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 我来答
哈哈还哈哈EPc6I
2019-06-24 · TA获得超过1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50
展开全部

红尘历练,皆是修行。红尘就是修行,诸位要记清。
修行,得想明白,是真的明白——要修的是什么?然后,才能修好。
内心了无烦恼清净无挂无碍?——随便你选个宗教成为狂信者就行了。
道德高妙智慧通达几近圣贤?——好好读,读好书,读懂读通。
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每天坚持健康饮食早出操晚跑步打打拳遛遛鸟。
实现个人价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树立远大理想规划人生道路一步一个脚印或考公成长为优秀的公务员或努力经商汇通天下或研究发明推动进步或教化恩泽桃李满天下。
……
所以修行,要内外兼修,这里的内外一方面指自己的内心打磨,一方面指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太难了。三界如火宅,你一身是铁打几根钉子,累得气绝能扑几处火种?
但是真能容易的作出进步的,还就是改造世界。大改没那个本事,你从小事作起也算数。
作一个好人,一个正直的人,让身边的人从你这里得到的反馈都是公平,让社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的更加美好——从微小处教化和改造这个社会。你的努力就反映在社会进步中,你的功绩即使不被知道也绝不会被磨灭。
世界的改造,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千千万万个你一起努力,让它发展让它进步,终有一天人间成为乐园,这就是世界得了你修行的果,你和千千万万个你分享这个功绩。
虽然你注定看不到这一天,但是你的路,你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功成不必在我。
你追求的东西达到了,看不看到它其实也就不重要了。你存在过的痕迹因你的努力而将永存于世,你的思想和理念成为社会的意志——这些都是你永恒的纪念碑。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不会真的死去,而是融于这个社会,与世同君。
你知道你的目标宏伟远大光明,你知道它必然成功,你活得坦然,死的安详,你的修行之途才算走完。
临闭眼问一问自己,我俯仰无愧,这就是得道了。
所以说,你想修什么,你想怎么修?
红尘历练,都是修行人。
只看你怎么修。
红尘就是修行,诸位要记清。

金湖三河兄弟
2020-08-17 · TA获得超过945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423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397万
展开全部
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成为至人,明代思想家作家洪应明的《菜根谭》里有这样的格言:“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至人如常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人从刚懂世时就感受人与人的不平等,他人有的自己没有,于是有了争强好胜心。

人在争强好胜中仿佛又感受到做个中等人家里的中等人吃的苦少,生活稳当,这类人的人生最圆满,日月过得也最幸福,从而又觉得自己往日的追求得不不抵失,还不如做个普普通通的人好。
人是有人缘的好,人是在当地活得稳实的好,那高那优易与熟人产生心理距离,易让人心里不自在,易让人产生疏远心,从而人脉少了,互帮互助的少了,人的社会化低了,碍人事的多了,对他人对社会顺序的程度是低的。
社会事务是一顺百顺,平凡的人做的是常见的事,常见的事是众事的基础部分,常见的事与人们生存的关系大,常见的事做得怎样会影响到他事的质量。
平常的人是做人标准程度高的人,他们是中规中矩程度大的人,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大自然的常态应和社会常态人生常态,亊物失常易生乱生病,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对人的受用有多的关联,常态人生是有益自己和社会的,人是有常的好。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至人是伟大与平凡的统一。《菜根谭》中有这么一个关于常的格言:“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常合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常合社会规则,常合做事办事的程序,常是经常的反复出现的东西,常里有序多,常里稳定多,常合乎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这样的人言谈举止合常态。人生大道理无多,人生大道理几乎人人都知道,对人生是知易行难,至人的常是长期一如的常。
有首耳熟能详的歌:“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人生是好的人生。大美同心,千古一道,大道有常,常是人们定了向的规迹,常是人类肯定的行为模式,道就是常。
修道的最高境是成为至人,而至人是守常行常的人,严格的说古今无合格的至人,只有象至人的人,守常行常一如以往的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常中道性多,常中有大格,人的言行有常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利。至人为什么是世上得利最多的人呢?因为至人的常惯性力大。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至人言谈举止合常态。人生大道理无多,人生大道理几乎人人都知道,对人生是知易行难,至人的常是长期一如的常。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至人象普通的人,至人是得道的人,至人是言行最好形象最美的人。修道是修做人之道,人做的好就有福有寿有儿孙有死后灵魂转世,至人在这些方面所得最高。
至人对社会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至人有常,至人近常态事物,至人象征着思想正确言行合理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有利于社会朝着美好方向发展。地有仙则名,至人所在地是风水好的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勋衣草读书会
2020-03-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764
展开全部

当我们把“旧我”抛弃,也许就迎来了新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来自凌云山得体的曹仁
高粉答主

2018-07-30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9万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4880万
展开全部
1、惟贤法师答:修佛到最高的境界,一般来讲就是明心见性后,达到妙明真心的境界。妙明真心在佛教中具体的名词就是真如,就是圆成实,就是法界,就是法性。从智方面来讲就是菩提,从消灭烦恼方面来讲叫涅槃,都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由相对到绝对。世间事物是相对的,到了这个自证的境界,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是绝对的境界,不能以我们的心思来揣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们没喝到那个水就不知道是热的还是冷的,是一样的道理。
2、修道最高境界是 开悟、见性、明心
开悟是不同人格 和心智模式的不同受力反应和突破现象。
见性:既是见自本性。
明心:达到了精神的最高境界,获得了精神的永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青竹遗风
2018-07-30 ·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青竹遗风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采纳数:7576 获赞数:39875
出家佛弟子,具足戒比丘。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没有境界,是为最高境界;凡境界都是虚假的,都会变来变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诸相非相是诸法实相,却是诸法空相;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