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指挥是谁?能帮我提供点他的资料吗?

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指挥是谁?谢谢~~~... 200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指挥是谁?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胜美淡04
2006-12-31 · TA获得超过76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4万
展开全部
  哈农库特
  尼古拉斯·哈农库特1929年出生于柏林,在奥地利的格拉兹长大,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在1952年至1969年期间在维也纳交响乐团担任大提琴手。从1972年开始担任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学院任教授直到1993年。

  1953年,哈农库特与她的妻子、小提琴家爱丽丝发起成立了专门用仿古乐器、以本真风格演奏早期音乐的室内乐团维也纳音乐协奏团(Concentus Musicus Wien)。他指挥乐团常年演出13至18世纪的音乐作品,举行了多次全球性巡回演出,其中包括五次美国巡演,从而在国际音乐界掀起了影响深远的“古乐运动”。五十年后的今天,哈农库特依然率领着该乐团活跃在国际乐坛上,并不断录制出屡获大奖的唱片。

  自1970年以来,哈农库特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大歌剧院的舞台上,其中包括米兰、苏黎世、阿姆斯特丹、汉堡、法兰克福、维也纳等城市的著名歌剧院,指挥演出了从蒙特威尔第到威尔第的众多歌剧作品。他还活跃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厅的舞台上,与欧洲所有著名的交响乐团都有过成功的合作,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欧洲室内乐团等。

  他与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都有着经常性的合作,其中包括钢琴家阿格里奇、小提琴家吉顿·克莱默、歌唱家托马斯·汉普顿、巴托莉等。他指挥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包括在苏黎世歌剧院指挥的歌剧作品、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的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的作品以及与欧洲室内乐团合作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从1970年以来,哈农库特分别指挥维也纳音乐协奏团、欧洲室内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了从18世纪音乐到19世纪歌剧的大量精彩唱片。这些录音中最为出色的包括莫扎特的交响乐全集、莫扎特全部的宗教音乐、海顿的晚期交响乐、贝多芬的交响乐全集、小提琴协奏曲、《庄严弥撒》和歌剧《费德里奥》、舒伯特的交响乐全集以及舒曼的交响乐全集、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

  他还录制了勃拉姆斯交响乐全集、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混成曲"和轻歌剧《吉普塞男爵》、德沃夏克的第七、第八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等。今年出版的哈农库特指挥的新唱片包括弗朗茨·施米特的清唱剧《七封印》(维也纳爱乐乐团)、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钢琴演奏鲁道夫·布彻宾德)、海顿和舒伯特的弥撒、莫扎特的管乐协奏曲和海顿的歌剧《阿尔米达》(维也纳音乐协奏团、演唱巴托莉)。他还推出了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威尔第《阿依达》选曲和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获得奖项

  哈农库特的艺术生涯中获得无数的奖项。1983年,他被接纳为瑞典皇家音乐学院的成员;1985年,他因为对早期音乐的研究与演绎被德国唱片评论界授予金质勋章;1987年,他获得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指挥欧洲室内乐团录制的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和交响乐全集以及勋伯格的合唱作品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德国唱片评论大奖和《留声机》杂志年度唱片奖等。1994年,他获得了极其重要的“保拉音乐奖”(Polar Music Prize)。今年,他在柏林演出约翰·施特劳斯作品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唱片获得了“爱迪生奖”。

  30多年以来,哈农库特一直是华纳音乐集团泰尔德克唱片旗下的签约艺术家。1963年,他为Telefunken品牌录制了第一张唱片;之后,他又录制了上百张唱片。哈农库特还录制了许多录像资料,1999年夏天他的一本传记出版发行。今年6月,哈农库特已经与泰尔德克唱片签定了终身合约。

  哈农库特是TELDEC旗下的一名大将,录有大量的优质CD,具有代表性的CD有: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全集》、《乐队组曲(序曲)全集》、《康塔塔全集》(10集60CD) 、《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费德利奥》

  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亨德尔——《弥赛亚》、《参孙》、《伯沙撒五》、《圣赛西利亚颂》、《西奥多拉》

  海顿——《“伦敦”交响曲集》(No.93-104)、《四季》、《创世纪》

  门德尔松——《第三、四交响曲》、《仲夏夜之梦》

  蒙泰韦尔迪——《真福童贞女的晚祷》、《歌剧集》、(奥菲欧、乌利塞利还乡、波佩阿的加冕)

  莫扎特——《交响曲集》(No.25-41)、《女人心》、《唐·乔万尼》、《伊多梅纽》、《费加罗的婚礼》、《魔笛》

  珀塞尔——《狄多与埃涅阿斯》

  舒伯特——《交响曲集》(No.1-8)

  舒曼——《交响曲全集》

  施特劳斯Ⅱ——《蝙蝠》

  泰勒曼——《序曲集》、《最后审判日》

  维瓦尔第——《四季》

  韦伯——《自由射手》

  哈农库特1953年创建维也纳古乐合奏团(Concentus musicus wien),采用古代乐器与当初的演奏方法专门演奏1200-1800年间的音乐作品。之后,与妻子爱丽丝拍档率领乐团赴欧洲各地巡回演出,并录制了大量的古乐唱片,备受好评,名声大振,成为现代最著名的复古音乐表演流派之一,与霍格伍德(C.Hogwood)领导的伦敦古乐学会乐团(The Academy of Ancient Music)并驾齐驱。

  除指挥之外,哈农库特还四处讲学,宣讲古乐。1972年他任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研究所教授,在不来梅主理蒙特威尔迪与巴赫作品指挥训练班,并在各国主持古乐研讨会。他还撰写文章竭力提倡古乐,并主张必须保持古代的演奏方法和声音效果,反对19、20世纪的某些演奏风格。

  他认为采用现代方法来演奏巴洛克音乐,音响效果是好,但那是大杂烩。巴洛克音乐有很多特殊的、细节的效果是用现代方法无论如何也无法表达的。因之,他的录音多数都要尽可能地恢复古代的原貌(包括古乐器、乐队编制、排列方式、调音标准、原版乐谱、演奏方法、声音效果等),即所谓的原汁原味。

  哈农库特虽然一味推崇古乐,也得到唱片公司的鼎力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他并不全盘否定现代大型乐队,也不鄙视19世纪作曲家的作品。实际上,他曾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灌录了《舒伯特交响曲全集》《TELDEC 4509-91184-2》、施特劳特Ⅱ《蝙蝠》(TELDEC 2292-42427-2);指挥欧洲室乐团灌录了《舒曼交响曲全集》(TELDEC 0630-12674-2);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灌录了施特劳斯《吉普赛男爵》(TELDEC 4509-98821-2)等。最近,他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现场演出实况录音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TELDEC 0630-13136-2),显示了他擅长小型的古乐队,也擅长于大型的现代乐队。

  值得注意的是,哈农库特能将古乐演绎得很“现代”,也可将现代作品处理得很“古典”。他的古乐演绎方法用在现代乐队,既深刻表现原作的精神和基本的风格,又具有现代的音响和时代的特征,理性和感性结合得非常之好,那种哲理之美很能激动现代人的心灵。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作品理智性比较强,带有学院派的印记,一般的民众不易认同、接受、品赏。哈农库特的演奏并不刻意地追求色彩和辉煌的表现,而是以格外的精致且富有表情地提示出勃拉姆斯交响曲的抒情性、歌唱性,那即兴式的气质和丰富的音乐形象,全然是勃拉姆斯式的,宏伟史诗性的《第一交响曲》,风俗舞蹈性的《第二交响曲》,抒情悲壮性的《第三交响曲》,古典悲剧性的《第四交响曲》,都是特点。

参考资料: http://www.cctv.com/world/lanmu/20021217/100266.shtml

红茶不能洒oMEls
2013-01-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4万
展开全部
尼古拉斯·哈农库特
2003年哈农库特第二次亮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他在2001年曾经首度执棒新年音乐会,结果评价可谓毁誉参半。一方面,奥地利听众以及一部分乐评者对哈氏的演绎极为称道,把当年的音乐会誉为“最原汁原味的一届”。他们认为哈农库特采用了遵循施特劳斯创作本意的思路对曲目进行了极为贴切的诠释,而且从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奥地利、维也纳的本土气息。当然一些反对者们则认为,哈农库特在指挥的时候神情过于严峻,丝毫没有把新年音乐会上应有的欢乐气氛引导、发挥出来,而且不少人对于他的选曲颇有异议,尤其是那著名的“拉德茨基开场白”!2003年的音乐会上,哈农库特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新意。虽然老人家看起来又苍老了一些(或许是因为化妆师的原因),但是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活力却丝毫没有减退。哈农库特在指挥台上似乎更加活跃,选曲也更加丰富且具有创新了。我们听到了一些在往年新年音乐会上较少出现,甚至是首次出现的曲01 Johann Strauss II - Kaiser Franz Josef I. Rettungs Jubel Marsch; op .126 - 弗兰茨·约瑟夫皇帝进行曲02 Johann Strauss II - Schatzwalzer; op. 418 - 珍宝圆舞曲03 Johann Strauss II - Niko-Polka; op. 228 - 尼科波尔卡04 Johann Strauss II - Scherz-Polka; op. 72 - 诙谐波尔卡05 Josef Strauss - Delirien; Waltz; op. 212 - 谵妄圆舞曲06 Josef Strauss - Pêle-Mêle; Polka schnell; op. 161 - 杂乱无章快速波尔卡07 C. M. von Weber;Hector Berlioz - Aufforderung zum Tanz; op. 65 - 邀舞08 Johann Strauss II - Secunden; Polka francaise; op. 258 - 瞬间(二度音程)法兰西波尔卡09 Johann Strauss II - Hellenen-Polka; Polka schnell; op. 203 - 希腊人(海伦)快速波尔卡10 Johann Strauss II - Kaiser-Walzer; op. 437 - 皇帝圆舞曲11 Johann Strauss II - Bauern-Polka; op. 276 - 农民波尔卡12 Johann Strauss II - Lob der Frauen; Polka Mazur; op. 315 - 赞美女人玛祖卡波尔卡13 Johann Strauss I - Chineser Galopp; op. 20 - 中国人加洛普14 Johannes Brahms - Ungarische Tänze Nr. 5 -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15 Johannes Brahms - Ungarische Tänze Nr. 6 - 匈牙利舞曲第六号16 Johann Strauss II - Krönungslieder; Walzer; op. 184 - 加冕圆舞曲17 Johann Strauss II - Leichtes Blut; Polka schnell; op. 319 - 轻如鸿毛快速波尔卡18 Johann Strauss II - Furioso-Polka; op. 260 - 激情波尔卡19 Johann Strauss II -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Walzer; op. 314 -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20 Johann Strauss I - Radetzky-Marsch; op. 228 - 拉德茨基进行曲
尼古拉斯·哈农库特于1929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在奥地利的格拉茨长大,后在维也纳的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1952年至1969年期间在维也纳交响乐团(VSO)任大提琴手。1972年开始担任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担任教授直至1993年。1953年,哈农库特与她的妻子、小提琴家爱丽丝发起成立了专门用仿古乐器、以本真风格演奏早期音乐的室内乐团维也纳音乐协奏团(Concentus Musicus Wien)。他指挥乐团常年演出13至18世纪的音乐作品,举行了多次全球性巡回演出,其中包括五次美国巡演,从而在国际音乐界掀起了影响深远的“古乐运动”。目前哈农库特依然率领着该乐团活跃在国际乐坛上,并不断录制出屡获大奖的唱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哈农库特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大歌剧院的舞台上,其中包括米兰、苏黎世、阿姆斯特

丹、汉堡、法兰克福、维也纳等城市的著名歌剧院,指挥演出了从蒙特威尔第到威尔第的众多歌剧作品。他还活跃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厅的舞台上,与欧洲所有著名的交响乐团都有过成功的合作,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欧洲室内乐团等。 他与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都有着经常性的合作,其中包括钢琴家阿格里奇、小提琴家吉顿·克莱默、歌唱家托马斯·汉普顿、巴托莉等。他指挥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包括在苏黎世歌剧院指挥的歌剧作品、与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RCO)合作的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的作品以及与欧洲室内乐团合作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 另外,哈农库特还分别指挥维也纳音乐协奏团、欧洲室内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了从18世纪音乐到19世纪歌剧的大量精彩唱片。这些录音中最为出色的包括莫扎特的交响乐全集、莫扎特全部的宗教音乐、海顿的晚期交响乐、贝多芬的交响乐全集、小提琴协奏曲、《庄严弥撒》和歌剧《费德里奥》、舒伯特的交响乐全集以及舒曼的交响乐全集、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 他还录制了勃拉姆斯交响乐全集、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吉普塞男爵》、德沃夏克的第七、第八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等。今年出版的哈农库特指挥的新唱片包括弗朗茨·施米特的清唱剧《七封印》(维也纳爱乐乐团)、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钢琴演奏鲁道夫·布彻宾德)、海顿和舒伯特的弥撒、莫扎特的管乐协奏曲和海顿的歌剧《阿尔米达》(维也纳音乐协奏团、演唱巴托莉)。他还推出了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威尔第《阿依达》选曲和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相比起同胞卡拉扬以及伯姆而言,哈农少了几分张扬,但更多的是奥地利本土音乐家的精致与从容。而广大

200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国乐迷得以欣赏到这位奥地利本土音乐大师的风范,则主要是借助2001年以及2003年两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2001年,哈农库特第一次受邀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位以崇尚本真主义为己任的指挥家为人们带来了一场气象一新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哈农库特从衣着装饰到音乐处理,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其本土化特质,所以当年的评论界认为这场音乐会是历年以来口味最为“地道”的一次。哈农库特赋予了这些舞曲以清新、纯正的听感享受,同时也凸现了自己的指挥风格,在他的指挥下维也纳爱乐乐团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干净音色。在选曲上,他大胆地用《拉德茨基进行曲》的原始版本作为开场,没有观众掌声的附和,体现出这首曲目最为纯朴的一面,也表现出哈农库特对本真的追求。在他的棒下,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和波尔卡作品显得熠熠生辉,欢快而热情。2003年,哈农再度受邀指挥新年音乐会,依然给广大乐迷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虽然老人家看起来又苍老了一些(或许是因为化妆师的原因),但是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活力却丝毫没有减退。哈农库特在指挥台上似乎更加活跃,选曲也更加丰富且具有创新了。 我们听到了一些在往年新年音乐会上较少出现,甚至是首次出现的曲目——包括韦伯的《邀舞》甚至勃拉姆斯最为著名的《匈牙利舞曲》等非施特劳斯家族的名曲都出现在了这次音乐会之中,让乐迷大饱耳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