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
具体的几类方法,能不能具体的说明举例一下。十万的感谢!!!!!!!!!!!!.....................
具体的几类方法,能不能具体的说明举例一下。十万的感谢!!!!!!!!!!!!..................
展开
展开全部
轨迹方程
一,直法译(也称坐标法)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动点坐标,找几何等量关系,转化为代数关系即可.
直法译的关键是:找到动点所满足的几何等量关系.
例:已知线段AB在直线x=3上移动,O为原点,∠AOB=120°.
求△AOB的外心轨迹方程.
解:如图
设△AOB的外心O'(x,y)
作O'DAB于D
则D(3,y) |DO'|=x-3
∵∠AOB=120°
则∠AO'B=120°, ∠AO'D=60°
∵r=|O'A|=|O'B|=|OO'|=x2+y2
又在Rt△AO'D中
cos∠AO'D===
整理得3x2-y2-24x+36=0(x>3).
【注】
这里的几何关系就是cos∠AO'D=.
二,定义法
如果动点所满足的几何等量关系符合某曲线的定义,就可直接写出其标准方程.
例: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M(-2,-12)和N,点S(-7,0)和T(7,0)在双曲线上,求N的轨迹方程.
解:
设点N的坐标为(x,y),它不同于点M(-2,-12)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
||SM|-|SN||=||TM|-|TN||≠0
∵S(-7,0),T(7,0)
∴|SM|=13, |TM|=15
①当|SM|-|SN|=|TM|-|TN|时
有|TN|-|SN|=2<14=|ST|
∴点N轨迹是中心在ST中点(0,0),焦点为S,T的双曲线的左支,除去M(-2,-12)和P(-2,12)两点
∴点N的轨迹方程为
x2-=1 (x14=|ST|
∴点N轨迹是中心在ST中点(0,0),焦点为S,T的椭圆,除去M(-2,-12)和P(-2,12)两点
∴点N的轨迹方程为
+=1 (y≠±12)
综合①②知点N的轨迹方程为
x2-=1 (x0,b>0)两焦点为F1,F2,点Q为双曲线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过F1作∠F1QF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则点P的轨迹[ ].
椭圆的一部分 B.双曲线的一部分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圆的一部分.
解:
①如图,设动圆M(x,y)与圆C1及圆C2分别外切于A和B,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得
|MC1|-|AC1|=|MA|, |MC2|-|BC2|=|MB|
∵|MA|=|MB|
∴|MC1|-|AC1|=|MC2|-|BC2|
即|MC2|-|MC1|=2
∴动点M的轨迹是以C1,C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这里a=1,c=3,b2=8
∴所求轨迹方程为x2-=1(x<0).
②如图,延长F1P交QF2于R
则|QF1|=|QR|
∵|QF2|-|QF1|=2a
∴|QF2|-|QR|=2a=|RF2|
又|OP|=|RF2|
∴|OP|=a. 故选D.
三,相关点代换法
1.所求动点的变化是由已知曲线上的动点运动引起的,这两点就是相关点.可利用两点坐标关系及曲线方程得到轨迹方程.
2.掌握"相关点代换法"的步骤:
在原曲线上任取一点P(x,y);
设其相关点为P'(x',y');
由几何特征建立x,y ,x',y'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把x,y分别表示成x',y'的表达式;
把x,y代入到已知曲线的方程f(x,y)=0中,就得x',y'所满足的等量关系g'(x',y')=0,这就是所求曲线的方程.
例:若A1,A2为椭圆+=1的长轴的两个端点,P为椭圆上异于A1,A2的任一点,作A1QA1P, A2QA2P,求直线A1Q和A2Q交点Q的轨迹方程.
解:
设P(x1,y1),Q(x,y) 由题意得
=-1………①
=-1………②
①×②得 =1……③
又P(x1,y1)在+=1上
∴y12=-(x12-a2)
代入③得a2x2+b2y2=a4.
练习:
若A1,A2为椭圆+=1的长轴的两个端点,P1,P2是垂直于A1A2的弦的端点,求直线A1P1与AP2的交点的轨迹方程.
解:
设交点P(x,y), A1(-3,0), A2(3,0)
P1(x0,y0) , P2(x0,-y0)
∵A1,P1,P共线
∴=
∵A2,P2,P共线
∴=
解得x0=, y0=
代入+=1化简得
-=1.
四,参数法
动点的变化是由某个量的变化引起的,可设这个量为参数,把动点的两个坐标分别表示成参数的函数,最后消去参数,可得轨迹方程.
例:如图,过定点A(a,b)任作互相垂直的两直线L1与L2,且L1与x轴交于M点,L2与y轴交于N点,求线段MN中点P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参数法)
当L1不平行于y轴时,
设L1的斜率为k1
∵L1 L2
∴L2的斜率为-
L1的方程为y-b=k1(x-a)………①
L2的方程为y-b=-(x-a)………②
在①中令y=0
得M点的横坐标x0=a-
在②中令x=0
得M点的纵坐标y0=b+
设MN中点P的坐标为(x,y)
则
消去k1得
2ax+2by-a2-b2=0 (x≠)
当L1平行于y轴时
MN中点(,)也满足方程
∴所求点的轨迹方程为2ax+2by-a2-b2=0.
解法二:(直译法)
当直线AM斜率存在时
设P(x,y),则M(2x,0),N(0,2y)
于是kAM= ,kAN=
∵L1L2
∴ =-1
化简得2ax+2by-a2-b2=0 (x≠)
当直线AMx轴时,此时MN中点(,)也满足方程
∴所求点的轨迹方程为2ax+2by-a2-b2=0.
解法三:(几何法)
易知OMAN四点共圆,MN是直径,P是圆心
故|OP|=|PA|
设P(x,y)
∴x2+y2= (x-a)2+(y-b)2
化简得2ax+2by-a2-b2=0.
五,交轨法
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先把两动曲线的方程用某个参数表示出来,消去参数就得交点的轨迹方程.
例:已知向量i=(1,0),j=(0,1),经过点M(0,3t)且以i+tj(t∈R且t≠0)为方向向量的直线L1与经过点N(0,)且以-i+j为方向向量的直线L2相交于P点,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F1,F2,使|PF1|+|PF2|为定值 若存在,求出点F1,F2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由i+tj知L1的斜率为k1=
∴L1:y=3t(x+1)…………①
由-i+j知L2的斜率为k2=-
∴L2:y=-(x-1)………②
由①×②得
P点的轨迹方程为+=1
故存在F1(0,-5 ),F2(0,5 )使|PF1|+|PF2|=6为定值.
六,代点相消法
一,直法译(也称坐标法)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动点坐标,找几何等量关系,转化为代数关系即可.
直法译的关键是:找到动点所满足的几何等量关系.
例:已知线段AB在直线x=3上移动,O为原点,∠AOB=120°.
求△AOB的外心轨迹方程.
解:如图
设△AOB的外心O'(x,y)
作O'DAB于D
则D(3,y) |DO'|=x-3
∵∠AOB=120°
则∠AO'B=120°, ∠AO'D=60°
∵r=|O'A|=|O'B|=|OO'|=x2+y2
又在Rt△AO'D中
cos∠AO'D===
整理得3x2-y2-24x+36=0(x>3).
【注】
这里的几何关系就是cos∠AO'D=.
二,定义法
如果动点所满足的几何等量关系符合某曲线的定义,就可直接写出其标准方程.
例: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M(-2,-12)和N,点S(-7,0)和T(7,0)在双曲线上,求N的轨迹方程.
解:
设点N的坐标为(x,y),它不同于点M(-2,-12)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
||SM|-|SN||=||TM|-|TN||≠0
∵S(-7,0),T(7,0)
∴|SM|=13, |TM|=15
①当|SM|-|SN|=|TM|-|TN|时
有|TN|-|SN|=2<14=|ST|
∴点N轨迹是中心在ST中点(0,0),焦点为S,T的双曲线的左支,除去M(-2,-12)和P(-2,12)两点
∴点N的轨迹方程为
x2-=1 (x14=|ST|
∴点N轨迹是中心在ST中点(0,0),焦点为S,T的椭圆,除去M(-2,-12)和P(-2,12)两点
∴点N的轨迹方程为
+=1 (y≠±12)
综合①②知点N的轨迹方程为
x2-=1 (x0,b>0)两焦点为F1,F2,点Q为双曲线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过F1作∠F1QF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则点P的轨迹[ ].
椭圆的一部分 B.双曲线的一部分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圆的一部分.
解:
①如图,设动圆M(x,y)与圆C1及圆C2分别外切于A和B,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得
|MC1|-|AC1|=|MA|, |MC2|-|BC2|=|MB|
∵|MA|=|MB|
∴|MC1|-|AC1|=|MC2|-|BC2|
即|MC2|-|MC1|=2
∴动点M的轨迹是以C1,C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这里a=1,c=3,b2=8
∴所求轨迹方程为x2-=1(x<0).
②如图,延长F1P交QF2于R
则|QF1|=|QR|
∵|QF2|-|QF1|=2a
∴|QF2|-|QR|=2a=|RF2|
又|OP|=|RF2|
∴|OP|=a. 故选D.
三,相关点代换法
1.所求动点的变化是由已知曲线上的动点运动引起的,这两点就是相关点.可利用两点坐标关系及曲线方程得到轨迹方程.
2.掌握"相关点代换法"的步骤:
在原曲线上任取一点P(x,y);
设其相关点为P'(x',y');
由几何特征建立x,y ,x',y'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把x,y分别表示成x',y'的表达式;
把x,y代入到已知曲线的方程f(x,y)=0中,就得x',y'所满足的等量关系g'(x',y')=0,这就是所求曲线的方程.
例:若A1,A2为椭圆+=1的长轴的两个端点,P为椭圆上异于A1,A2的任一点,作A1QA1P, A2QA2P,求直线A1Q和A2Q交点Q的轨迹方程.
解:
设P(x1,y1),Q(x,y) 由题意得
=-1………①
=-1………②
①×②得 =1……③
又P(x1,y1)在+=1上
∴y12=-(x12-a2)
代入③得a2x2+b2y2=a4.
练习:
若A1,A2为椭圆+=1的长轴的两个端点,P1,P2是垂直于A1A2的弦的端点,求直线A1P1与AP2的交点的轨迹方程.
解:
设交点P(x,y), A1(-3,0), A2(3,0)
P1(x0,y0) , P2(x0,-y0)
∵A1,P1,P共线
∴=
∵A2,P2,P共线
∴=
解得x0=, y0=
代入+=1化简得
-=1.
四,参数法
动点的变化是由某个量的变化引起的,可设这个量为参数,把动点的两个坐标分别表示成参数的函数,最后消去参数,可得轨迹方程.
例:如图,过定点A(a,b)任作互相垂直的两直线L1与L2,且L1与x轴交于M点,L2与y轴交于N点,求线段MN中点P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参数法)
当L1不平行于y轴时,
设L1的斜率为k1
∵L1 L2
∴L2的斜率为-
L1的方程为y-b=k1(x-a)………①
L2的方程为y-b=-(x-a)………②
在①中令y=0
得M点的横坐标x0=a-
在②中令x=0
得M点的纵坐标y0=b+
设MN中点P的坐标为(x,y)
则
消去k1得
2ax+2by-a2-b2=0 (x≠)
当L1平行于y轴时
MN中点(,)也满足方程
∴所求点的轨迹方程为2ax+2by-a2-b2=0.
解法二:(直译法)
当直线AM斜率存在时
设P(x,y),则M(2x,0),N(0,2y)
于是kAM= ,kAN=
∵L1L2
∴ =-1
化简得2ax+2by-a2-b2=0 (x≠)
当直线AMx轴时,此时MN中点(,)也满足方程
∴所求点的轨迹方程为2ax+2by-a2-b2=0.
解法三:(几何法)
易知OMAN四点共圆,MN是直径,P是圆心
故|OP|=|PA|
设P(x,y)
∴x2+y2= (x-a)2+(y-b)2
化简得2ax+2by-a2-b2=0.
五,交轨法
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先把两动曲线的方程用某个参数表示出来,消去参数就得交点的轨迹方程.
例:已知向量i=(1,0),j=(0,1),经过点M(0,3t)且以i+tj(t∈R且t≠0)为方向向量的直线L1与经过点N(0,)且以-i+j为方向向量的直线L2相交于P点,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F1,F2,使|PF1|+|PF2|为定值 若存在,求出点F1,F2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由i+tj知L1的斜率为k1=
∴L1:y=3t(x+1)…………①
由-i+j知L2的斜率为k2=-
∴L2:y=-(x-1)………②
由①×②得
P点的轨迹方程为+=1
故存在F1(0,-5 ),F2(0,5 )使|PF1|+|PF2|=6为定值.
六,代点相消法
Sievers分析仪
2025-01-06 广告
2025-01-06 广告
是的。传统上,对于符合要求的内毒素检测,最终用户必须从标准内毒素库存瓶中构建至少一式两份三点标准曲线;必须有重复的阴性控制;每个样品和PPC必须一式两份。有了Sievers Eclipse内毒素检测仪,这些步骤可以通过使用预嵌入的内毒素标准...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Sievers分析仪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