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20°W经线向东到160°E经线的部分是东半球,20°W经线向西到160°E经线的部分是西半球。
子午线也叫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
任意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是“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相同。”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比较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
世界上最早准确计算出子午线长度的人:希腊学者埃拉托斯特尼。
1871年第一届国际地理学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会议作出决议:“各国的海图要统一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并在15年内付诸实施”。
1883年10月在罗马召开第7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会议决议:“本初子午线必须是通过一级天文台的子午线,考虑到有90%的从事海外贸易的航海者已经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基准来计算船的位置(经度)这一实际情况,各国政府应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
关于时间问题,会议认为:在国际交往中应采用统一的世界时,这将会带来很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