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几笔名 都是什么

要准确的!!!!... 要准确的!!!! 展开
 我来答
玉栏坞
2006-12-29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77万
展开全部
关于“鲁迅”笔名的索隐

王长坤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
1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
到他那里时,可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取名“阿张”,
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
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
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3年,因祖父获罪下
狱,父亲病重,周家随之衰落。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选
择了为当时士人所不齿的路——学洋务。他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
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周椒生在该校担任管轮堂监督。周
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
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
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
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
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
国民精神。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
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
因《新青年》杂志有一规定,不允许用别号之类的名字,就是说署名
要像一个真正的名字,于是用“鲁”作姓,起笔名“鲁迅”。鲁迅一
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

关于这一笔名的含义,鲁迅先生的好友许寿裳在其《亡友鲁迅印
象记》一文中说鲁迅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
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其实,在此含义之外,
“鲁迅”这一笔名还另有“深意”。先看“鲁”,鲁确是其母亲的姓,
鲁迅16岁丧父,与其母相依为命,母子感情笃深,以鲁为姓,寄托着
对仁厚而善良的母亲鲁瑞的爱;另外在古代,周鲁是同姓之国。我们
知道,在原始氏族时期,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即为“血缘家
族”(马克思语),同一血亲的几个家族构成一个部落。氏和姓是同
其他部落和家族交际时使用的,氏和姓是同义关系,氏这里表示部落,
进入文明社会后,氏名为国名所取代。而同一部落中的几个家族,为
标明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都有自己的标记,这就是姓。这种血缘关系
最初是从女性来确定,因而一些出现较早的姓,如姬、姜、姒、嬴等,
大都从女,这正是母系氏族的遗制。我国氏姓的第一次重大变革,当
在武王立国前后,这时由于部落的瓦解,社会的基本单位以家庭为主,
作为血缘关系的两大标志——氏和姓,自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一些
必要的调整。《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郑玄曰:“姓者,所以统系
百世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孙之所出。”就是这次调整的结果,
即姓已经成为表示家族的族号,而氏则用来表示家族的分支。姬姓为
我国最古老的“姓”之一。周王族为姬姓,战国以后传说,黄帝亦姓
“姬”,据《帝王世纪》载:“黄帝长于姬水,固以为姓。”周人的
祖先后稷据《元和姓篡》载是黄帝之曾孙帝喾的儿子,姓姬。至古公
�父时率领姬姓部落迁至周,建立周国,文王时以国为氏,周武王时
克商纣,建立周朝,至前256年,为秦所灭,周王族沦为平民,遂以
“周”为氏。而“鲁”亦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姓谱》和《元和
姓篡》所载,西周初年周公旦之子伯禽受封于鲁,当姓姬,与天子同
姓,氏鲁。至鲁顷公时,灭于楚,迁至下邑,子孙遂以国名“鲁”为
氏。顾炎武《日知录》云:“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五帝以来
之姓亡矣。”而周鲁本为同姓之国亦鲜为人知!

再看“迅”字,除愚鲁而迅速之意外,还有“深意”。据《尔雅
-释兽》云:“牝狼,其子�,绝有力,迅。”“�”即激,从犬言
兽性,从水言水性。在文字学上,即孳乳而为激烈的意思。现将“鲁”
和“迅”和起来看,“鲁”取自母姓,“迅”古意为狼子,那么“鲁
迅”由此可以理解为牝狼的一个有大力的儿子。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把自己比喻成一个牝狼的儿子呢?这个问题侯外庐先生在其
《韧的追求》一书中有过解释,他说:“近代启蒙思想运动有一个逻
辑规律,即先修改旧时代天经地义的命题,进而否定旧时代这个天经
地义的命题。”以“鲁迅”为笔名正符合了这一逻辑规律,孟子曾讲: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鲁迅”以母为
姓,以禽兽为名,是在承认旧时代这一天经地义命题的基础上对他的
否定,无父无君的人既然是禽兽,那么我就是禽,我就无父无君,无
纲常名教,我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就不受旧时代的束
缚,我就可以迅猛奋起,顽强地向旧势力、旧思想、旧文化作坚决的
攻击。由此看出,“鲁迅”这一笔名反映了鲁迅反封建的思想,以及
同旧时代决裂,与之作坚决斗争的决心,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伟大抱
负。
小金贝贝宝宝
2007-01-05 · TA获得超过7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81ge鲁迅是他1918年5月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但是鲁迅先生为了和敌人作斗争,经常的变化笔名,先后多达一百多个,这个记不清啊,鲁迅只是他较常用的一个笔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星海霹雳ZE
2006-12-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鲁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uxx5599
2006-12-29 · TA获得超过9.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594
采纳率:14%
帮助的人:3683万
展开全部
鲁迅的笔名
朗轩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巨坛上的泰斗名人,但凡能够细细地读过他的文章,都会对于先生文笔之犀利和思想之深刻留下经久难灭的印象。

鲁迅原名“周树人”,因为他发表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文作多以“鲁迅”署名,遂致天下皆以此名而认其人。

鲁迅先生自从公开发表诗文以来,使用过140多个不同的笔名,这些笔名大多具有某种寓意或象征,有的虽然仅使用过一次,也有些曾不断地被重复应用,但每一个笔名的取定则都是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这是由于鲁迅身处的时代、环境因素之影响以及受到他个人心态、情绪而决定产生的。

国民党统治时期可谓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鲁迅认为一个战斗作者不值得“以真名去招致无聊的麻烦,”应当利用笔名来钻过“文网”。时至今日,历史早已翻过许多篇章页码,但是,鲁迅先生众多笔名的使用及其潜存于内的深沉涵义却依然吸引了我的目光、引起了我的勃勃兴趣:

“戛剑生”------这是1898年鲁迅第一次以文入世而采用的第一个笔名(《戛剑生杂记》)。戛,击也。此名意即舞剑、击剑之人。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鲁迅渴求战斗的热烈激情。

“令飞”,用于1907年12月在《河南》月刊第一号上发表的《人间之历史》一文。“令飞”亦即“奋飞”之意,先生以此来作自勉自励。

“黄棘”,1912年发表《〈越铎〉出世辞》时首次使用,而后发《哀范君三章》、《张资平氏的小说学》、《考场三丑》、《刀“式”辩》等诗文均以之为缀。屈原《九章●悲回风》中有句云:“借光景之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黄棘”含有以棘策马,驱驰迅行之意。

“鲁迅”,首见于1918年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众所周知,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笔名,这一名称符号业已和鲁迅先生的个人形象、文化精神汇为一体,不可分离。先生在对友人解释自己这一笔名含义时,曾自说原由有三:“1、母亲姓鲁;2、周鲁是同姓之国;3、兼取愚鲁而迅速之意”。遂致其后进而简化、派生、衍变出来“迅”、“L.S”、“L”、“旅隼”、“荀继”、“倪朔尔”、“崇巽”等等笔名。

“巴人”,是为小说《阿Q正传》的发表所使用的专用笔名。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一文中说:“署名‘巴人’是取‘下里巴人’,并非高雅的意思。”

“俟堂”,俟,等待;堂,官府办公处之称。当时鲁迅正在教育部任职,有个长官想挤掉鲁迅以安插亲信,鲁迅有感于“君子居以俟命”而取名“俟堂”。意谓:本人正拭目以待,端坐在教育部的办公室里等着呢!

“隋洛文”则是针对1930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国民党中央通缉“堕落文人鲁迅”一事所起的笔名(事因鲁迅在2月份参加发起了中国自由大同盟)。鲁迅即以敌人送与的污蔑性“头衔”稍加改动用为自己的笔名,真不失为大师对于敌手的反手一击。幽默而痛快!而后又由此衍生了“洛文”、“乐贲”、“乐雯”、“洛”、“乐文”等。

“它音”,是为发表于《十字街头》旬刊之杂文《沉滓的泛起》所用。鲁迅属蛇,亦爱蛇;他认为对敌斗争必须持一种韧战精神------“纠缠如毒蛇,执著如怨鬼”。

“何家干”,鲁迅曾以此笔名发表杂文24篇,猛烈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

“游光”,首用于杂文《夜颂》(1933年)。鲁迅夫人许广平说:“在《准风月谈》里用‘游光’笔名所写的文章多半是关于夜的东西。如《夜颂》、《谈蝙蝠》、《秋夜纪游》、《文床秋梦》”。“游光”含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之意。

“旅隼”,隼是一种飞行迅疾的小型猛禽。“旅隼”,比喻士卒劲勇,武器锋利,能够深攻入敌且神速勇猛。

“公汗”,迅翁以之为笔名发表了12篇杂文,其十篇写作于1934年5至10月间,南方天气炎热,他“汗流浃背”,“痱子满身”地为公众挥汗写作,由之可见先生精神品格。

“华圉”,仅见于《门外文谈》(发表在《申报》副刊《自由谈》)。许广平女士曾说:华圉“是出自孟子,始舍之圉圉焉,所谓圉圉,意盖困于中华也。”圉又与狱同音,以“华圉”作笔名,是鲁迅先生对反动派的抗议和控诉。

“越丁”,即“越地一丁”的意思。鲁迅是浙江人,浙江为古代越国之地,故有用此笔名写文之举。

“晓角”,是1936年的杂文《立此存照》使用的笔名。“晓角”即是黎明前吹奏的号角。许广平女士说:“先生最后用的笔名,载在《中流》(半月刊)上的是‘晓角’二字,他最后还不忘唤醒国人,希望我们大家永远记取这一位文坛战士的热望。”

鲁迅笔名的使用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他的思想变迁的历程,印证了一位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骁将在其一生斗争中所具有的韧性精神和灵活艺术。
参考资料:http://cul.sohu.com/wenxue/pinglun/baixing/200202/200202180083.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双飞客陈若然
2007-01-01 · TA获得超过4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7万
展开全部
共有251个,要那么多干嘛??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心情下用不同的笔名很正常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