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德育方法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榜样示范法(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
3、实践锻炼法(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4、情境陶冶法(环境、艺术、人格陶冶);
5、品德评价法;
6、自我教育法。
1、说服教育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榜样示范法(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
3、实践锻炼法(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4、情境陶冶法(环境、艺术、人格陶冶);
5、品德评价法;
6、自我教育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 德育方法的内涵
要选用恰当的德育方法来提高德育实效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以及它和德育途径的区别。长期以来,教育界并没有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进行严格的区别,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而实际上从研究角度看,二者是存在差别的。而且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将二者看成同一个概念。
德育方法即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所展开的互动方式的总称。而德育途径就是教育者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的、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的德育内容所必须使用的通道。德育途径包括家庭德育途径、社会德育途径和学校德育途径等。
二 当前德育实效性与现实的偏差
1.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脱轨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使德育理论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理论研究、书籍资料的查找,却不太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体验,使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概念感到很抽象,没有与现实相衔接的具体理解。
2.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德育价值观存在偏差
学校在日常德育过程中宣扬的都是正面教育,让学生看见正面的价值观;而社会部分存在的负面道德教育,则是用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来代替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造成德育“情感低地”;另外,家庭所倡导的则是坚持利益最优原则。三方对德育价值观的方式和理念存在的偏差,混淆了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
3.教育和管理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德育工作中“教育”和“管理”双线有偏差,政治老师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丰富,但大多只是在课堂传授知识,课后疏于对学生的道德管理,无形中就使课堂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也都承担着学生德育教师的责任,但受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局限,无暇顾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由此导致学生德育在教学和管理中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三 合理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1.借鉴传统德育方法
第一,比较鉴别法。比较鉴别是提高学生更好地判断和理解在课堂上或生活中遇到的道德现象的一种能力。通常,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善恶美丑的概念,而需要教师通过相关的现象或实例的对比来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认识这些概念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应积极与受教育者沟通,理解其价值观念,对其反馈加以引导,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抵制不良道德观念的侵蚀。
第二,理解对话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中,教师应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平等地与之沟通,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自己在道德和审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最终使师生之间达成协调一致的默契。这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三,行为训练法。这是一种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从理论上的一般认知上升到其主观行为受客观实际约束的过程,这里的客观实际一般是指教育主体为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而制定的相关规则或制度。在规则制度的执行中,教育者通过创造宽松、平等的环境,合理、恰当地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主观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受教育者加以改造,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第一,回归生活法。道德教育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习惯成自然”,只有通过在课堂上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相互渗透,道德才能汲取丰富的养分,形成一定的集体风气,从而达到德育的实际效果。我们在评价德育的实际效果和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时,不能只是僵硬地“文本化”或机械地“模式化”,而应结合实际,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去,在实践中深刻地认知和感悟。
第二,教管结合法。德育管理和教学模块本来就是相对较为独立和封闭的两个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知识经验的思想政治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和大气的谈吐成为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模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和学生学习中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课后还要多关心和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人性化管理”和“温情化管理”,使学生感到自己置身于一片品德的高地,通过教师不断的感化熏染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要选用恰当的德育方法来提高德育实效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以及它和德育途径的区别。长期以来,教育界并没有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进行严格的区别,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而实际上从研究角度看,二者是存在差别的。而且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将二者看成同一个概念。
德育方法即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所展开的互动方式的总称。而德育途径就是教育者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的、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的德育内容所必须使用的通道。德育途径包括家庭德育途径、社会德育途径和学校德育途径等。
二 当前德育实效性与现实的偏差
1.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脱轨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使德育理论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理论研究、书籍资料的查找,却不太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体验,使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概念感到很抽象,没有与现实相衔接的具体理解。
2.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德育价值观存在偏差
学校在日常德育过程中宣扬的都是正面教育,让学生看见正面的价值观;而社会部分存在的负面道德教育,则是用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来代替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造成德育“情感低地”;另外,家庭所倡导的则是坚持利益最优原则。三方对德育价值观的方式和理念存在的偏差,混淆了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
3.教育和管理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德育工作中“教育”和“管理”双线有偏差,政治老师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丰富,但大多只是在课堂传授知识,课后疏于对学生的道德管理,无形中就使课堂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也都承担着学生德育教师的责任,但受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局限,无暇顾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由此导致学生德育在教学和管理中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三 合理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1.借鉴传统德育方法
第一,比较鉴别法。比较鉴别是提高学生更好地判断和理解在课堂上或生活中遇到的道德现象的一种能力。通常,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善恶美丑的概念,而需要教师通过相关的现象或实例的对比来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认识这些概念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应积极与受教育者沟通,理解其价值观念,对其反馈加以引导,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抵制不良道德观念的侵蚀。
第二,理解对话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中,教师应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平等地与之沟通,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自己在道德和审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最终使师生之间达成协调一致的默契。这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三,行为训练法。这是一种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从理论上的一般认知上升到其主观行为受客观实际约束的过程,这里的客观实际一般是指教育主体为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而制定的相关规则或制度。在规则制度的执行中,教育者通过创造宽松、平等的环境,合理、恰当地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主观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受教育者加以改造,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第一,回归生活法。道德教育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习惯成自然”,只有通过在课堂上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相互渗透,道德才能汲取丰富的养分,形成一定的集体风气,从而达到德育的实际效果。我们在评价德育的实际效果和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时,不能只是僵硬地“文本化”或机械地“模式化”,而应结合实际,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去,在实践中深刻地认知和感悟。
第二,教管结合法。德育管理和教学模块本来就是相对较为独立和封闭的两个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知识经验的思想政治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和大气的谈吐成为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模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和学生学习中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课后还要多关心和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人性化管理”和“温情化管理”,使学生感到自己置身于一片品德的高地,通过教师不断的感化熏染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