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暑假社会调查报告一篇!急!~ 谢谢!

附件1:09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参考项目1、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调查2、关于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社会调查3、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调查4、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社会调查5、... 附件1:09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参考项目

1、关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调查

2、关于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社会调查

3、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调查

4、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社会调查

5、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社会调查

6、关于大学生消费意识的社会调查

7、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社会调查

8、关于大学生生命观的社会调查

9、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成因的社会调查

10、关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社会调查

11、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会调查

12、关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社会调查

13、关于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原因的社会调查

14、关于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社会调查

15、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的社会调查

附件2: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一、内容

必须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四个部分。
展开
 我来答
05111999
2010-08-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大二学生每月娱乐消费100元以上的占21%”、“城镇学生平均消费水平是农村学生的3倍”……

  开学伊始,河北一所高校师生向社会公布了一份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误区以及城乡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学生消费热衷什么

  今年5月至7月,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申静、张程明与学生张炳灿针对大学生消费问题展开随机问卷调查,向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部分在校本科生发出问卷,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人数基本平均。

  申静老师说,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消费个体差异很大。大一新生月均消费两极化最大,350元以下的最多,占42%,这其中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月均消费800—1200元以及1200元以上的分别占8%和3%,这些学生来自城市,有些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甚至是农村学生的3倍。

  大二、大三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较高,月均消费在350—500元、500—800元的分别占41%、38%,月均消费800—1200元的学生全部来自城市。大四学生的月均消费比较居中。

  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480元,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消费普遍接近甚至超过这一标准。申静说,在举行座谈时有些学生反映,月消费在800—1200元“比较自由”,在1200元以上是“跟着感觉走”。一些大学生一入校门就攀比刚刚更新的“设备”,计划近期的各种娱乐……

  调查还发现,“恋爱消费”成了部分大学生一项不小的支出。37%的大学生承认在谈恋爱,其中4%的学生每个月恋爱支出在200—400元,17%的学生支出为100—200元。

  娱乐、人情消费高过学习支出

  在调查及与学生的座谈中发现,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反而偏低。以大二学生为例,每月娱乐消费在100元以上的居然占21%,而每月学习方面支出在100元以上的占3%,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方面支出在30元以下。

  而大学生的人情消费较高。调查统计表明,90%以上的大学生过生日要请客,请客地点从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到洋快餐,还有到比较有名气的高档酒店,请客费用从50元到300元不等,有的甚至达到上千元。

  而一些当了学生干部的学生认为,既然自己有所获得,也应该“付出”,让同学们和自己一起享受快乐。评上奖学金的也要请客,96%的拿奖学金的学生要请大家吃饭。有的同学感慨:如果不请客很可能被视为“不够交情”或“不上路”。

  在大学校园中,手机、电脑已成为仅次于书本的必备物。调查了解到,近一半的学生买了电脑,这些买了电脑的学生有70%承认自己买电脑的首要原因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看到别人买了电脑所以自己也想买,有20%的学生是为了上网方便,只有10%的学生说买电脑是为了学习。

  有的学生为了拥有一台电脑,竟然挪用学费;有的学生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更新款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其他必要开支。

  学生消费观需引导

  申静、张程明两位老师说,部分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与社会大环境影响有关,也与学校、家庭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

  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与社会接触,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一些学生视勤俭为寒酸,视浪费为慷慨,视奢侈为高雅,这些心理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进入消费误区。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虽然来自经济不发达的乡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却不顾自身经济状况,消费大手大脚,无任何计划,钱不够用就伸手向家里要。而不少家长认为子女考上了大学,光宗耀祖,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子女要求。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的消费颇具盲目性。因此,在学校开展合理消费的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大一新生的消费教育刻不容缓。另一方面,考虑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包括消费观念对孩子消费观的形成有关键作用。家长应给孩子建立监督机制,例如实行账本制,要求孩子建立一个账本,每项开支都要有明细等。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教授梁勇说,学校往往重视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对他们形成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每到开学,便是学习用品“浪费周”,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家长可以给孩子买各种电子词典、复读机等学习用品,家境稍差的孩子只能靠一件耐用的学习用品用几个学期,由相互盲目攀比而形成的校园贫富差距,是必须正视和重视的问题。

  梁勇认为,家长对商家打出的“开学经济”,应保持理性,在教育上应培养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奢侈“装备”。因为这些装备非但不能在学习上助孩子一臂之力,还有可能成为孩子在校园内攀比成风的“道具”,而学校也应出台一些限制措施。

  三代大学生的消费账单:

  韩先生(1978级大学生)

  在校每月生活费:44.5元

  生活费来源:带薪读书

  日常消费最大开支:书、烟

  拥有的电子产品:电唱机

  最想买的东西:海鸥DF相机

  王先生 (1989级大学生)

  在校每月生活费:60元左右

  生活费来源:父母供给、奖学金、学校补贴

  日常消费最大开支:交际

  拥有的电子产品:无

  最想买的东西:随身听

  小邱 (2003级大学生)

  每月生活费:800多元

  生活费来源:父母供给、奖学金、自己兼职

  日常消费最大开支:吃

  拥有的电子产品:手机、数码相机、电脑等

  最想买的东西: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