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遇到蛇怎么办
1、如果距离蛇的距离相对较远的话,那么慢慢地往后退开,一定不要发出大的响声,以免惊动其他东西导致蛇的异动。
2、如果距离蛇较近的话,那么最好保持静止不动,一般情况下蛇不太会主动来攻击你,然后你可以将背包或者外套缓缓地移到自己身前,如果蛇有异动就立刻把背包或者衣服套上去压盖住蛇,然后捡石头用力砸蛇。
3、如果身上没有其他工具,一定要捡一根结实一点的木枝木条,这样当蛇攻击你的时候,能够用木枝打它,在这里不说七寸,因为不同的蛇位置很难找到,所以你可以打蛇的腹部,它的腹部很柔软。
4、如果你实在没有工具在手,而蛇又开始追过来的话,那么最好东拐西怪地绕弯跑,尤其是绕着圈子跑更好,因为蛇转弯的反应比不上人,这样就很难追上,如果你运气好绕到了蛇的身后,有胆的话就可以抓它的尾巴然后死命地甩,蛇很可能会因为脊椎受损而挂了。
5、如果不小心被蛇咬了一口,要立刻观察清楚被蛇咬的伤口,如果伤口比较深,而且出现了肿胀麻木、甚至有些恶心头晕的感觉,那么肯定是毒蛇咬的,一定要马上吸出毒血,然后在伤口的距离心脏近的方位用绳子(鞋带、皮带或者撕下来的布条)牢牢绑住,然后立刻想办法去医院;如果伤口较浅,而且只有些许疼痛,没有麻木肿胀之类的异状,那么基本上是无毒蛇,就要注意清洗伤口,然后止血包扎,再上医院。
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
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
急救方法
1、自救时用绳索、手帕、植物藤、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厘米处捆住,防毒素继续在体内扩散。每隔15~20分钟松带子1~2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2、看伤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断在你肉里,把它拔出来。
3、用井水、泉水、茶水、自来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同时在伤口上作多个"十"字小切口以便排毒。接着用火罐、吸奶器、吸引器将毒汁吸出。紧急时用嘴对伤口吸吮毒汁出来,急救者吸吮后立即吐出,将口嗽干净。急救者有口腔溃疡时禁用此法。
4、烧灼: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
5、冲洗:蛇毒在1~3分钟内是不会蔓延,这时挤出或冲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冲洗用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盐水或冷开水、肥皂、尿,最好将伤肢置于4~7℃冰水中(冷水内放入冰块),在伤处周围放置碎冰维持24小时,亦可喷氯乙烷(降温时注意全身保暖)。切记: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6、扎结肢体:在近心端,用绑带像打绑腿一样螺旋型大面积紧缚肢体,延缓毒液蔓延。
7、扩创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但被尖吻蝮蛇(五步蛇)和烙铁头蛇、蝰蛇、咬伤,不要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的蛇毒中有一种溶血酶,可以导致人大量出血不止,如果对伤口再做切开处理,只能加速人体失血。因为普通人无从分辨毒蛇,所以,治疗蛇伤时伤口切开的做法就不能予以推广。
推荐于2017-11-26
在爬山时如果遇到蛇,而看不清蛇头,要如何判断它是否有毒?
捕蛇专家说:“很简单,看到你来,立刻仓皇遁去的蛇,八成没有毒;如果它只是把前半身钻进草丛,尾巴却留在路上,一副走不走的...
野外徒步旅行的人们,应作到以下几点:
(1)在旅行前,要向有关人员(如当地老百姓、向导、导游)了解该地区蛇的分布情况,如蛇是不是很多,有无毒蛇,以何种毒蛇为主,以便作好防止被蛇咬的准备。
(2)由于大部分蛇不会主动向人类发起进攻,所以如果遇到蛇要镇静,不要惊慌乱动,这样大多数蛇都会自己避开离去。
(3)在蛇密度高的地区行走,最好手提一根长木棍,边走边抽打周围的草木,大多数蛇类闻声会很快离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打草惊蛇”。
(4)在蛇密度较高的地区行走或夜间外出,要穿长裤、穿靴、穿袜,加强下肢的防护。
如果被蛇咬伤,不要仓慌逃走,而是要停下来,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辨别是不是毒蛇。
2、如果是毒蛇,立即用带子紧扎伤口上部(每隔15分钟松一次),同时用水冲洗,并用力挤出毒液;
3、放开伤肢:对伤口进行扩创,清除毒牙。经上述处理后,还要尽快送医院救治,入院后要尽早用抗蛇毒血清治疗;在转运途中要注意保暖、多喝水。
2013-12-13
怎样识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这是不够全面的。虽然毒蛇头部呈明显的三角形,但也有的毒蛇,头部并不呈三角形;而无毒蛇中的伪蝮蛇,头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蛇和眼镜蛇的尾巴确实很粗大,但烙铁头的尾巴就较细长;很多色泽鲜艳的蛇,如玉斑锦蛇、火赤链蛇等并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泽如泥土或似狗屎样,很不引人著目,但却很毒。因此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 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 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如虎斑游蛇(又叫野鸡勃子蛇)、赤链蛇(又叫火赤链)等。
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
二,
蛇是不会主动对人进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驱。如果你的脚踩上了它的时候,它会本能地马上回头咬你脚一口,喷洒毒液,令你倒下。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在此用得很恰当。你手执一根木棍,有弹性的木棍子最好。边走边往草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有蛇,会受惊逃避的。用硬直木棒打蛇是最危险的动作,因为木棒着地点很小,不容易击倒蛇。软木棒有弹性,打蛇时木棒贴地,蛇击中可能性更大。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打中此部位,蛇动弹不了。
三,
毒蛇咬伤的局部常规处理,是指被毒蛇咬伤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早期结扎、扩创排毒,烧灼、针刺、火罐排毒,封闭疗法及局部用药等。
局部常规处理应在蛇伤现场进行,处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针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伤口或周围的毒液,但对于血循毒(如蝰蛇、铬铁头、竹叶青、五步蛇)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止。为延缓伤口蛇毒的吸收,于近心端3-5厘米处用带子扎紧,其结扎松紧程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但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宜,以后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障碍过久而坏死,待急救处理结束后(不能超过2小时),结扎应立即解除。
在蛇咬伤后1-2小时内,伤口处作十字切口,长2-3厘米,深达真皮以下,如无重要神经血管通过, 可深达2-3cm。伤口若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反复冲洗伤口后,伤肢搁下垂位,周围置冰袋,以减少蛇毒的吸收。应注意,血循毒蛇咬伤者不宜作扩创排毒,以免伤口流血不止,常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TAT) 。
在蛇咬伤后0.5-1小时内,有条件者,及早作局部环封,用相应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钠4ml,分别与0.25-0.5% 普鲁卡因溶液5-20ml 、地塞米松5mg配伍,于牙痕中心及周围注射达肌肉层,或在结扎的上方作环行封闭,这对减轻症状甚有益处。肿胀的肢体,可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用双柏散(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之)加水蜜热敷,效果很好。局部出现坏死、溃疡者,则按中、西医(或中西医结合)外科处理
我国的蛇类约有二百二十多种,其中较常见的有一百七十来种,在这些蛇中,最常见的毒蛇有48种。而其中有10种毒蛇为后沟牙毒蛇,其毒性很弱,而且毒牙不易咬到人体,这10种毒蛇对于人们并无实质上的危害。这就剩下了38种。38种中有15种海蛇,它们生活于海中,是毒性极强的蛇类,但我们与之接触的机会极少,也可撇开不谈。现在只剩下23种毒蛇了,在这23种毒蛇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其分布范围狭窄或数量少且非常罕见,如西藏的墨脱竹叶青,平常我们是难得一见的。由此看来,我们最常见的,危害也比较大的毒蛇只不过区区10来种,如:铬铁头,竹叶青,尖吻蝮,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眼镜蛇,蝮蛇等。从地理分布上看,蝮蛇除了青藏高原及北纬25度左右以南地区尚无报道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余几种主要毒蛇均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动物学杂志)。
朋友们只要认真识别和记住了这十来种毒蛇,那么到野外就不用担心分辩不出有毒无毒蛇了。其实我们在野外遇到的蛇类大多是无毒蛇的,别看有些蛇花花绿绿很是艳怖,如玉斑锦蛇,其实它们是无毒的。有些蛇作势也很恐怖,如三索锦蛇,侧扁着半个巴掌大的颈脖发出眼镜蛇般呼呼呼的声音,它也是无毒蛇。
有些朋友说分辨有毒无毒蛇主要看头是否呈三角形,尾部是渐尖还是骤尖(渐尖是无毒,骤尖是有毒),行动是否迅速(迅速是无毒,缓慢是有毒)。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可生般硬套,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区分认识这些“恐怖”的朋友。最不济就惹不起该躲得起吧。
一般来说毒蛇是不主动攻击人的,除非你对它造成了威胁或进入了其领地(眼镜蛇)。我有好几次在野外休息时旁边就盘着铬铁头而浑然不知,最后才偶然发现,吓死不少脑细胞(猛地看见我也怕的J)。毒蛇中毒死人最多的要算金、银环蛇了(两广地区),它们的毒性其实比眼镜王蛇还要毒,只不过眼镜王蛇的个体大,毒量也大,在野外被咬幸存率很低(有句笑话,被眼镜王蛇咬后最好的方法是找棵大树躺下慢慢等死)。金、银环蛇的毒主要为神经毒,咬得不痛,如蚊子咬般,过后麻痒,大多人不太重视,结果导致死亡率极高(尤其农村地区),其实只要处理得当并及时就医,死亡率应该不会那么多。
那么万一被蛇亲吻(是万一的话)该怎么办呢?首先一点是,你要坚信,你绝对不会因此丧命的。区区一条蛇怎会让你与这个世界永别呢?要镇静,千万别慌(因为一慌就会加速心跳和血循)。你要知道被蛇咬死就跟中五百万大奖一样的机率。你该不会中过五百万大奖吧?。当然也不能找棵大树躺下等死,而是尽量把咬你的蛇打死,(这时也别管保护野生动物了,当然你若看清咬你的是什么蛇就放它一条生路吧)。区分咬你的蛇是否有毒,毒蛇大多口腔上部有两颗特别长的尖牙。若蛇的口腔上部只有一两排细牙而无较突出的尖牙,那一般就是无毒蛇了。若找不到咬你的蛇就看伤口是否有两或三个较深的齿洞,若有那可能就是被毒蛇咬了,若只有两排细细的齿印,那就是无毒蛇咬的。
即使被毒蛇咬伤也不要紧的,只要处理得当一般都可治愈。方法是在离被咬的伤口15~20厘米处用胶绳扎紧以防血液循环。若没胶绳用其它绳索也可(再不济皮带总有吧?)。然后用小刀以伤口为中心呈十字划开(若紧急中找不到小刀,可找块干净的石头咂落一小片薄石来当做手术刀),尽量挤出伤口的血液,若伤口发肿发紫时除了挤血之外还要用嘴吮吸出浓血(只要口腔没有伤口就不用怕),每吸一次要用水漱一下口再吸,有条件的话用稀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没有就用清水冲洗。若连水这样的条件都没有的话也不要紧,就用手挤,用嘴吸,吸完后找些嫩草嫩叶(别找断肠草之类的植物哟)多嚼几次再吐掉(目的是清洗口腔)。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每隔15分钟左右要松开胶绳1~2分钟,让血液适当循环一下,不然会导致伤口附近的肌肉因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坏死,不用担心毒液会趁机流入心脏,因为在这之前的十分钟相信你巳挤出了大量的血液和毒液,新的血液补充进来一方面可提供养料,另一方面还会中和冲淡残留的毒液,而且下一步你还有血可挤啊J。经过以上处理,一般都能为你多赢得几个小时的时间到最近医院救护。等这些工作做完后就是敷用和服用蛇药了。蛇药有很多种,药店都有卖,出野外时要记得备上。我用的是南通制药厂的季德胜蛇药(很象广告词)。一半敷在伤口上,另一半服用。经过这些,若是毒性不大的蛇,您完全可以继续您的探险之旅。若是金、银环蛇或眼镜蛇之类的剧毒蛇,您也可”从从容容”地去最近的医院救护。我曾经被竹叶青咬过,经过处理又继续探险了。当然那时也没办法,最近的医院离我有两天的路程。总之就是一点,万一被蛇咬,千万别怕,您不可能中头彩的。要沉着处理,一般都能安然度过险关。不过千万别去惹眼镜王蛇,我看了都怕!
野外宿营,最好找个附近有水的地方。但须注意,不可在水边宿营,尤其在山洪季节,当大雨来时,山溪是暴发山洪的危险场所。要找个地势较高,背风且平坦的地方。四周有较大的树木和较少的灌草丛。无论搭帐蓬也好,放睡袋也罢,在此之前应做一项工作。那就是清场地。把要睡的地方清理干净。在帐蓬或睡袋周围用山石垒起一圈小矮墙。约十几厘米高就行了,这样可防止一些小虫爬过。若是带上硫磺粉则更好,在周围撒些硫磺粉是最理想的。
这里再说一点小经验,找些干柴枯枝在要睡的地方点上火堆(注意切不可引发山火)。这火有几个作用,一是可以把地表和地底的一些小虫驱赶干净。一是由于有过烟火味,夜晚有些虫兽就不喜欢靠近。还有就是热过的土地湿气少些,减少风湿病的发生。火完全熄灭后再清理干净。当然,野外燃火是有严格限制的,这里只是介绍一些经验,不推荐大家在野外生火,毕竟大多数朋友只是偶尔在野外宿营一两天而已,而非长期在外露营。好在现在的帐蓬睡袋都非常先进,具有许多种功能。
其实这世界上能直接伤害到我们人类的野生动物已经很少很少了。野外活动对我们真正的危胁倒是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山洪,石头滑落,摔倒,迷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