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的台词是什么特色?

 我来答
769144129
2023-04-15 · TA获得超过25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2万
展开全部
1.个性化的语言。课文中,不同的人物语言各有不同,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各自感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周朴园简短的语句、盛气凌人的语言,鲁侍萍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鲁大海直截了当的语言,等等,都与人物各自的身份相吻合。而周朴园与鲁侍萍见面后相认一段,更突出地反映了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各自不同的心理.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周并不知道,也没想到侍萍会出现。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二人开始了对话。对话围绕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展开,其中周朴园几次问到侍萍的身份,问语各有不同。他先是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觉得“很奇怪”。但这时他还不知真情,心里还比较平静,因此问的虽然有些迟疑,语调还是平静的。但是当侍萍反复说梅小姐“不是小姐”,“也不贤慧”,而且点明“她叫侍萍”时,周朴园感到有些意外,也有些吃惊,所以他“抬起头来”,直截了当地问“你姓什么”。接着侍萍告诉他梅小姐没有死,她的孩子也还活着,周朴园更加疑惑,而且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所以紧张地“忽然立起”,再次追问。侍萍继续述说梅小姐的辛酸往事,当她说出衬衫上的“梅花”和“萍”字时,周朴园更加怀疑,所以慢慢地站起来,疑虑地问。当侍萍肯定了他的疑问时,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又“低声”问了一句。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不同的问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周朴园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疑虑消除而不知所措的心理变化过程。在这过程中,面对周朴园的谎话,侍萍欲说还休,一步一步巧妙地显露着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欲言又止,其中既有单纯的幻想,又蕴含着三十多年的悲愤,是侍萍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接下来的控诉,更显示了她的极端愤怒。

2.富有动作性的语言。课文中,人物的台词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不仅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引起他们的外部动作。以第二场戏为例。在这场戏里,鲁大海听说代表返回、工人复工、自己被开除,不禁义愤填膺,愤怒揭露周家的罪恶发家史。周萍则出言相骂,大打出手。这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比较简单,外部动作则非常强烈。周朴园与儿子初次相见,送给儿子的“见面礼”是开除。然而当鲁大海揭露甚至斥骂的时候,他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当周萍指使仆人打鲁大海的时候,他又“厉声”制止。这其中固然可能有伪善的成分,但不能否认他还隐隐有着一丝父子之情。鲁侍萍的感情更复杂。对周朴园的无情无义,她早有领教;对周萍,除了愤怒,还有痛心。“这真是一群强盗”,既是她对周朴园之流认识的深化,又显示着她内心的极度痛苦。而由于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侍萍的痛心之中还有一丝恋恋不舍,话语中的两次转折,将这种痛苦显露无遗。语言的动作性,不仅增加了情节的生动性,能够吸引观众和读者,而且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3.必要的舞台说明。比如课文开头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的说明,课文当中对有关人物动作、神态的说明,等等,不仅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刻地表现主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