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冬天有哪些保暖神器?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此而雪盛也。”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雪至,冬已深,寒冬地冻,“大雪”将临,
冬天最冷的季节就要到了。
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古人在寒冬时节是如何保暖的呢?
古代的室内暖气――熏炉
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把熏炉称为“别春炉”,有诗为证:“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五龙熏炉
花丝镶嵌熏炉
五凤熏炉(西汉)
暖手宝的老祖宗――手炉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炉外加罩,且精巧玲珑、形状多样。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清代诗人张劭曾作诗赞之:“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清张鸣岐款提梁手炉
清掐丝珐琅花卉纹手炉
没错,手炉也是梅长苏离不开的神器!
热水袋的前身――足炉
足炉的称呼最有趣,有脚婆、暖足瓶、汤媪、汤婆子等,是一种铜或锡制成的扁瓶,里面灌上热水,可放在被子内暖脚,与现代的热水袋类似。《红楼梦》中也多处提到“汤婆子”: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还有的足炉内置炭火,外罩罩子,“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是一种圆形装置,安全方便,被称为“卧褥香垆(炉)”。
汤婆子
古今通用暖心暖胃的神器:酒
古往今来,暖身又暖心,最为不变的莫过于酒了。风雪、故人、好酒,便足够组成冬夜里最美好的意境,更何况古代天寒地冻,大雪封门,更易期待起平日里的热闹,此时若有人不顾风雪前来,围炉煮酒,任凭外面狂风呼啸或是雪花齐飞,你只与友共叙,与酒同醉,暖心暖胃,岂不妙哉!
正如白居易所言: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华山论剑西凤酒
把甘甜酿进每一壶酒
把最暖的问候给特别的你
烈风吹雪深一丈烹雪煮酒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