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有很多啊,最能得民心的也许就是在长板坡被曹操追击的时候还能带着一群老弱的百姓一起跑路,要知道带着这群人对行程可是有很大的影响!
不过有个别事件也证明刘备在成立蜀国之前的仁义都是装出来的!比如说当他得知关羽被害后,不听诸葛亮,赵云等的劝告,坚持对吴国出兵,而且还动用了全国的兵力,结果惨败,使强大的蜀国一撅不振,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他和关羽之间的结义之情,其实他最心痛的是荆州的丢失,当时荆州对蜀国和吴国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说过,等占领西川后就从汉中和荆州两路出兵攻打曹魏,但现在被孙权抢了,他能不急吗?再说,就算刘备真的是因为关羽才出兵攻吴,那当时他怎么不为百姓着想,听诸葛亮他们的话,联吴攻曹?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不过有个别事件也证明刘备在成立蜀国之前的仁义都是装出来的!比如说当他得知关羽被害后,不听诸葛亮,赵云等的劝告,坚持对吴国出兵,而且还动用了全国的兵力,结果惨败,使强大的蜀国一撅不振,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他和关羽之间的结义之情,其实他最心痛的是荆州的丢失,当时荆州对蜀国和吴国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说过,等占领西川后就从汉中和荆州两路出兵攻打曹魏,但现在被孙权抢了,他能不急吗?再说,就算刘备真的是因为关羽才出兵攻吴,那当时他怎么不为百姓着想,听诸葛亮他们的话,联吴攻曹?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展开全部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仁义道德和行事风格在故事中经常得到体现。以下是一些刘备仁义的故事情节:
1. **刘备的刺客故事**:刘备在平原县当国相时,曾碰上大灾荒。他每天忙着施舍财物,安抚流民。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人闯进府衙。刘备一看,二话不说就把他拉进屋,还亲自端来酒菜,想让这人先吃顿饱饭。可刚吃了没几口,这人竟“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说:“我原本是来杀您的刺客,可见您如此仁义,我不忍动手。”这个故事反映了刘备的仁义深深感动了一个原本是来行刺他的刺客。
2. **携民南行**:建安十三年秋,刘备在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魏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在军事上,这种撤退可能并不明智,但对刘备来说,他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人民,而不是攻占城市。即使这意味着他们在敌人的箭雨中撤退,他也拒绝放弃人民。
3. **不取荆州**:在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南下,欲取荆州。此时,荆州牧刘表已死,次子刘琮不战而降。诸葛亮劝说刘备率先攻打刘琮,借机占据荆州。然而,刘备却因为“吾不忍也”而拒绝攻打刘琮,反而选择撤退。后来,刘琮投降曹操后,诸葛亮又劝刘备攻打刘琮,刘备再次拒绝,并道:“吾初就不忍”。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刘备的仁义性格,他以人民福祉为先,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他们。他的这种道德立场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
1. **刘备的刺客故事**:刘备在平原县当国相时,曾碰上大灾荒。他每天忙着施舍财物,安抚流民。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人闯进府衙。刘备一看,二话不说就把他拉进屋,还亲自端来酒菜,想让这人先吃顿饱饭。可刚吃了没几口,这人竟“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说:“我原本是来杀您的刺客,可见您如此仁义,我不忍动手。”这个故事反映了刘备的仁义深深感动了一个原本是来行刺他的刺客。
2. **携民南行**:建安十三年秋,刘备在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魏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在军事上,这种撤退可能并不明智,但对刘备来说,他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人民,而不是攻占城市。即使这意味着他们在敌人的箭雨中撤退,他也拒绝放弃人民。
3. **不取荆州**:在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南下,欲取荆州。此时,荆州牧刘表已死,次子刘琮不战而降。诸葛亮劝说刘备率先攻打刘琮,借机占据荆州。然而,刘备却因为“吾不忍也”而拒绝攻打刘琮,反而选择撤退。后来,刘琮投降曹操后,诸葛亮又劝刘备攻打刘琮,刘备再次拒绝,并道:“吾初就不忍”。
这些故事都展现了刘备的仁义性格,他以人民福祉为先,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他们。他的这种道德立场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刘备仁义忠厚,善于收买人心。
161年(1岁):出生于涿郡,以卖草鞋为生。
184年(24岁):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军。
194年(34岁):徐州牧陶谦病逝,刘备受托接任徐州牧。
195年(35岁):与吕布议和,驻扎小沛。
196年(36岁):吕布派兵进攻,战败投靠曹操。
199年(39岁):借兵灭袁术、占徐州、反曹操。
200年(40岁):投靠袁绍,后逃亡。
201年(41岁):投靠刘表,但不为信任。
207年(47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48岁):结盟孙权,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209年(49岁):任荆州牧,与孙权联姻。
211年(51岁):自与副军师庞统等入川。
214年(54岁):劝降刘璋,夺取益州,领益州牧。
215年(55岁):孙权派兵攻打荆州,后刘、孙议和,分占荆州。
219年(59岁):攻陷汉中,进位汉中王。
221年(61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2年(62岁):为夺回荆州,兴兵伐吴,兵败。
223年(63岁):崩于白帝城永安宫。
望采纳
161年(1岁):出生于涿郡,以卖草鞋为生。
184年(24岁):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军。
194年(34岁):徐州牧陶谦病逝,刘备受托接任徐州牧。
195年(35岁):与吕布议和,驻扎小沛。
196年(36岁):吕布派兵进攻,战败投靠曹操。
199年(39岁):借兵灭袁术、占徐州、反曹操。
200年(40岁):投靠袁绍,后逃亡。
201年(41岁):投靠刘表,但不为信任。
207年(47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48岁):结盟孙权,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209年(49岁):任荆州牧,与孙权联姻。
211年(51岁):自与副军师庞统等入川。
214年(54岁):劝降刘璋,夺取益州,领益州牧。
215年(55岁):孙权派兵攻打荆州,后刘、孙议和,分占荆州。
219年(59岁):攻陷汉中,进位汉中王。
221年(61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2年(62岁):为夺回荆州,兴兵伐吴,兵败。
223年(63岁):崩于白帝城永安宫。
望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