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求学的故事都有什么?

 我来答
脑袋控控
2023-05-21 · TA获得超过45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8.2万
展开全部

古人求学的故事有负薪挂角、悬梁刺股、牛角挂书、买臣负薪、带经而锄等。

1、负薪挂角,汉朝人朱买臣家里很穷,靠上山打柴到集市叫卖为生。他在背柴往集市走的途中,高声读书。他的妻子为此要和他离婚。

朱买臣安慰妻子:在路上读书不是丢脸的事情,而且自己肯定会有出头之日的。他的妻子还是走了,后来朱买臣入朝为官,正是凭借平时背诵的经文,向汉武帝讲解《春秋》《楚辞》,受到汉武帝的重用。

2、悬梁刺股,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最初的时候颇有雄心壮志,但是跑了许多国家,都不受重用。于是他回到家重新发奋读书。

有时候读到深夜,实在困倦,难以专注,他就用一个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让疼痛驱散困意,振作精神。后来他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佩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

3、牛角挂书,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4、买臣负薪,朱买臣靠砍柴卖柴维持生活,经常背负柴薪,讴歌道中,至五十岁才拜为会稽太守。后遂用“买臣采樵”指未遇时劳力贫居的生活;用“五十功名、五十晚贵”等谓大器晚成。

5、带经而锄,倪宽幼时聪明好学,但家中贫穷,上不起学。他就在当时的郡国学校伙房帮助做饭,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他还时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认真诵读,细心研究。这就是至今为人们传颂的“带经而锄”的故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