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在亲人去世之后不哭也不悲伤反而很平静

 我来答
户外装备
2020-09-20 · 感受生活,感受人生!
户外装备
采纳数:1 获赞数:3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丧礼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生礼仪,它的目的乃为哀悼亡者,因为“哀悼人死为丧”。丧礼常被视为生与死的分水岭,从此生死两茫茫。故此,哀伤、悲痛、茫然、恐惧、绝望始终是丧礼的主线,勾勒出一幅幅泣血捶膺、令人心碎的画面。基督教的丧礼却不是这样,它一扫世俗丧礼的阴翳,注入基督复活的盼望,让丧礼成为全新的景观。基督教的丧礼充满了对比:生与死、哀伤与喜乐、绝望与盼望、今生与永生、时间与永恒、地上和天上、慈悲怜悯与审判决断、罪恶不堪与天国的远像……这些都似乎超越了理性的认知和言语所能表达的范围。因此,基督教的丧礼如同一座桥梁,将看见的事和未看见的事汇聚在一起,开拓了一个让人去整合复杂思绪的空间。

古典乐派的天才莫扎特在写《安魂曲》的前四年,写信给自己的父亲说:“以友好的眼光来看,死亡是我们存在的真正目的。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我已与这位人类最好的、最忠实的朋友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以至于他的形象再也不会使我恐惧,而是实际上带来抚慰与平静……我每天上床之前都要思忖再三,也许我——尽管我如此年轻——第二天将不复存在,所有那些认识我的人中不致有哪一个人会说,我在与人交往中怏然不悦或者心情悲伤。每天我都要为这种恩赐感谢我的造物主。”

这一切的改观,皆因基督的生命所致。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生命摧毁了死亡的捆绑和权柄,将一切怕死的人释放了出来。死,不再是生命不能承受的,因为基督已经承受了;死不再是生命的终点,因为基督经由死亡为人类开了一条通天的道路;死,不再具威慑人的力量,因为基督已经得胜死亡的权势。死,因基督的死而为世人成就永恒的生,生与死的对立在基督的生命中融合。基督的生命赋予人十足的信心和盼望去面对死亡、拥抱死亡、跨越死亡,生命在永恒中与基督相联。对死的投入不是对生命期望的延伸,而是对幸福期待的延伸,因为基督徒已经拥有基督的生命,等待他们的是永生的福乐。因此,当马丁·路德临死时,他重复三次说:“我把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真理之神啊,你已救赎了我。”约翰·弥尔顿的临别赠言是:“死亡是开启永恒之宫的伟大钥匙。”

中国人历来认为生死事大,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也强调亡者既已亡,生者当为之举行丧礼,此乃孝道之体现。孔子将“孝”和“礼”结合在一起,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则更强调送终丧礼的重要性,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者可以当大事”。按照儒家的理论,丧礼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和抒发。《礼记·问丧》云:“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仪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礼记?三年问》亦云:“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有血气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荀子进一步阐发了这种思想,他指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以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仪之法式也,儒者是也”。他认为丧礼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亡者家属的情感需要,因为亡者本身是无知的。

百度网友5c77460efd
2020-09-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说起亲人去世,我就想起了我的奶奶。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奶奶生病了,爷爷呆着她四处求医,可是还是没有查出来是什么病,各种治疗方法都试过,例如针灸、拔罐、吃药等都试过,可还是没有好转,慢慢的,奶奶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

刚开始奶奶还可以吃点稀饭,说话也说的清楚,两年后,她就再也吃不下饭了,只能喝牛奶,说话也不清楚了,最严重时候就是她连牛奶都喝不下去了,话也说不出了,就像才几个月的婴儿,走路都很困难,我们都知道奶奶可能撑不住了,但是,奶奶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的女儿,她在等她女儿回来,不久后,姑姑回来了,奶奶见到了自己的女儿特别开心,那天她竟然想要吃稀饭,于是姑姑便开始熬稀饭了,奶奶走的急,稀饭还没熬好她就走了,或许是她的心愿达成了,她觉得她可以走了。

那一天是星期六,天下着大雨,我和弟弟正在做作业,不一会儿,就听到妈妈的手机响了,和往常一样,我们并不好奇,只是继续做我们的作业,这个电话很急促,才说几秒就挂了,于是噩耗变传来了,妈妈告诉我们奶奶去世了,当时的我们什么都没想,就拿起伞往奶奶家跑,我还没跑到奶奶家,就听到了鞭炮声——人一去世了马上就要放鞭炮。等我到奶奶家了,我看见姑姑和爷爷都在那里哭,我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看着妈妈和姑姑给奶奶穿寿衣,当时的我也不害怕。

没过几天,家里就开始办丧酒,送奶奶下葬,我再一次看到爷爷在流眼泪了,他在屋里找奶奶喜欢的东西,并且一起放在了奶奶的棺材里面,我知道爷爷是舍不得奶奶,可是我当时表现得却很差,奶奶下葬时我还在一旁耍,若无其事的样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也很喜欢奶奶,可是我看她生病的样子很痛苦,想吃不能吃,想说又不能说,我觉得那就是活着受罪,每天吃那么多要,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更加严重了,这也使爷爷的生活更加忙碌了,去世对奶奶来说其实是一种解脱,奶奶可能也早就不想受罪了,可是她为了见姑姑一面坚持活下去,直到完成了她的心愿,她就再也没有什么牵挂了,所以我虽然有点舍不得奶奶,但是我一点都不悲伤,我的内心很平静。

亲人去世不一定哭才能表现他的悲伤,有些人他不愿意将自己的痛苦挂在脸上,他喜欢将其沉入心底,悲伤的人也不一定就会用哭来表达,其实表现的平静的人往往将事情看的更透彻,他或许比任何人都还要悲伤,比任何人都明白,人终究会死,人死也不能复生,但是他就不愿意告诉别人,以免让更多的人伤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o0直0o
2018-01-11 · TA获得超过573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795
采纳率:74%
帮助的人:906万
展开全部
1、他不喜欢这个亲人
2、他不容易感情波动,把情感放在心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吉田俊夫
2018-08-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因为生前尽了孝道,没有亏欠死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