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的变迁历史
距今6000年前珠江三角洲是一个以今广州为顶点的岩岛罗列的漏斗状浅海湾。
珠江位置大致从广州市的黄浦起,往西经过南海县的石湾、南庄,折向南经顺德的西樵山、九江、甘竹、均安,再接江门、新会而达于古兜山东北麓的沙富。
珠江漏斗状海湾存在的下限,一直延续到到汉、晋时期。
随着西江、北江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珠江溺内开始出现一些冲积平原或新的沙岛,平原上多阡陌相连。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珠江流域气候湿热,植被茂密,而珠江沿江开发有限,河流带来的泥沙较少,所以,海湾淤积较慢。
唐代以后,南方山区普遍得到开发,珠江水泥沙增加,海岸线逐渐向海湾伸展。
宋以来,随着三角洲出现一些沙田,为防止海水内侵,修建桑园堤、扶宁堤、咸潮坝等捍海堤,加速了边滩的发育。
宋代西江口已推至九江、甘竹附近,北江河口北侧移到黄浦附近,南侧延伸顺德附近,九江、桂州、沙湾以北的南海、番禺、顺德一带,已经是村落密集,田园阡陌的富庶地区。
南宋绍兴22年(1152)还在新淤涨的三角洲上设置了香山县。
明代石歧以北的整个地区都已淤积成陆,西江三角洲的上古井、黄杨山、竹篙岭、五桂山等岛屿已连一片。
南海的浮邱,宋代仍是海港,到明代已经“去海四里”。
18世纪,珠江三角洲已推移到磨刀门附近。
至清末,整个珠江三角洲已是平畴绿野,城镇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