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墨者未必黑”吗?
展开全部
”于是乎,“近墨者黑”成了警世名言。但近年来,不断有人作翻案文章,鼓吹“近墨者,未必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一个人只要意志坚定,人格高尚,能“出淤泥而不染”,即使近“墨”也不会黑。比如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那样的地下工作者,长期潜伏在敌人的身边,和敌人在一起工作却没有变“黑”;还有当今社会上的公检执法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与坏人打交道,但是也没有变“黑”。猛一听,觉得这种观点似乎也有道理,但细细思之,就觉得不对了。 首先,持这种观点的人对“近墨者黑”的理解有失偏颇,对所举的例证分析有误。所谓“近墨者黑”,关键不是“黑不黑”,而是一个“近”字,在现实生活中,物与物的“近”是指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小,而人与人的“近”则是思想境界上的距离小。比如我们常说的两个同学走得很“近”,并不意味他们就是肩并肩、肘挨肘的同桌,而是他们在思想意识、兴趣爱好上比较相投。所谓地下工作者与敌人摸爬滚打在一起,但没有与敌人同流合污;公检法人员常常与坏人在一起,但也没有变成坏人,就是因为他们与坏人在思想意识、兴趣爱好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无“近”可言,何来变“黑”呢?至于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关键是“出”字,若把荷花折下来泡在泥水里,恐怕很快就会淤泥满身,甚至烂在淤泥中。 其次,“近墨者未必黑”这种观点也是唯心的。人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的,是社会造成的产物。因而,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彼此之间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俗语“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者,“近墨者未必黑”这种观点还是非常有害的。古人云:“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就是说,人近“朱”变“赤”不易,近“墨”变“黑”倒是很快。佟晨绪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