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崇祯皇帝有迁都南京,能否像东晋和南宋一样保住半壁江山?当时的明朝还拥有淮河下游和长江以南广大
2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应该是能保住的。推荐你看李亚平先生的《前清秘史》历史纪录片,里面有一些相关分析,概括来说,因为南京是大明帝国的第二个首都,并且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比如六部),而且还储备了大量的兵力。加上崇祯皇帝的个人能力,整军备战,假以时日,完全有翻盘的可能。而且江南的民心都是向着大明的,也有史可法这样的忠臣。
至于后来的南明小朝廷,完全是君主昏庸,不堪任事,误用奸臣马士英等,夜夜笙歌,导致很快灭亡,这些君主和崇祯不可同日而语。
从战略上来讲,如果明朝让出北京,李自成就会比满清先占领北京。这样,大明就有一个极其有利的局面。反观李自成就会处于不利。因为李自成北面要防守满清,南面要防守大明,处于腹背受敌,迟早必败。
这样,大明要考虑的就是李自成失败后和满清决战的局面了。仿佛又回到了南宋年间,宋金对峙的局面。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只要任用岳飞这样的忠臣,君臣一心,收复失地完全可能
至于后来的南明小朝廷,完全是君主昏庸,不堪任事,误用奸臣马士英等,夜夜笙歌,导致很快灭亡,这些君主和崇祯不可同日而语。
从战略上来讲,如果明朝让出北京,李自成就会比满清先占领北京。这样,大明就有一个极其有利的局面。反观李自成就会处于不利。因为李自成北面要防守满清,南面要防守大明,处于腹背受敌,迟早必败。
这样,大明要考虑的就是李自成失败后和满清决战的局面了。仿佛又回到了南宋年间,宋金对峙的局面。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只要任用岳飞这样的忠臣,君臣一心,收复失地完全可能
展开全部
我认为是很难的
原因有二1.皇帝之间的对比:宋高宗虽为后世所不耻,但相对于他的祖先来说是比较信任武将的(也因为那种情况下也不得不信任武将,也导致了后来大将可以自行募兵)。而且对武将和周围的文臣都极尽笼络,也使得周围的人都对高宗非常忠心。还有就是在建立南宋的过程中高宗都完全依赖于手下,虽有些无能,但从侧面来说又使得手下大臣可以尽力发挥才能。而崇祯就不同了,在位17年杀死和贬死的大臣不计其数,就算是内阁辅臣这种国家重要大臣都轻易罢黜,可见崇祯疑臣有多么严重。就算让崇祯在南京建立政权又有谁不担心下一个被杀的是自己呢?
2.武将之间的对比:乱世靠武将治世靠文臣,南宋有著名的中兴四将,以及吴阶守护蜀地,而明末的名将几乎已被崇祯屠戮殆尽,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史可法(本人认为此人徒有虚名,忠勇可嘉但实际自身才能则比较拙劣)及郑芝龙(后来还是投降满清)几个。而且文臣则奸臣一大把如权奸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整个朝廷乌烟瘴气,毫无章法,根本无丝毫回复河山的气象,就连忠勇可嘉的史可法也乏有御敌良策,一帮乌合之众怎能抵御如狼似虎且众志成城的清军八旗的进攻!其亡也是必然!
原因有二1.皇帝之间的对比:宋高宗虽为后世所不耻,但相对于他的祖先来说是比较信任武将的(也因为那种情况下也不得不信任武将,也导致了后来大将可以自行募兵)。而且对武将和周围的文臣都极尽笼络,也使得周围的人都对高宗非常忠心。还有就是在建立南宋的过程中高宗都完全依赖于手下,虽有些无能,但从侧面来说又使得手下大臣可以尽力发挥才能。而崇祯就不同了,在位17年杀死和贬死的大臣不计其数,就算是内阁辅臣这种国家重要大臣都轻易罢黜,可见崇祯疑臣有多么严重。就算让崇祯在南京建立政权又有谁不担心下一个被杀的是自己呢?
2.武将之间的对比:乱世靠武将治世靠文臣,南宋有著名的中兴四将,以及吴阶守护蜀地,而明末的名将几乎已被崇祯屠戮殆尽,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史可法(本人认为此人徒有虚名,忠勇可嘉但实际自身才能则比较拙劣)及郑芝龙(后来还是投降满清)几个。而且文臣则奸臣一大把如权奸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整个朝廷乌烟瘴气,毫无章法,根本无丝毫回复河山的气象,就连忠勇可嘉的史可法也乏有御敌良策,一帮乌合之众怎能抵御如狼似虎且众志成城的清军八旗的进攻!其亡也是必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当时明王朝唯一还有点战斗力的军队就剩下辽东军了,也就是吴三桂手底下的山海关守军,但比起清军来说,还差得远,只能据守;并且最重要的一点,辽东军已经自成一体,基本不听朝廷的话了——所以,就算崇祯要跑,也带不走战力最强的辽东军,也不敢带走,否则半路上就被满清骑兵追上了
2、朝廷南迁,反而把吴三桂留在辽东,吴三桂想不投降都难,反正辽东军基本上没什么忠君思想了,全是雇佣军加将军的私兵,给奶就是娘;就算他们不降,一旦朝廷南迁,满洲骑兵肯定会攻占北方(李自成可挡不住),到时候山海关就是背腹受敌,降不降没啥区别了(满足军队可以从山西、河北等地入关,他们以前经常这么干,而其晋商跟满洲人关系可是不错的)
3、满洲人一旦占据北方,肯定会继续南下,不会给明朝喘息的机会,就像他们对南明小朝廷做的那样
4、守江必守淮,想要守稳南方大地,淮河防线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就完全被敌人压着打了(有了淮河防线,敌人就不敢轻易绕过,而重兵攻击长江中上游,必须留下一定的军队守住山东安徽一带);但是明朝根本守不住淮河防线——原因很简单,明末水利政策失当,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整个黄河淮河流域常年水灾,加上统治阶级的剥削,山东已是赤地千里渺无人烟,江苏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等情况下想要构筑一条坚固的淮河防线简直天荒夜谈;再加上明军战斗力低下,水军也不咋样,结果可想而知。
5、正如上文所说,守江必守淮,明朝守不住淮河,长江就更难守了——首先,明朝的水军就没有南宋时那么具有优势,常年海禁的后遗症啊;好吧,即使清朝水军更加不堪,但清军可不一定要在下游渡河啊,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上游的四川,都是渡河的良地,并且历史证明了,在四川,无论是张献忠还是秦良玉老婆婆都不是满清骑兵的对手——所以说,明朝根本守不住长江,清军一旦从四川渡河,长江就根本没用了
6、另外再补充几点:首先,明末国库空虚,银子都掌握在大地主官僚手里,并且直到明朝灭亡也不愿意拿出来救国;其次,中国从来就不缺汉奸,在统治阶级里就更多了,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就可见一斑,晋商更是屡次将禁运的粮食钢铁等卖往满清;最后,明朝的军队太差了,除了九边的雇佣军剩下的卫所兵都是老弱病残,连农民军都不如,而且南方军队也没啥火器,可以说明军有的清军都有,但清军的八旗骑兵可是明军没有的(清军已经有了大炮,是某个投降的叛徒从山东渡海跑过去时带过去的,工匠也带过去了),还有,南方少数民族的起义也是此起彼伏
所以说,明朝是没啥希望的了,尤其是到了崇祯的时候
南宋能挡住,是因为军队还算不弱,海军更是优先发展,占据绝对优势,并且大力开展海外贸易,每年光市舶司的税收就足够给金国的岁贡了,所以南宋时期,南方一次农民起义也没有,很神奇吧
而东晋之所以能挡住,一是军队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并没有衰弱到南宋和明朝那种地步,荆襄地区的桓家军队更是屡次北伐,并成功夺回了洛阳;并且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众多,互相之间征伐不断,没有对东晋紧追不舍
2、朝廷南迁,反而把吴三桂留在辽东,吴三桂想不投降都难,反正辽东军基本上没什么忠君思想了,全是雇佣军加将军的私兵,给奶就是娘;就算他们不降,一旦朝廷南迁,满洲骑兵肯定会攻占北方(李自成可挡不住),到时候山海关就是背腹受敌,降不降没啥区别了(满足军队可以从山西、河北等地入关,他们以前经常这么干,而其晋商跟满洲人关系可是不错的)
3、满洲人一旦占据北方,肯定会继续南下,不会给明朝喘息的机会,就像他们对南明小朝廷做的那样
4、守江必守淮,想要守稳南方大地,淮河防线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就完全被敌人压着打了(有了淮河防线,敌人就不敢轻易绕过,而重兵攻击长江中上游,必须留下一定的军队守住山东安徽一带);但是明朝根本守不住淮河防线——原因很简单,明末水利政策失当,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整个黄河淮河流域常年水灾,加上统治阶级的剥削,山东已是赤地千里渺无人烟,江苏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等情况下想要构筑一条坚固的淮河防线简直天荒夜谈;再加上明军战斗力低下,水军也不咋样,结果可想而知。
5、正如上文所说,守江必守淮,明朝守不住淮河,长江就更难守了——首先,明朝的水军就没有南宋时那么具有优势,常年海禁的后遗症啊;好吧,即使清朝水军更加不堪,但清军可不一定要在下游渡河啊,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上游的四川,都是渡河的良地,并且历史证明了,在四川,无论是张献忠还是秦良玉老婆婆都不是满清骑兵的对手——所以说,明朝根本守不住长江,清军一旦从四川渡河,长江就根本没用了
6、另外再补充几点:首先,明末国库空虚,银子都掌握在大地主官僚手里,并且直到明朝灭亡也不愿意拿出来救国;其次,中国从来就不缺汉奸,在统治阶级里就更多了,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就可见一斑,晋商更是屡次将禁运的粮食钢铁等卖往满清;最后,明朝的军队太差了,除了九边的雇佣军剩下的卫所兵都是老弱病残,连农民军都不如,而且南方军队也没啥火器,可以说明军有的清军都有,但清军的八旗骑兵可是明军没有的(清军已经有了大炮,是某个投降的叛徒从山东渡海跑过去时带过去的,工匠也带过去了),还有,南方少数民族的起义也是此起彼伏
所以说,明朝是没啥希望的了,尤其是到了崇祯的时候
南宋能挡住,是因为军队还算不弱,海军更是优先发展,占据绝对优势,并且大力开展海外贸易,每年光市舶司的税收就足够给金国的岁贡了,所以南宋时期,南方一次农民起义也没有,很神奇吧
而东晋之所以能挡住,一是军队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并没有衰弱到南宋和明朝那种地步,荆襄地区的桓家军队更是屡次北伐,并成功夺回了洛阳;并且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众多,互相之间征伐不断,没有对东晋紧追不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东晋元帝还是比较不错的,又有王谢都是贤臣,客观来说,北方比较混乱,前秦貌似强大其实很脆弱。南宋初年有很多名将,挡住了金国。明末不一样,腐朽的官僚系统没有改观,崇祯自己没有改变,朝中有能力有良知的大臣都不敢放手去干(崇祯五十相知道吧,可以看出崇祯对待臣下的错误,后果是严重的)。50万士兵,战斗力怎么样呢?大部分不堪一击。起义军覆盖全国,风卷残云,所以明朝是内忧外患,大树从里面就烂了,外力只是稍稍加快它覆灭的速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能
在军事上后金以骑兵为主,中原地区一马平川,极难扼守。明朝除关宁铁骑(人数极少且短期不易炼成)可与之抗衡,再无死战之军。而明朝唯一的优势—火炮在后期也被后金所仿造使用,优势大大降低。其余军队均为屯田军,几乎无战斗力,领饷带头冲,打仗带头跑,军事上已糟糕如此。
在政治上依旧延续了天启朝的昏暗,重臣魏广振等人皆于奸臣之列,制度僵化,吏治腐朽,孙承宗等有力之人皆为其掣肘,崇祯本人亦并非颇有作为之君,明朝之势再难回天。
在经济上湖南,四川等地连年大灾,财政几乎崩溃。朝廷赋税更是入不敷出,拖欠军饷的事也因此屡见不鲜,直接严重影响了军队战斗力。
文化上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自由民主之类的启蒙思想对儒家尽忠守节的思想造成冲击,将领贪生怕死,文臣趋炎附势,道德沦丧,汉奸辈出。“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机人欤?''并非虚言,真是其真实写照。
阶级矛盾上,统治阶级已与广大人民有着严重的分歧矛盾。李自成,张献忠已成气候,史载“一省皆反,从者数十万”不难看出。明朝得力之将洪承畴,祖大寿,袁崇焕,杨敬修损失惨重,疲于应对。
综上而论迁都后恐怕不用后金,地理上更糟糕,自己的内部起义就足以摧毁明朝。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原因(万历朝以后的党争,阉党当权,皇帝怠政,民族关系不和等很多)不可逆转的有序叠加,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同时袭来。并非区区迁都之类的举措几步便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
补充一点,现在大多数对明朝的论断来自清朝,经过官方加工修改,难于相信。更不可相信电视剧之类,也不可相信一家之言。要从各参差全面分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的大的发展潮流与趋势。切记,切记!!!!
在军事上后金以骑兵为主,中原地区一马平川,极难扼守。明朝除关宁铁骑(人数极少且短期不易炼成)可与之抗衡,再无死战之军。而明朝唯一的优势—火炮在后期也被后金所仿造使用,优势大大降低。其余军队均为屯田军,几乎无战斗力,领饷带头冲,打仗带头跑,军事上已糟糕如此。
在政治上依旧延续了天启朝的昏暗,重臣魏广振等人皆于奸臣之列,制度僵化,吏治腐朽,孙承宗等有力之人皆为其掣肘,崇祯本人亦并非颇有作为之君,明朝之势再难回天。
在经济上湖南,四川等地连年大灾,财政几乎崩溃。朝廷赋税更是入不敷出,拖欠军饷的事也因此屡见不鲜,直接严重影响了军队战斗力。
文化上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自由民主之类的启蒙思想对儒家尽忠守节的思想造成冲击,将领贪生怕死,文臣趋炎附势,道德沦丧,汉奸辈出。“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机人欤?''并非虚言,真是其真实写照。
阶级矛盾上,统治阶级已与广大人民有着严重的分歧矛盾。李自成,张献忠已成气候,史载“一省皆反,从者数十万”不难看出。明朝得力之将洪承畴,祖大寿,袁崇焕,杨敬修损失惨重,疲于应对。
综上而论迁都后恐怕不用后金,地理上更糟糕,自己的内部起义就足以摧毁明朝。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原因(万历朝以后的党争,阉党当权,皇帝怠政,民族关系不和等很多)不可逆转的有序叠加,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同时袭来。并非区区迁都之类的举措几步便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
补充一点,现在大多数对明朝的论断来自清朝,经过官方加工修改,难于相信。更不可相信电视剧之类,也不可相信一家之言。要从各参差全面分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的大的发展潮流与趋势。切记,切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