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就业陷阱有哪些?规避对策有哪些?

 我来答
惠企百科
2023-01-09 · 百度认证:北京惠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惠企百科
惠企百科网是一家科普类综合网站,关注热门中文知识,集聚互联网精华中文知识,本着自由开放、分享价值的基本原则,向广大网友提供专业的中文知识平台。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一、求职过程中常见的陷阱类型。

(1)通过非正规网站和招聘广告,盗取私人信息。

(2)以招聘为名实为敛财,收取各种费用如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

(3)用人单位以各种名义扣留如身份证、毕业证等各种证书证件。

(4)要求应聘者交纳“保证金”、服装、设备、装备等押金。

(5)非正规渠道招聘要求应聘者介绍他人“加盟”或陷入传销组织。

(6)非法组织以岗位只招女性为由诱骗女性高校毕业生。

二、求职过程中的防范措施。

(1)慎重点击互联网招聘广告。高校毕业生务必要在正规合法网站、校园招聘、正规企业或是到政府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人才市场招聘会去找工作,以防个人信息被盗取。

(2)拒绝缴纳各种名义的费用。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要求应聘者交付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收费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3)谨慎签订劳动合同。高校毕业生在入职前应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咨询。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看企业是否经过市场监管部门的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的合同无效。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劳动合同是否有其必备的内容。

(4)保存好各种证件证书。高校毕业生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作抵押。根据相关的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扣押证件。注意有的用人单位会以保证高校毕业生实习时间等为由扣留高校毕业生的证件。

(5)入职后谨慎缴纳各种押金。有些用人单位在应聘者入职后以岗位工作需要等名义要求应聘者缴纳如服装、设备或其他劳动保护品费用或押金。这类行为都是需要注意的,有可能属于变相推销。

(6)谨防误入传销组织。高校毕业生在正式进入用人单位之前,应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该招聘单位的相关资料及公司的背景,想方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以免误入传销组织。

(7)谨防误入其他非法组织。高校毕业生入职前可去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查询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相关证件,不轻信许诺到外地上岗的外地企业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等的高薪招聘。
上海勤革
2024-03-05 广告
IT类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首先要关注各大招聘网站和社交平台上的招聘信息,了解行业趋势和企业需求。准备好简历,突出自己的技能和实习经验。面试前,深入了解公司背景和业务,预想可能的面试问题并提前准备答案。面试时,保持自信、真诚和积极,清晰地表达自...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勤革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