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
因为那时作为军长的朱德同志,常常在晚上处理军务,官兵们怕累坏自己的军长,不让他跟着挑粮,常常“偷”走朱德的扁担。朱德不管什么事总是身先士卒,坚持和官兵们打成一片,不愿搞特殊,所以将自己新做的扁担上刻上了“朱德的扁担”几个大字,展示了和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湘南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砻市,同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
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大陇的粮食是砻市、古城等地集中起来存在那里的。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
但他的两个篮子每次都被填满了,道路非常稳定。年轻而坚强的年轻人经常被他震惊。士兵们从心里钦佩朱骏,但他心疼。外面四十人开放,为革命的日子管理成千上万的机会,还要爬山岭去拾粮,怎么办累?当大家讨论时,他隐藏了他的负荷。
朱德没了扁担,他非常焦虑。他让保安人员到村里去买一碗厚厚的竹子,然后自己做。他一夜之间开始了杆位。在月光下,他打破了竹子,巧妙地切割,刮擦,锯切,然后将一根黄色和白色的竹子变成了一根杆子。为了防止士兵隐藏他的两极,在其上刻上了三个字“朱德记”。
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
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扩展资料:
背景
当年在井冈山,毛泽东住在茅坪(就是八角楼所在地),朱德的军部住在桃寮村。茅坪在井冈山半山腰上,山下的粮食是运不到那里的,只能在宁冈砻市以下的地方。从砻市往下走,就是柏露村。这里是永新通往井冈山上的必经之地。
朱德挑粮是从柏露到桃寮村,往返城市60英里。这是一条蜿蜒的山路。因此,红军士兵正在捡三十或四十磅。朱德君是一个年轻人,但是当他拿起食物时,负担是三个白色布袋,背面是米饭,行走时,另一个是一个叫做用粗厚布缝的北方人叫做‘捎码子’的米袋。
两头共计装40斤,再加上他经常佩带的一支德造三号驳壳枪和一条装有约百发子弹的皮子弹袋,总共约四十六七斤”。这已经是体能的极限了。
朱德的扁担,第一次出现在报章上,是军事记者李普1946年12月4日发表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上的《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刘伯承将军敬赞朱总司令》:井岗山时代,毛主席、朱总司令与战士一同挑柴、担米,总司令之扁担上大书‘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至今传为佳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的扁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朱德的扁担:拂去历史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