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我来答
徐天来11
高粉答主

2016-11-12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3756万
展开全部
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数学学困生在不断增多,如果教师不及时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兴趣,正确引导的话,将会影响他们的数学成绩,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一、正确认识学困生的表现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自主学习,形成主观惰性,客观被动的消极性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我们常见的数学学困生,其思维和行为主要表现为:依赖性强,怕动脑筋,自觉性差,没有刻苦精神;缺乏自信心和责任心,没有养成学习习惯;基础差,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主要概念不能掌握,更不谈定理定义的掌握、分类归纳了;家庭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等等。
二、教师要有一个博爱的心态,课堂内外同等对待
对待学习等方面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本人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公正平等的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绝不能厚此薄彼。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偏爱学习成绩好的优生,讨厌或鄙视成绩差的所谓“差生”——“学困生”。教师的“平等、博爱”、“一视同仁”的思想、行为、言语等,对于学困生的自信心的建立至关重要。
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的原则,对学困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表扬鼓励,来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
要引导学困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在课堂内外,通过数学实验,主动参与,观察总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大多数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的意识很弱的现象,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主动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细节入手,举出贴近他们生活的事例,鼓励他们自己去主动探索知识,而不是传授知识,把课堂留给学生,教师则要在适当时间,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有所追求的数学教师,更要在课堂之外下足功夫。精心备课,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认真有效地组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地发展学困生的思维训练,适时的培养和训练学困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观察思维,培养独立分析和归纳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困生的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困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宽学困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素养。
三、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素养,就要多举实例。比如在导入多边形性质时,那事先准备好的正五边形(一大一小),问:这两个五边形有什么异同之处呢?把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两个图形上后,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待他们发现问题后,再让他们动手把不相邻的两个点连起来,看能构成两个什么样的图形?很多同学都知道五角星,教师接着问,这两个五角星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教师就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等手段,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思维,加深对多边形性质的理解,使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多边形的两个重要性质。
四、用简单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面对学困生缺乏数学兴趣的现象,只要教师设法为“学困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营造一个“动力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投入进去,一旦入了门,便“跟着感觉走”,渐入佳境,自觉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仅能让老师始料未及,甚至让他自己也吃惊——这不是自己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了么?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使“学困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如从数学中定义的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有哪些变化?如何应用?等等。给“学困生”产生一种悬念,以便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困生”感到数学并不难,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愿意向老师、同学、家长提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体现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困生”提出问题能力,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困生挖掘问题的能力。
五、对学困生的教育应采取渐进性原则
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对待学困生,也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求按学科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对学困生的教育要掌握坡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论学生落后到什么程度,他们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对他们的特别关心,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点然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授新课“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教师首先提问:1、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为什么?2、过两点可画多少条直线?就这样,教师由浅入深的提问,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步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牢靠。每节课,应坚持面向全体,照顾个别,如果遇到他们不易理解的问题,我就提前给他们辅导一下,细心耐心,循循善诱,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六、运用启发式方法来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有这样的体会:乏味、平淡的填鸭式的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总是死气沉沉,学生听课无精打采,特别是哪些学困生根本不愿去听,也不想去听,可想而知这样的一节课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而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这节课安排的内容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中,我先让一名学困生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来导入新课,然后就让他通过多次折叠圆形纸片,并通过多次观察这个圆形纸片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并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时不时地启发学生观察知识点。在整节课中尽量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讲、多练,并关注每个学困生。让人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让给学生,不要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把本是枯燥无味的教学转变到动手操作、观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来,像这样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困生的思维,培养学困生的兴趣。
七、把握好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分析来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主要地位,所以针对学困生,不要布置较多的作业。针对一两个知识点,有针对性的练习、作业,确保他们过关。在考试时自己也总是有意识地出一些较容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然后一步步加强。采用鼓励式教学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学困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非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激发“学困生”的兴趣,不仅能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困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困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想看到的事实。
总之,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挽救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只要教师不放弃每个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所有的努力定会得到回报。
匿名用户
2016-11-12
展开全部
1、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2、搞清学困生的类型及特点。3、根据学困生成因,寻求转化方法策略。4、争取转化成功,使其在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四、课题研究内容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研究;学困生转化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特别需要老师有信心、恒心和爱心。积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2、因材施教的应用;为了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考虑到学困生客观上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里包括从近期学习目标、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并及时反馈信息,了解他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查清主要症结,对症下药,避免再次分化。对于学习主动、积极进步的表现应有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困生转化。3、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必然会提高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老师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开小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专心听讲,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可以让他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勇气。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5、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学困生的影响的研究;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前期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健康的社会文化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小远离不良风气的侵袭。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观察法:有目的地观察数学学困生在课堂听讲、练习、交流作业、检测时的表现,寻找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的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与研究改进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六、课题研究拟订措施1.加强教师的“学困生转化”理论学习。首先在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加强理论学习,在课题组内树立让每一位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有提高的意识,创造一种积极学习,善于积累经验的氛围,并将教学方法,引导方法、辅导方式做到资源共享,使每一位教师能做到转化有方,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2.抛砖引玉,从细节做起,创设良好向上的研究氛围。老师们把自己在平常实践中总结出的转化学困生的点滴经验记录并在组内交流。紧密结合学校的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和学生活动,搞好课题研究;做到课题组织有序、运作规范、追求实效。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同时要辅之一定的勇气。教师平时有意识地指导数学学困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这点很重要,不能惰于思考,一味依赖别人。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教师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多动脑,让遇事好问“为什么”成为思维习惯。课后教师尽量抽点时间,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学生和老师互相考问。3、开好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时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家校联系卡,使家校沟通形成长效机制,共同促进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七、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20日)工作目标:(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订课题方案。(2)搜集关于学困生转化的资料,了解班级数学学困生的现状。(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形成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预设目标。(4)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2、实施阶段(2014年3月21——2015年4月30)课题研究组成员将构建的教育目标,设计的教育内容,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3、总结阶段(2015年5月1日——2015年7月1日)(1)搜集课题研究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指导策略,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2)结题汇报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