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特有的兵器——青铜戈

 我来答
军话666
2023-05-30 · 超过4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4万
展开全部

我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戈”

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

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商周时期凡与战争有关的象形文字常绘有戈的图像,至今汉字中“武”、“战”、“戎”等字还均从戈,即渊源于此。

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戈本是商周青铜器中常见的一种兵器,然以玉为之,则大大超出了它实际使用的范畴。这可能是因为戈在古代兵器中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所以用美玉琢成戈形,作为兵器的象征物或用于显示威武的兵制礼器和仪仗器等。

1987年

一件战国青铜戈在广元青川县被偶然发现

经文物专家鉴定

这是一件2000多年前的青铜兵器

——吕不韦戈

铜戈全长26.5厘米

戈内部两面都刻有铭文

铭文用金属锋刃器刻划而成

笔道极细,字体草率,字口较浅

其中

正面铸文为

“九年,相邦吕不韦造

蜀守宣,东工守文,丞武,工极,成都。”

背面铸文为

“蜀东工”

铭文意思简单理解就是

制造这件兵器的时间和相关负责人的名字

其中,“相邦,吕不韦”就是指当时的秦国丞相吕不韦。“蜀守宣”是指当时的蜀郡郡守,名字叫做轩,相当于是现在的省长。“东工守”是指生产这件兵器的官营兵器作坊的长官相当于是厂长,名字叫做文。“丞武”是这间官营兵器作坊的副职,相当于是车间主任,名字叫做武。“工极”就是直接铸造这件兵器的工人,名字叫做极。在一件兵器上把各级负责人的名字都铸上去,是秦国物勒工名生产制度的反映。

城名未变的依据,此前主要来自史料记载。这件吕不韦戈的出土,以实物的形式证明文献记载真实可靠。即使近年来在雅安荥经、成都蒲江等地也先后发现刻有“成都”二字的战国青铜兵器,但唯有青川这件刻有准确的纪年,更具历史价值。

这种吕不韦戈,在全国迄今仅发现4件,而青川发现的这件,极可能是吕不韦在世时监制的最后一批铜戈。这件战国青铜戈经专家确认后,成为国家一级文物,为研究秦代兵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戈头的形制很多,大致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銎内戈等。

戈头形制是在实战中不断发展的,商周时期的銎内、曲内戈,由于在相互钩挂中容易脱落,因此逐渐淘汰。

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之间有阑,其增加了胡与柲之间结合的牢固性,因此得到发展。

虎纹青铜戈

长25.2厘米,宽13.6厘米,高2.4厘米

长援中胡,长方形内。近栏处有三穿。援后部至内两面饰半浮雕虎头,张口吐舌,口中一穿;虎身阴刻,延于内上,内中一穿。戈的一面浮铸一椎髻、腰悬宝刀之人。另一面阴刻巴蜀文图语。援脊下两面均饰滴水纹。

1972年四川郫县独柏树出土。

军之魂gtl
2023-06-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290
展开全部

我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戈”

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

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商周时期凡与战争有关的象形文字常绘有戈的图像,至今汉字中“武”、“战”、“戎”等字还均从戈,即渊源于此。

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一度成为仪仗兵器。

戈本是商周青铜器中常见的一种兵器,然以玉为之,则大大超出了它实际使用的范畴。这可能是因为戈在古代兵器中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所以用美玉琢成戈形,作为兵器的象征物或用于显示威武的兵制礼器和仪仗器等。

1987年

一件战国青铜戈在广元青川县被偶然发现

经文物专家鉴定

这是一件2000多年前的青铜兵器

——吕不韦戈

铜戈全长26.5厘米

戈内部两面都刻有铭文

铭文用金属锋刃器刻划而成

笔道极细,字体草率,字口较浅

其中

正面铸文为

“九年,相邦吕不韦造

蜀守宣,东工守文,丞武,工极,成都。”

背面铸文为

“蜀东工”

铭文意思简单理解就是

制造这件兵器的时间和相关负责人的名字

其中,“相邦,吕不韦”就是指当时的秦国丞相吕不韦。“蜀守宣”是指当时的蜀郡郡守,名字叫做轩,相当于是现在的省长。“东工守”是指生产这件兵器的官营兵器作坊的长官相当于是厂长,名字叫做文。“丞武”是这间官营兵器作坊的副职,相当于是车间主任,名字叫做武。“工极”就是直接铸造这件兵器的工人,名字叫做极。在一件兵器上把各级负责人的名字都铸上去,是秦国物勒工名生产制度的反映。

城名未变的依据,此前主要来自史料记载。这件吕不韦戈的出土,以实物的形式证明文献记载真实可靠。即使近年来在雅安荥经、成都蒲江等地也先后发现刻有“成都”二字的战国青铜兵器,但唯有青川这件刻有准确的纪年,更具历史价值。

这种吕不韦戈,在全国迄今仅发现4件,而青川发现的这件,极可能是吕不韦在世时监制的最后一批铜戈。这件战国青铜戈经专家确认后,成为国家一级文物,为研究秦代兵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戈头的形制很多,大致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銎内戈等。

戈头形制是在实战中不断发展的,商周时期的銎内、曲内戈,由于在相互钩挂中容易脱落,因此逐渐淘汰。

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之间有阑,其增加了胡与柲之间结合的牢固性,因此得到发展。

虎纹青铜戈

长25.2厘米,宽13.6厘米,高2.4厘米

长援中胡,长方形内。近栏处有三穿。援后部至内两面饰半浮雕虎头,张口吐舌,口中一穿;虎身阴刻,延于内上,内中一穿。戈的一面浮铸一椎髻、腰悬宝刀之人。另一面阴刻巴蜀文图语。援脊下两面均饰滴水纹。

1972年四川郫县独柏树出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