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武汉大学,除了景色。。 最有特点的。值得去的理由
当然官方的说法要点。。不过最好是自己的感受啦。。谢过确切的说是学校布置的一篇什么理想中的大学。。...
当然官方的说法要点。。不过最好是自己的感受啦。。谢过
确切的说是学校布置的一篇什么理想中的大学。。 展开
确切的说是学校布置的一篇什么理想中的大学。。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你是谁?”
“我是武大人。”
“你在哪里?”
“珞珈山上。”
“你在做什么?”
“看风景。”
“你喜欢看风景?”
“我喜欢樱飘若雪,喜欢夏桂飘香,喜欢红枫满山,喜欢腊雪寒梅,我喜欢在东湖读卢梭,喜欢在老图听巴赫,喜欢教四那一墙碧绿的爬山虎,喜欢情人坡读书的漂亮女生,我喜欢躺在奥场的草坪上看星空,喜欢在春日里的教五广场放风筝。我喜欢手中的线越拉越长、越拉越紧的感觉。”
“你放飞了什么?“
“孤独,压力,理想和失望。“
“和你一样的人多吗?“
“很多,能坐满整个珞珈山。“
“你是哪里人?“
“我是武大人?“
“为什么说自己是武大人?“
“因为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和故事留在了这里。”
“离开后我们都失恋了”
“因为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和热情都留在了这里”
门总有一开一合的时候,关掉,你就被挡在了门外。而武大从不这样。她永远宽容的接纳,却也给你出走的自由,这,应该就是大学之“大”吧。
有人说大学校园有座山是这个大学最大的福气。那武大不知道有了多大的福,虽然国内也有好多所大学临山,但极少有将一座山归并入校园之内的,而武汉大学却完完整整包括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等好几座山。
珞珈山常年葱郁,又在学校之内,东湖之旁,绝对没人打扰,静静的生长的很好,我依然希望它和学校一起矗立千年万年,互相交吐各自的气息。
校内修有一湖,不如xx的未名天成,因为山内不好引水。但居于学校正中心,又有风景,也渐渐有了名气,是个不错的去处,平日两边石栏上也总有人斜倚休憩,或观赏。湖水并不清澈,是那种沉淀着的混青色,却是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其中凝结的历史。湖面有一些红点闪动,那是金鱼在游动。湖边有树木环绕点缀,更有一颗横着生长,和湖面平行,又是颗大树,顺着枝干甚至能让你走到湖心,垂下枝叶轻摆,算是武大的一处趣景了。
这个湖的名字还颇有争议,似乎本来也叫未名,但有人觉得步了人家后尘,给它改了泓波湖,鉴湖等名,只是大家都不满意,但xx在前,因此虽不敢叫的理直气壮,但大多数人心里还是叫它未名的。当然,大家对它的热爱却如一。
在武大里,你会迷路,在武大里,你又不会迷路。路很多,又不知直直方方,清清楚楚,错落曲折而又四通八达,很多路不过百米,两条不知其向的路又赫然出现,而四周被树掩着,看不到参照,一路下去,不知方向,等到弄混了自己的头脑,要找的地方却柳暗花明,豁然眼前。但就是这些路,像一条大树的枝枝躯干,层层展开却又紧紧地相凝,把武大连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
你在树林相掩中找到一座教学楼,墙面上已经爬满了常春藤或爬山虎,你第一眼觉得楼小,门小。进去转了一圈,出来就定会感慨,如当年的我一样:我被骗了,里面大的找不着北。然后就会感叹这所大学的精神,真不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武大是有这种气质的。
武大的早期建筑,名震中外。武大的早期建筑大都是中西合璧的精品。也是中国早期建学得典范。早期建筑一种主要的特色是:建筑的正体上是灰色的墙体,修的非常工整和雄伟,和那些年代修建在中国的外国银行的风格很像。而在房顶上,又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宫殿的飞檐结构,铺着蓝色的琉璃瓦,钩角的屋檐上还有些动物的石刻。这是武大早期建筑采用的最普遍的风格,包括新,老图书馆,樱园食堂,文法学院,老斋舍,宋卿体育馆,教四等最重要的一批建筑。
如果你在一所现代大学就读,那么当你走进武大,走进这些建筑,你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兴趣以及感到非常的羡慕。因为就现在的建筑眼光来看,武大的那个时代的建筑在现代绝对是“不走寻常路”。但它们虽老但不过时,那种魅力不是现在任何一栋建筑能拥有的。在里面走,你会有一种强烈的发现感,观赏感,很多处细节让你不由不感叹这里设计者的匠心,相比之下现在大多数没有特色的钢筋楼实在是太索然无味了。
武大建筑的内部设计实在是高人一等,现在的建筑里面直直方方,不会迷路但也没有惊喜。在武大不同,通道,楼梯连向哪里,走了才知道,推开虚掩的侧角小门,实在想不到后面是如此大的课室。武大的很多建筑还喜欢采用庭院式的建筑,里面有庭有院,有门有廊,走进去是圆的方的天井。比如矗守在老图两旁的原文、法学院,在庭院里种些树草,设些石桌凳,头上一方天蓝,立刻让人感到自然和亲切,学习的劲头由此也足了。行政楼进去中间也是镂空,虽封了顶,但那种高房顶压泻下来的气势很容易便让人感到威严和肃穆,给人一种厚重的气息,是很符合它的地位的。
这是一座能让人心动的图书馆,它远离校园,处在山颠,朴实庄重,有容纳的气势,你站在它的门牌前,会有心动的感觉。而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的上的三个篆书图书馆则静静的见证着它一样长久的历史。
我一直是认为那是一个唯美的景色,在夕阳西下时,我踏进老图,宽大的老式的落地窗户漏进来短短的红光,洒在校园里最好的红木桌椅上,洒在一个个俯头苦读的学生身上,那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它还是武大每个学生的最后一站,它的顶上是武大整个学校的制高点,因为保护,平日不便让上,但对离校的毕业生,每人允许登高一次。站在顶上,看着葱郁环绕的校园,一阵阵的情绪往上涌,我看见好多同学偷偷的低头抽泣。更不用说作为图书馆,它蕴含着整个武大的知识气息。它是武大的象征,武大精神的象征。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居然是到了武大的樱顶宿舍(也即老斋舍)才知道的千字文。空旷幽深的门口挂着一块小小精致的木牌,上面赫然刻着:天字斋,一下把历史塞到你怀里,于是住在这里面的人我们戏称为住在文物里,但事实其实的确如此。樱顶宿舍也是四面围着中间的天井,所以采光很好。
九一二广场南北相对的两座楼理学院和行政楼像是默契的谈好了一般,一起采用了圆形的屋顶。理学院主楼采用八角面墙体和拜占庭式的穹隆屋顶,而内部结构即精美又适用,利用地势修筑一个大阶梯教室,讲课不用扩音设备,声音依然清晰充满。而行政楼主楼正方形墙体上带有明显的“恻角”,“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有点清真的风格,外围的四座中国传统配楼和正前方的两座罗马式碉楼相组配,是典型的“中西融合式”建筑,而它也是武大运用玻璃为主建筑的一个成功典型。
教四楼是教学楼学生最喜爱的,从外看似乎极小,但你完全不知里面的精彩,进门后它在内部却又向后摆开成三栋,从前至后形成一个标准的扇形。但这些你在里面又完全感受不到的,需自己绕道到后面再来感慨设计者连接融会的智慧。而我有时都不得不认为这是设计者故意设的妙笔,除了门小,这里的走廊宽大,楼梯宽大,教室宽大,一切充满了大气,呆在里面学习最能让人振奋。这栋老楼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密密的爬山虎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但这些爬山虎送走的人杰有多少我们又何尝知道了。
宋卿体育馆,我们挥洒汗水的地方
樱顶一瞥,那里有多少男儿的梦?嘿嘿。樱顶樱顶,重点就在樱和顶,樱花就在它楼下,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而顶,即是房顶,却也是武大之顶的意思,除了老图外,它是武大最高的地方,所以这个屋顶不像别的房顶一样因为是顶所以就随便对付,它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因为本来楼就高而漂亮,三座并列相连,更显得有气势,也形成了我前面说的台阶,拱顶等景色。而三顶相连,面积较大,平日看上去就像一个广场,站满了人游走。而楼相连或镂空的地方,周围设成栏杆,所以又像是个大阳台,倚靠在这里交谈或观赏武大的景色恐怕是每个武大人都做过的事情。而因为要显示是顶,所以三座宿舍加盖了三座可以称作是顶的东西,修成小屋,也是飞檐琉璃,功用倒是很多。所以光是这个顶就表达了武大的很多的东西。而这些通过樱顶宿舍得到的赞誉就可得,它被称作:武汉的布达拉宫。
樱顶的历史也许通过那里至今残留的一片血迹——武大热血青年王志德死在国民党六一惨案时的鲜血,以及高墙上已经若隐若现的文革时期写上的毛主席语录可得。原文,法学院立于老图两旁,据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左武右”的体现。意为文武相谐、文华武英。两院相对矗立,是一对姊妹楼,文学院的屋顶采用翘角,意为文采飞扬;法学院的屋顶则是平角,意为法力严肃。
武大还是会这样,自由的走下去,武大的气息也会被我们带到自己将来去的任何地方,让它鼓励着我们前行。在我们垂暮时,我还要回到武大,爬一爬珞珈山,看一看樱花,哼着我们的歌曲,回味我的武大岁月……
武大也注定还要续写它的无数个辉煌百年,我爱你,武大。
最后,以一首武大人自己写的歌结束。据说听过它的人,会爱上武大:
追飞扬花瓣
追飞走的梦
登上城堡远望
遥岑入明眸
湖光与山色
山烟与阁楼
天边掠过流星
身边人无踪
许个愿就当是梦一场
遥想当年勇气灌肠登顶望空
日日笙歌入夜人生尽欢
笑谈世俗年少不知愁滋味啊
天高任我飞
痛也敢追也不悔
时过境已迁
岁月啸耳边
蓝色女孩已成
春日樱花梦
光阴虽无刃
抽走留伤痕
风拂城脚无声
夜深催人冷
再登顶望皓月哭一场
还曾记否黑白相片那日楼头
一颗心如何不向磨难低头
再次看到风吹过樱花儿飘落
不认识的身影在追逐不肯走
“我是武大人。”
“你在哪里?”
“珞珈山上。”
“你在做什么?”
“看风景。”
“你喜欢看风景?”
“我喜欢樱飘若雪,喜欢夏桂飘香,喜欢红枫满山,喜欢腊雪寒梅,我喜欢在东湖读卢梭,喜欢在老图听巴赫,喜欢教四那一墙碧绿的爬山虎,喜欢情人坡读书的漂亮女生,我喜欢躺在奥场的草坪上看星空,喜欢在春日里的教五广场放风筝。我喜欢手中的线越拉越长、越拉越紧的感觉。”
“你放飞了什么?“
“孤独,压力,理想和失望。“
“和你一样的人多吗?“
“很多,能坐满整个珞珈山。“
“你是哪里人?“
“我是武大人?“
“为什么说自己是武大人?“
“因为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和故事留在了这里。”
“离开后我们都失恋了”
“因为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和热情都留在了这里”
门总有一开一合的时候,关掉,你就被挡在了门外。而武大从不这样。她永远宽容的接纳,却也给你出走的自由,这,应该就是大学之“大”吧。
有人说大学校园有座山是这个大学最大的福气。那武大不知道有了多大的福,虽然国内也有好多所大学临山,但极少有将一座山归并入校园之内的,而武汉大学却完完整整包括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等好几座山。
珞珈山常年葱郁,又在学校之内,东湖之旁,绝对没人打扰,静静的生长的很好,我依然希望它和学校一起矗立千年万年,互相交吐各自的气息。
校内修有一湖,不如xx的未名天成,因为山内不好引水。但居于学校正中心,又有风景,也渐渐有了名气,是个不错的去处,平日两边石栏上也总有人斜倚休憩,或观赏。湖水并不清澈,是那种沉淀着的混青色,却是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其中凝结的历史。湖面有一些红点闪动,那是金鱼在游动。湖边有树木环绕点缀,更有一颗横着生长,和湖面平行,又是颗大树,顺着枝干甚至能让你走到湖心,垂下枝叶轻摆,算是武大的一处趣景了。
这个湖的名字还颇有争议,似乎本来也叫未名,但有人觉得步了人家后尘,给它改了泓波湖,鉴湖等名,只是大家都不满意,但xx在前,因此虽不敢叫的理直气壮,但大多数人心里还是叫它未名的。当然,大家对它的热爱却如一。
在武大里,你会迷路,在武大里,你又不会迷路。路很多,又不知直直方方,清清楚楚,错落曲折而又四通八达,很多路不过百米,两条不知其向的路又赫然出现,而四周被树掩着,看不到参照,一路下去,不知方向,等到弄混了自己的头脑,要找的地方却柳暗花明,豁然眼前。但就是这些路,像一条大树的枝枝躯干,层层展开却又紧紧地相凝,把武大连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
你在树林相掩中找到一座教学楼,墙面上已经爬满了常春藤或爬山虎,你第一眼觉得楼小,门小。进去转了一圈,出来就定会感慨,如当年的我一样:我被骗了,里面大的找不着北。然后就会感叹这所大学的精神,真不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武大是有这种气质的。
武大的早期建筑,名震中外。武大的早期建筑大都是中西合璧的精品。也是中国早期建学得典范。早期建筑一种主要的特色是:建筑的正体上是灰色的墙体,修的非常工整和雄伟,和那些年代修建在中国的外国银行的风格很像。而在房顶上,又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宫殿的飞檐结构,铺着蓝色的琉璃瓦,钩角的屋檐上还有些动物的石刻。这是武大早期建筑采用的最普遍的风格,包括新,老图书馆,樱园食堂,文法学院,老斋舍,宋卿体育馆,教四等最重要的一批建筑。
如果你在一所现代大学就读,那么当你走进武大,走进这些建筑,你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兴趣以及感到非常的羡慕。因为就现在的建筑眼光来看,武大的那个时代的建筑在现代绝对是“不走寻常路”。但它们虽老但不过时,那种魅力不是现在任何一栋建筑能拥有的。在里面走,你会有一种强烈的发现感,观赏感,很多处细节让你不由不感叹这里设计者的匠心,相比之下现在大多数没有特色的钢筋楼实在是太索然无味了。
武大建筑的内部设计实在是高人一等,现在的建筑里面直直方方,不会迷路但也没有惊喜。在武大不同,通道,楼梯连向哪里,走了才知道,推开虚掩的侧角小门,实在想不到后面是如此大的课室。武大的很多建筑还喜欢采用庭院式的建筑,里面有庭有院,有门有廊,走进去是圆的方的天井。比如矗守在老图两旁的原文、法学院,在庭院里种些树草,设些石桌凳,头上一方天蓝,立刻让人感到自然和亲切,学习的劲头由此也足了。行政楼进去中间也是镂空,虽封了顶,但那种高房顶压泻下来的气势很容易便让人感到威严和肃穆,给人一种厚重的气息,是很符合它的地位的。
这是一座能让人心动的图书馆,它远离校园,处在山颠,朴实庄重,有容纳的气势,你站在它的门牌前,会有心动的感觉。而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的上的三个篆书图书馆则静静的见证着它一样长久的历史。
我一直是认为那是一个唯美的景色,在夕阳西下时,我踏进老图,宽大的老式的落地窗户漏进来短短的红光,洒在校园里最好的红木桌椅上,洒在一个个俯头苦读的学生身上,那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它还是武大每个学生的最后一站,它的顶上是武大整个学校的制高点,因为保护,平日不便让上,但对离校的毕业生,每人允许登高一次。站在顶上,看着葱郁环绕的校园,一阵阵的情绪往上涌,我看见好多同学偷偷的低头抽泣。更不用说作为图书馆,它蕴含着整个武大的知识气息。它是武大的象征,武大精神的象征。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居然是到了武大的樱顶宿舍(也即老斋舍)才知道的千字文。空旷幽深的门口挂着一块小小精致的木牌,上面赫然刻着:天字斋,一下把历史塞到你怀里,于是住在这里面的人我们戏称为住在文物里,但事实其实的确如此。樱顶宿舍也是四面围着中间的天井,所以采光很好。
九一二广场南北相对的两座楼理学院和行政楼像是默契的谈好了一般,一起采用了圆形的屋顶。理学院主楼采用八角面墙体和拜占庭式的穹隆屋顶,而内部结构即精美又适用,利用地势修筑一个大阶梯教室,讲课不用扩音设备,声音依然清晰充满。而行政楼主楼正方形墙体上带有明显的“恻角”,“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有点清真的风格,外围的四座中国传统配楼和正前方的两座罗马式碉楼相组配,是典型的“中西融合式”建筑,而它也是武大运用玻璃为主建筑的一个成功典型。
教四楼是教学楼学生最喜爱的,从外看似乎极小,但你完全不知里面的精彩,进门后它在内部却又向后摆开成三栋,从前至后形成一个标准的扇形。但这些你在里面又完全感受不到的,需自己绕道到后面再来感慨设计者连接融会的智慧。而我有时都不得不认为这是设计者故意设的妙笔,除了门小,这里的走廊宽大,楼梯宽大,教室宽大,一切充满了大气,呆在里面学习最能让人振奋。这栋老楼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密密的爬山虎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但这些爬山虎送走的人杰有多少我们又何尝知道了。
宋卿体育馆,我们挥洒汗水的地方
樱顶一瞥,那里有多少男儿的梦?嘿嘿。樱顶樱顶,重点就在樱和顶,樱花就在它楼下,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而顶,即是房顶,却也是武大之顶的意思,除了老图外,它是武大最高的地方,所以这个屋顶不像别的房顶一样因为是顶所以就随便对付,它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因为本来楼就高而漂亮,三座并列相连,更显得有气势,也形成了我前面说的台阶,拱顶等景色。而三顶相连,面积较大,平日看上去就像一个广场,站满了人游走。而楼相连或镂空的地方,周围设成栏杆,所以又像是个大阳台,倚靠在这里交谈或观赏武大的景色恐怕是每个武大人都做过的事情。而因为要显示是顶,所以三座宿舍加盖了三座可以称作是顶的东西,修成小屋,也是飞檐琉璃,功用倒是很多。所以光是这个顶就表达了武大的很多的东西。而这些通过樱顶宿舍得到的赞誉就可得,它被称作:武汉的布达拉宫。
樱顶的历史也许通过那里至今残留的一片血迹——武大热血青年王志德死在国民党六一惨案时的鲜血,以及高墙上已经若隐若现的文革时期写上的毛主席语录可得。原文,法学院立于老图两旁,据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左武右”的体现。意为文武相谐、文华武英。两院相对矗立,是一对姊妹楼,文学院的屋顶采用翘角,意为文采飞扬;法学院的屋顶则是平角,意为法力严肃。
武大还是会这样,自由的走下去,武大的气息也会被我们带到自己将来去的任何地方,让它鼓励着我们前行。在我们垂暮时,我还要回到武大,爬一爬珞珈山,看一看樱花,哼着我们的歌曲,回味我的武大岁月……
武大也注定还要续写它的无数个辉煌百年,我爱你,武大。
最后,以一首武大人自己写的歌结束。据说听过它的人,会爱上武大:
追飞扬花瓣
追飞走的梦
登上城堡远望
遥岑入明眸
湖光与山色
山烟与阁楼
天边掠过流星
身边人无踪
许个愿就当是梦一场
遥想当年勇气灌肠登顶望空
日日笙歌入夜人生尽欢
笑谈世俗年少不知愁滋味啊
天高任我飞
痛也敢追也不悔
时过境已迁
岁月啸耳边
蓝色女孩已成
春日樱花梦
光阴虽无刃
抽走留伤痕
风拂城脚无声
夜深催人冷
再登顶望皓月哭一场
还曾记否黑白相片那日楼头
一颗心如何不向磨难低头
再次看到风吹过樱花儿飘落
不认识的身影在追逐不肯走
展开全部
从人文气息。。历史积淀。。新时期发展三个角度阐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想感受下人文的话,还可以去看看那民国特色的建筑,
然后到自习室感受下读书气氛、
哎,其实不就一个学校吗,转转就完了,又不是自己学校
然后到自习室感受下读书气氛、
哎,其实不就一个学校吗,转转就完了,又不是自己学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人文氛围好啊
建筑特色
然后什么四大名嘴啊之类的老师
再然后经常有什么名家的讲座
基本上每天都有各种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
还有金秋艺术节之类的
总体很自由很活泼 不像华科那么沉闷
建筑特色
然后什么四大名嘴啊之类的老师
再然后经常有什么名家的讲座
基本上每天都有各种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
还有金秋艺术节之类的
总体很自由很活泼 不像华科那么沉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