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懒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2020-03-19
本人主讲的电视系列节目最新书稿选十七
中国最懒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张居正死后遭到反攻倒算。那么,张居正这颗大树倒了,不用这颗大树庇护的万历皇帝,自以为拨乱反正、天高云淡了,他要亲自执政了。他干得怎么样呢?
万历皇帝临政后,首先是打破一个旧世界,张居正的改革全废了。
对恩师反攻倒算之后的万历,工作热情非常高。做事雷厉风行,工作效率很高。但很快,兴奋度就下降了。
他以为是有了权力就有了能力,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权力是权力,能力是能力。万历皇帝在搞掉张居正后的最初几年,是相当勤勉的。但仅仅4年过后,就开始犯懒。万历十四年,皇帝以体弱多病为由,宣布罢朝。不上班了。又四年后,即万历十八年,干脆连皇帝的必修课也不上了,宣布停止大臣对皇帝的讲经、日讲。提前“绝经”了。
政治不仅是享受权力,更要表现能力、担当,而这个万历不想担当,没有能力,只想享受。提及谁是中国最懒皇帝,熟悉历史的观众大多会指向这个人:朱翊钧,万历皇帝。但提及他懒惰的原因,就莫衷一是了。有不少学者认为,万历懒,是因为中期陷入国本之争,和清流大臣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立太子口水战中。其实,查考历史可知,国本之争在前,而万历犯懒很早就发生了。
这段犯懒就发生在这段时间,辅政大臣张居正病逝后,年满二十岁的万历皇帝出来亲政,发现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顶不住。
权力是个好东西,很迷人,但它和有没有政治才能是两码事。政治不仅是个技术活,而且更是力气活。大明16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有这样的精力,一般皇帝都疲于应付。
据统计,朱元璋统治的洪武时期,洪武十七年一个八天时段,仅仅八天,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就有一千件之巨。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三千多件事。八天处理一千个报告、三千件事,不是强人乃至超人,吃得消吗?
也许有的观众会问了,为什么有这么多?因为中国地方大,一切事集中到中央,中央政府所管的事当然多。而皇帝你又想高度集权,什么事都一个人做主、说了算,那就都堆给你好了。偌大一个国家,件件事要经皇帝批核,当然超负荷。
除了超负荷,还有超折腾。今天我们看故宫,前面三大殿,是朝会之所,后面乾清宫等,由皇帝住宿。皇帝天天要从后宫到前殿来办公,距离相当远。要相当花些功夫。好季节还好说,连赏景都有了,而到了秋冬,就吃些苦头。
我们都知道,现在北京的气候,跟着全球步调变暖,还经常体现独具特色的雾霾,但是古代不然,没有工业污染,空气质量好,如此也有一个后果,就是冷得快,九月底就老凉快了甚至局部开始结冰,第二年开春三月才解冻,早上天气尤其冷。而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习惯,朝会总要在日出前,早上天不亮就开会,朝会朝会,就是早会,皇帝也须黎明即起,等到太阳出来便散会了。
我们知道,明朝的朝会制度是很规矩的,一日三朝,一天要开三次会,跟吃饭的频率一样,早朝、午朝、晚朝,正常的皇帝要三次出面见群臣。甚至,有的上访百姓你也得见。明朝的朝会地点有两处:一叫御殿,一叫御门。御殿又称内朝,是在大殿内朝会议事。御门是到奉天门,就在阳台上,让百姓也可以见面说话。
我们看现在西方一些政治人物大选拉票,搞什么集会,还有在阳台上讲话的习惯,其实咱们故宫的午门,就是与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明朝早有了,只是后来清朝不再搞。
所以我们试想一下,一个皇帝一天要上三次班,开三次会,累不累,麻烦不麻烦?明朝16个皇帝,只有两个没有喊累,顶住了,那就是两个称祖的人物,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是开国皇帝,天下是他打来的,以前他是寺庙和尚,扫地挑水,起得比鸡早,他有这样精力,做个工作狂,可以做独裁的皇帝,玩命工作,不知疲倦。而明成祖呢,也是亲手打天下,从北京打到南京,夺了大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他也有精力可以亲裁事务。
但是,再下去的儿孙,就不行了,他们个个生长在深宫,精力逐代萎缩,那样的工作量,吃不消。别说一天开三次会,八天处理三千件事,就是天天出来上朝见群臣,也是难以完成的任务,皇帝做不到啊。今个不上朝,明个事就断片了。
我们话说回来。虽然工作量大,皇帝很累,但是明朝大多皇帝毕竟形式总是要走的,适当地做工作状。而我们眼下所说的这个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却是最没能力、最懒的一个。他连工作状都懒得做。
朱翊钧做了48年皇帝,有近30年没有上过朝,不少大臣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因为从上班到退休,没有见过他一面。那么这个皇帝躲在深宫里干什么呢?
主要消遣方式就是与女眷们打成一片,这比工作有意思多了,还有传说他没事还在宫中抽大烟,这个事没有正史证实,但也很可能。
这个样子的万历皇帝,自证了平庸、无能。他精力有限、智力有限,要干超人的事,何等不易。但是他要怪,只能怪两人。一是怪太祖,订下那个高度集权的制度,废宰相,成心累死子孙。二要怪自己,人家张居正好心替你们老朱家恢复丞相制,自己却不知好歹,复了辟。最后才发现,是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