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不传位给太平公主?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也和其他皇帝一样,在自己步入老年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遇到立太子承继大统的难题。其他皇帝只是在自己儿子中选择都头疼不已,而武则天则更是头痛:立李氏子弟还是武氏后人?立平庸的儿子还是卓绝的女儿?武则天虽然姓武,但是武姓子弟最近不过是她的侄子、侄孙。而李氏子弟却有自己的亲儿子、亲女儿、孙子辈。儿子孙子孰亲孰近,普通人都能厘清关系,更可况英明盖世的武则天。宰相李昭德曾向武则天密奏:“臣闻文武之道,布在方策,岂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以亲亲言之,则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陛下正合传子孙,为万代计。况陛下承天皇顾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食矣。”【注:《旧唐书》卷87《李昭德传》】意思是说,陛下,您听说过侄子有了天下,替姑母立庙吗?以亲缘关系来看,先皇是您的丈夫,皇子是您的儿子,陛下正应该将天下传给儿孙,作为千秋万代的根本。何况,先皇将天下托付给陛下,如果陛下立了武承嗣,我怕天皇和陛下以后不能血食。”(血食,是指活着的人给死去的人献上祭品)。就这样,李唐后人赢得了承继大统的胜利!为什么武则天如此宠爱太平公主,厌恶自己的儿子,最后还是传位给儿子呢?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女权主义者,她之所以称帝,并不是为了证明女性的政治能力,而是因为她想做皇帝,她想要攫取天底下最大的权利!因而,在选择继承人时,女性优先权并不在武则天的考虑范围之内。倘若传位给太平公主,那么太平公主曾经有两段婚姻,在太平公主之后她的儿子继位,又会面临与她的母亲武则天一样的处境,传位给哪个儿子都会使得李唐大权旁落。并且,太平公主虽有阴谋之术,发动政变,却不似她的母亲有卓越的治国才能。她的上位并不会赢得李唐宗亲和朝臣的支持。就这样,武则天最后选定自己的亲儿子李显承继大统。
即使没有朝臣的进谏,英武如武则天也会就继承人问题分析利弊,她将李唐江山夺过来,建立大周朝。将来自己驾崩之后,会不会被李氏子孙认为乱党。于是她叫来大臣,开始立遗诏。首先,她要求去掉“皇帝”的称号,恢复皇后身份,与丈夫李治合葬。恢复皇后身份,她就不会被归为乱党一流,在名义上,她是前任皇帝的妻子,现任皇帝的母亲,可以堂而皇之地住进乾陵,享受李家后代祭祀。这个举动表面上看来像是放弃了自己曾经追求的帝王称号,与李家人妥协,实质却是以退为进,只要她的名字不被抹杀,她做过的事就不会被抹杀。其次,她要求赦免王皇后、萧淑妃的亲属,恢复褚遂良、韩瑗的官职,将流放的魏元忠召回。恢复皇后的身份,是一种妥协;赦免曾经的敌对者,也是一种妥协。因为武则天知道自己死后,朝廷上的忠良一定会为这些人平反,这个工作还是由自己亲自做吧。这又是一种政治智慧,平反这个工作如果由其他人来做,制造冤案的人肯定要受到非议和指责,如果冤案制造者亲自平反,非议和指责就无从说起,武则天用实际行动塞住了众人的嘴。武则天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保留住自己享用李唐宗庙的殊荣,也让李唐后人重掌朝庭大权出现李唐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