一种是太祖皇帝,太祖皇帝指的就是一个皇朝的开拓者,没有受过任何祖先的必应和帮助,全凭自己一人白手起家,从低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就比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还有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这些人都不是继承了皇族的血统,而是依靠自己的本事争得了天下,但皇太极不符合这个要求,所以努尔哈赤成为了太祖皇帝。
但人无完人,康熙晚年虽然比乾隆要圣明一些,但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九子夺嫡一事便是康熙一生最大的污点,它一定程度导致了局势的混乱。但所幸,雍正皇帝也很圣明,登基后很快稳固政权,使康乾盛世得以继续延续。
太祖与太宗有何区别?
太祖是一朝的开国皇帝,有的朝代也称其为“高祖”,例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
太宗大多都是一朝的第二代皇帝,这就很多了,唐太宗李世民、元太宗窝阔台、清太宗皇太极等等。但有的朝代也没有太宗,例如明朝,朱元璋驾崩之后,皇太孙朱允文叫做建文帝、燕王朱棣叫做明成祖。 太祖、太宗这都是给皇帝的庙号,两者一般都是父子关系,但有时也是以兄弟关系出现,例如宋太祖和宋太宗,赵匡胤和赵光义,就是兄弟关系......古代皇帝的帝号是生前就有的还是死后才有的?
一、帝号是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对皇帝的统称。帝号有四种:尊号(徽号)、谥号、庙号、年号。
1、尊号,为皇帝在位时期,由臣下给予的尊称,通常亦作为帝号。是生前就获得的。
2、年号,是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是生前就获得的。
3、庙号,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是接任的皇帝对上任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是死后获得的。
4、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谥号是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称号,是后世对亡帝的称呼,是死后获得的。
二、帝号的示例。
1、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
尊号:汉武帝。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等。
谥号:孝武皇帝。
庙号:世宗。
2、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
尊号:汉献帝。
年号:初平 兴平建安延康。
谥号:孝献皇帝。
庙号:无。
3、后主,历史上称一个王朝的末代君主。是后来人们对与刘禅有相似经历的,被俘的割据政权末代君主的统称。
如:蜀汉后主刘禅、北齐后主高纬、陈后主陈叔宝、前蜀后主王衍、南唐后主李煜等。
4、哀帝,是古代帝王的一个谥号,“哀”是谥号的一种,是对死者的评价。中国古代谥号有三种: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哀”是属于平谥,表达对死者的怜惜,一般叫哀帝的亡国皇帝一般是对国家没有太大过错,如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不算昏庸,只是在那样个时代身不由己,所以后人怜悯他。
如: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
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谥号:孝哀皇帝。
扩展资料:
皇帝的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里对其进行祭祀时的称呼,庙号写在神主木牌上。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这种制度始于商朝,盛行于汉朝。
开国皇帝一般称为“祖”,例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继承者一般称为“宗”,例如著名的唐太宗,还有皇太极被称为清太宗。当然,也有称呼为“世祖”的,例如元世祖忽必烈。庙号与对皇帝的评价没什么关系。
而皇帝的谥号则是根据其生前事迹和功绩给予的评价,谥号往往是大臣们集体议定的。从谥号可以看出皇帝生前的事业,以及后人对他的看法。
诸如汉武帝,他在位时大举用兵击败匈奴,颇有建树,因此谥号“武”,具体解释是“威强睿德曰武”,威严坚强而睿智。晋惠帝死后谥号为安,是什么意思呢?“好而不争曰安”,其实汉惠帝是个智障,但又不能直接说他傻,只好说他安静,这是留面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帝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尊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庙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彻 (汉武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协(汉献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哀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欣(汉哀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揭秘皇帝庙号和谥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祖”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谁能细细的解释给我?看不懂呀
这是中国的历史朝代记忆口诀。
夏商周秦西东汉: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和东晋)。
隋唐五代又十国:隋朝、唐朝、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辽宋夏金元明清:辽朝、宋朝、夏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扩展资料: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朝代
中国历代皇帝及在位时间?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以及在位时间:
一、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秦朝皇帝列表
1、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
2、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
3、秦三世子婴:公元前207。
二、汉朝(前202—220年)。
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
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
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
3、汉吕后执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
4、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63;
5、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63-公元前140。
6、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
7、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
8、汉宣帝刘洵:公元前73-公元前48。
9、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公元前32。
10、汉成帝刘鷔:公元前32-公元前6。
11、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1。
12、汉平帝刘衎(kan):1-6年。
13、孺子婴(王莽摄政):6-9年。
东汉(25-220年)
1.光武帝刘秀:25-58年。
2.汉明帝刘庄:58-76年。
3.汉章帝刘炟:76-89年。
4.汉和帝刘肇:89-106年。
5.汉殇帝刘隆:106-107年。
6.汉安帝刘祜:107-126年。
7.汉顺帝刘保:126-145年。
8.汉冲帝刘炳:145-146年。
9.汉质帝刘缵:146-147年。
10.汉桓帝刘志:147-168年。
11.汉灵帝刘宏:168-190年。
12.汉献帝刘协;190-220年。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三国(220-265年)
1.魏国
魏文帝曹丕:220-227年。
魏明帝曹叡:227-240年。
魏齐王曹芳:240-254年。
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
魏元帝曹奂:260-265年。
2.蜀国
昭烈帝刘备:221-223年。
后主刘禅:223-263年。
3.吴国
大帝孙权:222-252年。
会稽王孙亮:252-258年。
景帝孙休:258-264年。
乌程侯孙皓:264-280年。
晋
西晋(265-317年)
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
晋惠帝司马衷:290-307年。
晋怀帝司马炽:307-313年。
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
东晋(317-420年)
晋元帝司马睿:317-322年。
晋明帝司马绍:322-325年。
晋成帝司马衍:325-343年。
晋康帝司马岳:343-345年。
晋穆帝司马聃:345-362年。
晋哀帝司马丕:362-366年。
海西公司马奕:366-371年。
简文帝司马昱:371-373年。
孝武帝司马曜:373-397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397-419年。
晋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
五、隋朝(581-618年)
隋朝皇帝列表
1.隋文帝杨坚:581-605年。
2.隋炀帝杨广:605-617年。
3.隋恭帝杨侑:617-618年。
六、唐朝(618-907年)
唐朝皇帝列表
1.唐高祖李渊:618-626年。
2.唐太宗李世民:626-650年。
3.唐高宗李治:650-684年。
4.唐中宗李显:684-684年。
5.唐睿宗李旦:684-684年。
6.武后武则天:684-705年。
7.唐中宗李显:705-710年。
8.唐睿宗李旦:710-712年。
9.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
10.唐肃宗李享:756-762年。
11.唐代宗李豫:762-780年。
12.唐德宗李适:780-805年。
13.唐顺宗李涌:805-806年。
14.唐宪宗李纯:806-821年。
15.唐穆宗李恒:821-825年。
16.唐敬宗李湛:825-826年。
17.唐文宗李昂:826-841年。
18.唐武宗李炎:841-847年。
19.唐宣宗李忱:847-859年。
20.唐懿宗李凗):859-873年。
21.唐僖宗李儇:873-889年。
22.唐昭宗李晔:889-904年。
23.唐哀帝李拀(chu):904-907年。
七、宋
北宋(960-1127年)
1.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年。
2.宋太宗赵匡义:976-998年。
3.宋真宗赵恒:998-1023年。
4.宋仁宗赵祯:1023-1064年。
5.宋英宗赵曙:1064-1068年。
6.宋神宗赵顼:1068-1086年。
7.宋哲宗赵煦:1086-1101年。
8.宋徽宗赵佶:1101-1126年。
9.宋钦宗赵桓:1126-1127年。
南宋(1127-1276年)
1.宋高宗赵构:1127-1163年。
2.宋孝宗赵昚:1163-1190年。
3.宋光宗赵惇:1190-1195年。
4.宋宁宗赵扩:1195-1225年。
5.宋理宗赵昀:1225-1265年。
6.宋度宗赵禥(qi):1265-1275年。
7.宋恭帝赵显:1275-1276年。
八、元朝皇帝列表(1260-1368年)
1.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5年。
2.元成宗:1295-1308年。
3.元武宗:1308-1312年。
4.元仁宗:1312-1321年。
5.元英宗:1321-1324年。
6.元泰定帝:1324-1328年。
7.元天顺帝:1328-1328年。
8.元文宗:1328-1329年。
9.元明宗:1329-1332年。
10.元宁宗:1332-1333年。
11.元顺帝:1333-1368年。
九、明朝(1368-1644年)
明朝皇帝列表
1.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9年。
2.明惠帝朱允炆:1399-1402年。
3.明成祖朱棣:1402-1425年。
4.明仁宗朱高炽:1425-1426。
5.明宣宗朱赡基:1426-1436年。
6.明英宗朱祁镇:1436-1450年。
7.明代宗朱祁钰:1450-1457年。
8.明英宗朱祁镇:1457-1465年。
9.明宪宗朱见深:1465-1488年。
10. 明孝宗朱祐摚:1488-1506年。
11.明武宗朱厚燳:1506-1522年。
12.明世宗朱厚熜:即嘉靖,1522-1567年。
13.明穆宗朱载垕:1567-1573年。
14.明神宗朱翊钧:1573-1620年。
15.明光宗朱常洛:1620-1621年。
16.明熹宗朱由校:1621-1628年。
17.明思宗朱由检:1628-1644年。
十、清朝(1616-1912年)
1.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1627年。
2.清太宗皇太极:1627-1644年。
3.清世祖顺治福临:1644-1661年。
4.清圣祖康熙玄烨:1661-1722年。
5.清世宗雍正胤禛:1722-1735年。
6.清高宗乾隆弘历:1735-1795年。
7.清仁宗嘉庆顒琰:1795-1820年。
8.清宣宗道光旻宁:1820-1850年。
9.清文宗咸丰奕詝:1850-1861年。
10.清穆宗同治载淳:1861-1875年。
11.清德宗光绪载恬:1875-1908年。
12.清宣统帝溥仪:1908-1912年。
扩展资料
皇帝起源: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
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先秦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
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皇” ,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至我国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语已经很常见,如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