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什么是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本病属于中医学“喘证”、“痰证”、“水肿”、“饮证”范畴。
二、肺源性心脏病病因
一、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
三、肺血管疾病。
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三、肺源性心脏病症状
主要症状是呼吸衰竭,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本病的治疗关键是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同时须积极治疗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学“咳喘”、“痰饮”、“心悸”、“水肿”、“肺胀”等范畴。其病是因脏腑虚损及外感时邪,遂使脏气不和,营卫失常,不能随阴阳而出入,气迫于肺,不得宣畅,久之肺脾肾虚损,正气衰微,气阴两伤,阴损及阳。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外寒内饮型:证见咳嗽喘促,倚息不得平卧,心悸胸痞,痰多白沫,身痛体重,肢体浮肿,发热恶寒、舌苔白腻。
2.上盛下虚型:证见心悸头晕,咳嗽短气,喘促不利,痰多色白。胸闷,形寒肢冷,尿少浮肿,舌淡或紫暗。
3.肺肾两虚型:证见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更甚,胸胁满闷,心悸烦乱,不得平卧,神疲易汗,或见下肢浮肿,舌淡苔腻,脉细弱等。
四、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检查
一、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右心室增大征。
二、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
三、心电向量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的图形四、超声心动图检查。
五、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检查。
六、血气分析。
七、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可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常延长;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
八、其他:肺功能检查对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人有意义。痰细菌学检查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可以指导抗生素的选用。
五、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
(2)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肿大的肝缩小、压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剂,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
(4)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5)加强护理工作:本病多急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造成病人及家属思想、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配合医疗十分重要。
二、缓解期。
原则上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希望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本病属于中医学“喘证”、“痰证”、“水肿”、“饮证”范畴。
二、肺源性心脏病病因
一、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
三、肺血管疾病。
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三、肺源性心脏病症状
主要症状是呼吸衰竭,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本病的治疗关键是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同时须积极治疗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学“咳喘”、“痰饮”、“心悸”、“水肿”、“肺胀”等范畴。其病是因脏腑虚损及外感时邪,遂使脏气不和,营卫失常,不能随阴阳而出入,气迫于肺,不得宣畅,久之肺脾肾虚损,正气衰微,气阴两伤,阴损及阳。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外寒内饮型:证见咳嗽喘促,倚息不得平卧,心悸胸痞,痰多白沫,身痛体重,肢体浮肿,发热恶寒、舌苔白腻。
2.上盛下虚型:证见心悸头晕,咳嗽短气,喘促不利,痰多色白。胸闷,形寒肢冷,尿少浮肿,舌淡或紫暗。
3.肺肾两虚型:证见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更甚,胸胁满闷,心悸烦乱,不得平卧,神疲易汗,或见下肢浮肿,舌淡苔腻,脉细弱等。
四、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检查
一、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右心室增大征。
二、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
三、心电向量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的图形四、超声心动图检查。
五、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检查。
六、血气分析。
七、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可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常延长;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
八、其他:肺功能检查对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人有意义。痰细菌学检查对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可以指导抗生素的选用。
五、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
(2)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肿大的肝缩小、压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剂,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
(4)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5)加强护理工作:本病多急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造成病人及家属思想、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配合医疗十分重要。
二、缓解期。
原则上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希望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