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法律规定,有效保护个人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你好,解析如下:
1、熟悉和了解有关法律常识及规定,自觉提高毕业生个人法律意识。
毕业生应了解目前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范以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熟悉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毕业生权
益自我保护的前提。如果在就业过程中因为所谓的公司规定或部门规定与
国家政策法规有抵触,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则可以依据法规办事,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2、 签好就业协议书,充分发挥就业协议书的作用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权利义
务的书面文本,一般是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统一格式。毕业生也须认真签订
好就业协议。因为在我国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
渐进的过程,尽管少数省市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没有
足够的法律依据和形式替代现行的就业协议书。而在毕业生就业实践中,
一些单位在与毕业生、学校签订“三方协议”后,依据“就业协议书”中
“如有其他约定,应在协议书的备注栏中明确,并视为本协议的一部分”
的条款,还要与毕业生再签订一份比较详尽的劳动合同。
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及其补充条款时一般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1)查明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是否合格
协议双方的资格是否合格是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这里主要
是指用人单位的资格)。用人单位,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不包
括私营企业),必须要有进人的自主权力。如果其本身不具备进人的权力,
则必须经其具有进人权力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2)有关协议条款明确合法。
协议书的内容是整个协议书的关键部分,毕业生一定要认真审查。首
先审查协议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其次审查和仔
细推敲双方权利和义务是否合理;第三要审查清楚除协议本身外是否有附
件即补充协议,并审查清楚其内容。按照《劳动法》、《合同法》及相关
法律的规定,就业协议书协议内容至少应具备以下条款才能具有法律效
力:服务期;工作岗位;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协议变更和终止条款;违 约责任等。
(3)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要合乎程序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经协商一致,签约时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续。首
先,毕业生要签名并写清签字时间;其次,用人单位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
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时间,不能用个人签字代替单位公章;第三,毕
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后需将协议书交给学校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履行相关
手续,以便及时制定就业计划和顺利派遣。
(4)写明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协议当事人因过错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协议规定的义
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它是保证协议履行的有效手段。鉴于实践中毕业生
及用人单位违约率有所增加的状况,协议书中违约条款就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在协议内容中,应详细表述当事人双方的违约情形及违约后应负的
责任,同时还应写明当事人违约后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承担责任。这
样,才能更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履行协议,也有利于以后违约纠纷的解决。
3、遵循市场规则,预防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
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无论是自荐,应聘,接受面试、笔试,洽
谈就业意向,都应本着 "真诚、信实、平等"的原则,以自身实力参与竞
争,双向选择。同时,要有风险意识,对于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夸
大优厚条件,以欺骗手段吸引人才的做法要有提防戒备心理,预防侵害自
身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在毕业生就业报到过程中,毕业生也应对自身权
益有所了解、善于进行自我保护。
4、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尽成熟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尚不健全,在加以社会风气、人们旧观念、旧思想的影响,毕业生在就业
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对毕业生就业求职正当权益予以
侵害。针对侵犯自身就业权益的行为,毕业生有权向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
门和学校进行申诉并听取他们的处理意见,同时也可提交给当地的劳动争
议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谢谢你了!
1、熟悉和了解有关法律常识及规定,自觉提高毕业生个人法律意识。
毕业生应了解目前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规范以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熟悉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毕业生权
益自我保护的前提。如果在就业过程中因为所谓的公司规定或部门规定与
国家政策法规有抵触,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则可以依据法规办事,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2、 签好就业协议书,充分发挥就业协议书的作用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权利义
务的书面文本,一般是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统一格式。毕业生也须认真签订
好就业协议。因为在我国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
渐进的过程,尽管少数省市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没有
足够的法律依据和形式替代现行的就业协议书。而在毕业生就业实践中,
一些单位在与毕业生、学校签订“三方协议”后,依据“就业协议书”中
“如有其他约定,应在协议书的备注栏中明确,并视为本协议的一部分”
的条款,还要与毕业生再签订一份比较详尽的劳动合同。
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及其补充条款时一般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1)查明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是否合格
协议双方的资格是否合格是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这里主要
是指用人单位的资格)。用人单位,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不包
括私营企业),必须要有进人的自主权力。如果其本身不具备进人的权力,
则必须经其具有进人权力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2)有关协议条款明确合法。
协议书的内容是整个协议书的关键部分,毕业生一定要认真审查。首
先审查协议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其次审查和仔
细推敲双方权利和义务是否合理;第三要审查清楚除协议本身外是否有附
件即补充协议,并审查清楚其内容。按照《劳动法》、《合同法》及相关
法律的规定,就业协议书协议内容至少应具备以下条款才能具有法律效
力:服务期;工作岗位;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协议变更和终止条款;违 约责任等。
(3)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要合乎程序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经协商一致,签约时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续。首
先,毕业生要签名并写清签字时间;其次,用人单位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
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时间,不能用个人签字代替单位公章;第三,毕
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后需将协议书交给学校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履行相关
手续,以便及时制定就业计划和顺利派遣。
(4)写明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协议当事人因过错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协议规定的义
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它是保证协议履行的有效手段。鉴于实践中毕业生
及用人单位违约率有所增加的状况,协议书中违约条款就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在协议内容中,应详细表述当事人双方的违约情形及违约后应负的
责任,同时还应写明当事人违约后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承担责任。这
样,才能更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履行协议,也有利于以后违约纠纷的解决。
3、遵循市场规则,预防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
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无论是自荐,应聘,接受面试、笔试,洽
谈就业意向,都应本着 "真诚、信实、平等"的原则,以自身实力参与竞
争,双向选择。同时,要有风险意识,对于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夸
大优厚条件,以欺骗手段吸引人才的做法要有提防戒备心理,预防侵害自
身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在毕业生就业报到过程中,毕业生也应对自身权
益有所了解、善于进行自我保护。
4、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尽成熟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尚不健全,在加以社会风气、人们旧观念、旧思想的影响,毕业生在就业
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对毕业生就业求职正当权益予以
侵害。针对侵犯自身就业权益的行为,毕业生有权向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
门和学校进行申诉并听取他们的处理意见,同时也可提交给当地的劳动争
议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谢谢你了!
上海伟创律师事务所
2020-09-09 广告
2020-09-09 广告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施行)。第三章 工伤认定,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伟创律师事务所提供
展开全部
一、在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时,股东可行行如下权利
1、依法行使知情权
中小股东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当对公司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公司法》第34条的规定,公司股东享有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的权利,这也是股东全面了解公司情况的首选方法。股东的这些权利是法定的,公司不能拒绝。
股东查阅到这些资料后,如果经过分析后认为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则可以根据《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无效。
股东如果认为股东会会议、董事会会议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中小股东如果认为有此必要的话,可以根据《公司法》第33条第三款的规定,向公司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目的后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或者未在十五日内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当公司侵犯股东的知情权时,该股东即可以原告的名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侵犯股东知情权的人在实践中多为控股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所以在起诉时应将公司和他们作为共同被告,并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2、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
中小股东可以单独或者联合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公司的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股东会的,或者在中小股东认为有召开临时股东会必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根据《公司法》第40条和第41条的规定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当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时应当根据《公司法》第42条的规定,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并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以免因程序问题而前功尽弃。
3、依法转让股权的权利
根据《公司法》第71的规定,股东依法享有转让自己所持股权的权利,依法行使转让权也是股东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当中小股东与公司发生利益冲突时、或者认为公司前途不好时,自己不愿意再作该公司股东时,就可以通过转让自己所持股份的方式来结束与该公司的关系,并以此方式实现自己的财产权。
根据该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除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外,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根据这一规定,当一股东决定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时,其他股东要么同意,要么购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4、行使优先购买权
这是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享有的一项权利。中小股东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规定来行使自己的这一权利。
当公司部分股东根据《公司法》第72条、73条的规定转让其股权时,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所以如果你想继续作该公司的股东,并想提高持股份额时,应当及时行使优先购买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他股东没有行使这一权利,你就可以大大提高持股份额,最起码你可以按你所持股份的比例得到一部分股权,不至于使自己所持股份份额降低。
5、依法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的权利
根据《公司法》第74条的规定,当出现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这些情况时,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其实是一种保底性的权利,对不能控制公司命运的中小股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上情况的出现,基本上都是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操纵的结果,且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中小股东没有这一权利的话,其投资不但很可能血本无归,而且只能任由大股东摆布!有了这一条规定,中小股东不但可以全身而退,还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所以,当公司出现上述情况时,中小股东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一规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以自己的名义维护公司和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根据《公司法》第149条、第151条、第152条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前述行为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依法行使知情权
中小股东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当对公司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公司法》第34条的规定,公司股东享有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的权利,这也是股东全面了解公司情况的首选方法。股东的这些权利是法定的,公司不能拒绝。
股东查阅到这些资料后,如果经过分析后认为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则可以根据《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无效。
股东如果认为股东会会议、董事会会议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中小股东如果认为有此必要的话,可以根据《公司法》第33条第三款的规定,向公司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目的后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或者未在十五日内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当公司侵犯股东的知情权时,该股东即可以原告的名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侵犯股东知情权的人在实践中多为控股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所以在起诉时应将公司和他们作为共同被告,并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2、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
中小股东可以单独或者联合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公司的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股东会的,或者在中小股东认为有召开临时股东会必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根据《公司法》第40条和第41条的规定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当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时应当根据《公司法》第42条的规定,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并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以免因程序问题而前功尽弃。
3、依法转让股权的权利
根据《公司法》第71的规定,股东依法享有转让自己所持股权的权利,依法行使转让权也是股东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当中小股东与公司发生利益冲突时、或者认为公司前途不好时,自己不愿意再作该公司股东时,就可以通过转让自己所持股份的方式来结束与该公司的关系,并以此方式实现自己的财产权。
根据该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除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外,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根据这一规定,当一股东决定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时,其他股东要么同意,要么购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4、行使优先购买权
这是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享有的一项权利。中小股东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规定来行使自己的这一权利。
当公司部分股东根据《公司法》第72条、73条的规定转让其股权时,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所以如果你想继续作该公司的股东,并想提高持股份额时,应当及时行使优先购买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他股东没有行使这一权利,你就可以大大提高持股份额,最起码你可以按你所持股份的比例得到一部分股权,不至于使自己所持股份份额降低。
5、依法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的权利
根据《公司法》第74条的规定,当出现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这些情况时,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其实是一种保底性的权利,对不能控制公司命运的中小股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上情况的出现,基本上都是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操纵的结果,且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中小股东没有这一权利的话,其投资不但很可能血本无归,而且只能任由大股东摆布!有了这一条规定,中小股东不但可以全身而退,还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所以,当公司出现上述情况时,中小股东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一规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以自己的名义维护公司和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根据《公司法》第149条、第151条、第152条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前述行为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