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因为清明最开始是一个指导生产重要节气。
后来,因为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慢慢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节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的习俗。
而寒食节的来历,起源于晋文公和介子推君臣之间的感人故事,而清明二字正是出自介子推的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只关乎农事,因为在寒食节后,就相差一天,渐渐的,二者合一,寒食节的习俗,如祭祖、上坟,变成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传说:
相传在春秋时期,重耳为了逃避迫害,流亡国外。而重耳这一逃,就是十九年,辗转数个国家,奔走几万里,风餐露宿,凄惶苦楚自不必说,后面还有晋国派来的刺客追杀。说话这一年重耳逃到卫国,卫国是个小国,不敢得罪晋国,没有收留他。重耳流落郊野,饿得两眼昏花,这时手下有个人给他呈上的一碗肉汤,美味之极,重耳一口气喝光了。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叫介子推,他是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成了汤,救了重耳一命。这就是“割股啖君”的故事。
后来重耳回了国,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对跟随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论功封赏,独独忘记了这位介子推。重耳经人提醒才想起来,于是派人去找介子推,可谁知介子推归隐了,躲在绵山上不出来。于是有人出了个馊主意,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哪知道这个介子推很轴,宁可烧死也不出来。重耳后悔不迭,下令以后每年的这天不许有烟火,当然不是怕雾霾污染环境,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可人总得吃饭,没有烟火怎么做饭?吃冷饭冷菜,而“寒食节”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节的祭祖习俗,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虽然清明的节日禁火寒食习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为全国民间习俗,但清明节扫墓祭祖、礼敬祖先习俗早已有之。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踏青、扫墓之外,在历史发展中还吸收了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节俗传统自古持续不断,就是到了当今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墓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等,又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祖先的追念。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又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候,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