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办事时有哪些语言技巧?
2019-02-02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求人办事,最能验证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口才出色的人,三言两语便能收到水到渠成之效;而言语木讷的人,吞吞吐吐半天,也难以打开公关之门。在某种程度上说,求人办事的成败,取决于一个人的语言功力。掌握了求人办事的语言密招,就能打动人心,最终把事情办好。
善用语言的说服力的技巧
善于劝说,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能力。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若能掌握一些说服人的技巧,你的努力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人的说服力并不是一个常数,它是可以用巧妙的表达技巧来增强的。以下几点,是可以帮助你增强说服力的经验之谈。
(1)论据要坚实
什么样的论据才有说服力?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论据要坚实可靠,不可使人产生不信任感。向听者提供切实的资料比提供主张更有力。但对于一个犹豫不决的人来说,资料来源也是很有影响的,并且其影响之深不亚于资料本身。这并非因为人们只信任特定来源而不信任其他的来源,而是因为他们听到引述的话来自十分可信的权威,便不会再为自己的成见辩护。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心理作用。不过,引述权威的意见也不宜过分,过犹不及。资料太多也可能引起听者的反感。
(2)运用经验和例证
善于做劝服工作的人都知道,我们做事受个人的具体经验的影响比受空空洞洞的大道理的影响要大得多。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如果大夫劝她服某种药物,那么即使医生再三证明这种药物有效,说了许多的药理知识和道理,病人总还是不免心存疑虑的。但如果换一种方法试试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如医生告诉她:我自己也服这种药,只用了一个疗程就大病痊愈了。听了这样活生生的个人体验,病人一定会少了很多顾虑。
心理学家莫恩在研究这种方法的效果时发现,成功的推销员往往使用具体的例证向顾客说明:他们现在的选择已有人作过。
不少人认为,说服力很神秘,是人的天赋所致。实际上,它也是可以学习和提高的。只要你掌握了一些说服人的真正技巧,那么你便不怕说不服人,你就可以尝到求人办事成功的甜美之果。
(3)站在听众一边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要改变别人的想法,劝说者必须与听众站在一边,两者的关系越融洽,劝说的话便越容易入耳,这是因为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天性,即喜欢听“自己人”说的话。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的心理学家哈斯也说过:“一个酿酒专家也许能告诉你许多理由为什么某一种牌子的啤酒比另一种牌子的啤酒要好。但如果是你的朋友,不管他对啤酒是否在行,他教你选购某种啤酒,你很可能听取他的意见。”
另一位心理学家莫恩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海滩上搞了一个传播训练公司,他发现,最佳商品的推销员都能模仿顾客的声调、音量和言词,表现顾客的姿态和情调,甚至还能下意识地在呼吸动作上与顾客相协调,好像是一架绝妙的反馈机器,把顾客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反射回去。
毋庸讳言,这种由于在具体行动上,甚至是些很微不足道的方面表现出来的在感情上与你的听众的亲近感与认同感,往往会使你得到巨大的感情回报和共鸣。而一旦建立了这种感情共鸣,还需要什么苦口婆心地劝诫与说服呢?
(4)考虑听者处境
假如你要到你家隔壁去,请那里的新婚夫妇参加一项社会公益活动,你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平庸的劝说者可能会直截了当地说一番大道理,而善于劝人者则会先考虑对方的处境,赢得听者的信任。如果对方说自己正为某事烦恼,劝说者便会对他说:“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也会有同样的烦恼。”这样就既表示了对人的同情,设身处地地为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又巧妙地赢得了对方的注意。
善劝者听见对方反驳自己的话时,也会做出反应,但绝不会反驳。她会把反对的话重复一遍,承认其有道理。好多研究表明:劝说时,照顾双方的意见,比只提供单方面意见的说服力强得多。
缩短彼此距离的技巧
套近乎是交际中与陌生人、尊长、上司等沟通情感的有效方式。套近乎的技巧就是在交际双方的经历、志趣、追求、爱好等方面寻找共同点,诱发共同语言,为交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而赢得对方的支持与合作。
外交史上有一则通过套近乎而顺利达成谈判目的的轶事:
一位日本议员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动纳赛尔,达到会谈的目的。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因为我也曾是军人,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
纳赛尔:唔……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奋斗》作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则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保卫自己。阿拉伯人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
纳赛尔:(大喜)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此时,日本议员顺势转人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
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终于产生了奇效。
在这段会谈的一开始,日本人就把总统称作上校,降了对方不少级别;挨过英国人的骂,按说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但对于军人出身,崇尚武力,并获得自由独立战争胜利的纳赛尔听来,却颇有荣耀感;没有希特勒的实力与手腕,没有幽默感与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从上校到总统呢?接下来,日本人又以读过他的《革命哲学》,称赞他的实力与人情味,并进一步称赞了阿拉伯战争的正义性。这不但准确地刺激了纳赛尔的“兴奋点”,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话收到了预想的效果。日本议员先后在五处运用寻找共同点的办法使纳赛尔从“不感兴趣”到“十分兴奋”而至“大喜”,可见日本人套近乎的功夫不浅。
这位日本议员的成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有备而来,才能套得近乎,并且套得结实,套得牢靠。
随机应变的语言技巧
随机应变是一种相当微妙的技巧,很难精确地对其进行定义。但是毫无疑问,对那些渴望迅捷地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种品质是必不可少的。
(1)用虚话套实话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应是为人的一条准则,但直炮筒子未必处外受欢迎,特别是有时连自己也不明白要说的是不是实话,那该怎么办呢?
张某托好友王局长为自己办件事,忽然听说他被捕“进去了”,又不知真假,就到王家探望。确实只有局长夫人在家,满脸愁容。张某开口道:“老王怎么没在家呀?”果然张夫人长叹一声:“唉!心脏病又犯了,昨天送进医院了……”
原来如此!如果,张某实话询问王局长是否真的被捕了,那场面如何?张某是这样设想的:如果王局长真的被捕了,其夫人自然会实情相告。虚虚实实,转换自如,毫不唐突。
(2)用轻松幽默的玩笑话说实事
轻松幽默的话题,往往能引起感情上的愉悦;庄重严肃的话题会使人紧张慎重。只要有可能,最好能把庄重严肃的话题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来,这样对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一个年轻打工者在一家外资企业打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生产成本分别下降30%和20%。大鼻子老板非常高兴,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这青年当然知道这句话可能意义重大,也可能不值一文。他想要点实在的,便轻松一笑,说:“我想你会把这句话放到我的薪水袋里。”洋老板会心一笑,爽快应道:“会的,一定会的。”不久他就获得了一个大红包和加薪奖励!
面对老板的鼓励,青年人如果不是这样俏皮,而是坐下来认真严肃地提出加薪要求,并摆出若干条理由,岂不大煞风景,甚至适得其反。
(3)绕个弯子套对方说话
有时,一些话自己说出来显得尴尬,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人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旱,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
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络那些门路,困难不小。
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4)客客气气引人说话
托人办事既然有求于人,因此开口说话就需要客气一些,这样别人心情就会愉悦,谈兴更浓。那么,怎么说话才算客气呢?以商量的口气把要办的事说出来,如:“能不能快点儿把这事给办一下?这事给办一下是不是可以?”
装作自己没把握,把请求、建议等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例如:你可能不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
在别人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备有关条件或意愿,那就不要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先提出部分要求,以便对方顺利接受,然后再步步深入。例如:你帮我解决这一步就可以了,其余的我自己想办法。
我们经常发现,人们在提出某些请求时往往会把大事说小,这并不是变着法儿使唤人,而是适当减轻给别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使自己便于启齿。
谦逊便是礼貌,通过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法把有关请求等表达出来,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例如:您老就不要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
请求别人帮助,最为传统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真诚,使人家感到备受尊重,乐于从命。
有些事要先把问题的难度说出来,让人觉得你是不得已而为之,明知自己知道不该说但还得说。例如:
真不该在这时候打搅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一下。我知道你手头也不宽裕,不过实在没办法,只好向你借一借。如果,把托人办事的原因说出来,向对方交个底,就会引起对方好感,令人欣然接受。例如:
隔行如隔山,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人家那边的规矩。你是内行,就替我办了吧!
如果,表示请求对方谅解,然后再把自己的愿望或请求等表达出来,以免过于唐突,则说起来更让人觉得容易接受。例如:恕我冒昧,这次又来麻烦你了。请求别人原谅,这是礼貌语言交际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流,显得比较友好,和谐。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是否能够随机应变巧转话题是谈话愉快进行的关键。只要能够随机应变,巧转话题,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突破他人心理防线的说话技巧
求人办事就是要说服别人帮助自己,而说服别人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攻克对方的心理防线,消除对方由于对你的诚意表示怀疑而产生的戒备。否则,这道防线将像一堵墙,使你的话说不到他的心里去,甚至产生反感。
那么,怎样说话才能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呢?不妨用用下面的方法。
(1)利用同步心理法
什么是同步心理呢?同步心理就是,凡事想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也就是“追随潮流主义”,是那种想过他人向往的生活、不愿落于潮流之后的心理。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那种不顾自身财力、精力,甚至是否真心愿意而豁出去做的念头,就很容易乘虚而人,支配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盲目做出与他人相同的举动。
通常人们在受到这类刺激后就很容易变得没主见,掉人盲目附和的陷阱中。所以推销员或店员经常会搬出“大家都在用”或“有名的人也都用”等推销话语,促使人们毫不犹豫地接受。
(2)利用逆反心理法
当别人告诉你“不准看”时,你就偏偏要看,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这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愈强烈,它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愈大。所以如果能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就可以将顽固的反对者软化,使其固执的态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3)利用对方的危机感法
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产生某种危机感,这种意识使他心生恐惧,并由此激发出强烈的要求上进的愿望。如果你能把握住他的这种危机感,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对策。
在与人交流中如果你能洞悉他的内心,巧妙地刺激对方的隐衷,使他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就能找到他的危机感。这个危机感就是你说服他的一把利器。
(4)树立共同敌人法
在说服别人时,要懂得将小的共同点扩大,树立“共同的敌人”,使对方有同仇敌忾的感觉。《孙子兵法》中有“吴越同舟”这么一句话,原意是讲吴国和越国本是敌对的双方,但因同时面对魏国的威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两国只好尽释前嫌,以对付共同的敌人。“吴越同舟”的故事就是由此产生的。
一旦出现了强大的共同敌人时,即使是敌对的两方,也会摇身一变,而成为合作的对象。
只要善于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就可以争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为自己赢得助力。
掌握没话找话说的诀窍
有人说:“交谈中要学会没话找话说的本领。”这在求人办事的说话过程中相当重要。没话找话说的关键是要善于找话题,或者根据某事引出话题。因为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是深人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端。没有话题,谈话是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的。那么,怎么找到话题呢?
(1)中心开花
面对众多的陌生人,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大家的兴奋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能说个不停,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导致“语花”飞溅。
(2)即兴引人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即兴引出话题,常能收到好的效果。“即兴引入”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联想。
(3)投石问路
向河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老兄在哪儿发财?”“您孩子多大了?”
(4)循趣人题
问明他人的兴趣,循趣发问,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如对方喜爱足球,便可以此为话题,谈最近的精彩赛事,某球星在场上的表现,以及中国队与外国队的差距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而引起对方的谈趣引发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重点在引,目的在于导出对方的话茬儿。
(5)变“生”为“故”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我国有许多“一见如故”的美谈:陌生人要能谈得投机,要在“故”字上做文章,变“生”为“故”。下面是变“生”为“故”的几个方法:
①适时切人
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人交谈,适时地“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谈是双边互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切人”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人,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②借用媒介
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媒介物引发表露自我,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③留有余地
留些空缺让对方接口,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因此,和陌生人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是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找话题。只要你找到了话题,就可以与他人轻松交谈,最终求人成功。
巧妙打破交谈中的冷场
善于打破冷场可以消除尴尬冷落的场面,可以活跃交际的氛围。从某种角度上说,它可以作为交际中的一种良好契机,有利于和对方进行和谐的谈话,从而促进求人办事的成功。
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托人办事也是如此,要开动脑筋,注意观察,迅速找到共同点,以此作为一种契机,与受托对象进行和谐投机的谈话。
有经验的记者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谈话对象,迅速地找到一个可以引起双方话题的共同点,打破那种不知从何谈起的冷落场面。
有一位老记者去采访一位科学家,到了科学家那儿,老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几张风景照,于是就谈起了构图呀,色调呀,原来这位科学家爱好摄影,他兴致勃勃地拿出了他的相册,谈话气氛非常融洽。正是由于这种气氛,使后面的正题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
一次,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女教师,行前有人说这位老师很倔,说不好三言两语就把人打发了。记者到学校去找她,她正在跟传达室的人发脾气。记者一听她说话的口音是浙江人,心里暗暗高兴,因为他也是浙江人。后来,他们的交谈就从家乡谈起,越谈越热乎,这一段题外话也为正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采访和托人办事差不多,这里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基实,打破说话冷场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看我们是否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发现和找到对方关心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由。像对方的爱好、习惯、家人、学术成就、个人特长等,都可以作为谈话的绝佳由头。对此,有必要多加体会。
当你善于打破谈话中的冷场,你们的交谈就可以继续下去,你求人办事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灵活应用软缠硬磨法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有时你怀着一片热心找到对方头上,对方能办,可就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搪塞、推托和拒绝,搞得你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打退堂鼓,撤回来了事,也不再另行组织进攻了。但也有一部分性格顽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们采用,友好地赖着对方的时间,赖着对方的情面,甚至赖着对方的地盘,不答应就是不撤退,不把事情办成就是不回头,搞得对方急不得恼不得,最后不得不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这才鸣金收兵,凯旋而归。
“软磨硬泡”的特色是以消极的形式争取积极的效果,通过消耗彼此的时间和精力,给对方施加压力,从而达到影响对方态度和改变对方态度的目的。具体说来,软磨硬泡这种方法有如下几种具体的小窍门。
(1)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在办事的过程中,能不能控制来自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对于办事的成功与失败,有决定作用。应依据不同的办事对象及办事环境的需要,做到处险而不惊,遇变而不怒。
(2)耐心周旋
我们在找人办事儿时,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抱着自尊不放,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有必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碰个钉子脸不红心不跳,不气不恼,照样微笑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这样顽强的意志就能把事情办成。
(3)积极跟踪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双方距离有多大,只要你善于用行动证明你的诚意,就会促使对方去思索,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框子里跳出来,那时你就将“泡”出希望了。
(4)反复申请
对同样的意思,要反复申请、反复渲染、反复强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面对顽固的对手,这是一种有力的武器。
运用这种说服法,须有坚韧的性格才行,内坚外韧,对一度的失败,绝不灰心,找机会反复地盯上门去,必然会如愿以偿。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法要有分寸,超过限度,伤害了对方的感情,反而会得到反效果。所以要谨慎处理,以不过度为限。软磨硬泡是办难事的一种特殊手段,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一手段如果用好了可以打动对方,但是,一旦用不好也能将事情搞砸。因此,如何在对方的耐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下加以运用,使对方不致生厌恶之心,是软磨硬泡的重要一环。
很多事情往往就在于能不能坚持一下,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这就需要放下自己的颜面,即使软磨硬泡又何妨。
善用语言的说服力的技巧
善于劝说,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能力。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若能掌握一些说服人的技巧,你的努力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人的说服力并不是一个常数,它是可以用巧妙的表达技巧来增强的。以下几点,是可以帮助你增强说服力的经验之谈。
(1)论据要坚实
什么样的论据才有说服力?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论据要坚实可靠,不可使人产生不信任感。向听者提供切实的资料比提供主张更有力。但对于一个犹豫不决的人来说,资料来源也是很有影响的,并且其影响之深不亚于资料本身。这并非因为人们只信任特定来源而不信任其他的来源,而是因为他们听到引述的话来自十分可信的权威,便不会再为自己的成见辩护。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心理作用。不过,引述权威的意见也不宜过分,过犹不及。资料太多也可能引起听者的反感。
(2)运用经验和例证
善于做劝服工作的人都知道,我们做事受个人的具体经验的影响比受空空洞洞的大道理的影响要大得多。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如果大夫劝她服某种药物,那么即使医生再三证明这种药物有效,说了许多的药理知识和道理,病人总还是不免心存疑虑的。但如果换一种方法试试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如医生告诉她:我自己也服这种药,只用了一个疗程就大病痊愈了。听了这样活生生的个人体验,病人一定会少了很多顾虑。
心理学家莫恩在研究这种方法的效果时发现,成功的推销员往往使用具体的例证向顾客说明:他们现在的选择已有人作过。
不少人认为,说服力很神秘,是人的天赋所致。实际上,它也是可以学习和提高的。只要你掌握了一些说服人的真正技巧,那么你便不怕说不服人,你就可以尝到求人办事成功的甜美之果。
(3)站在听众一边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要改变别人的想法,劝说者必须与听众站在一边,两者的关系越融洽,劝说的话便越容易入耳,这是因为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天性,即喜欢听“自己人”说的话。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的心理学家哈斯也说过:“一个酿酒专家也许能告诉你许多理由为什么某一种牌子的啤酒比另一种牌子的啤酒要好。但如果是你的朋友,不管他对啤酒是否在行,他教你选购某种啤酒,你很可能听取他的意见。”
另一位心理学家莫恩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海滩上搞了一个传播训练公司,他发现,最佳商品的推销员都能模仿顾客的声调、音量和言词,表现顾客的姿态和情调,甚至还能下意识地在呼吸动作上与顾客相协调,好像是一架绝妙的反馈机器,把顾客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反射回去。
毋庸讳言,这种由于在具体行动上,甚至是些很微不足道的方面表现出来的在感情上与你的听众的亲近感与认同感,往往会使你得到巨大的感情回报和共鸣。而一旦建立了这种感情共鸣,还需要什么苦口婆心地劝诫与说服呢?
(4)考虑听者处境
假如你要到你家隔壁去,请那里的新婚夫妇参加一项社会公益活动,你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平庸的劝说者可能会直截了当地说一番大道理,而善于劝人者则会先考虑对方的处境,赢得听者的信任。如果对方说自己正为某事烦恼,劝说者便会对他说:“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也会有同样的烦恼。”这样就既表示了对人的同情,设身处地地为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又巧妙地赢得了对方的注意。
善劝者听见对方反驳自己的话时,也会做出反应,但绝不会反驳。她会把反对的话重复一遍,承认其有道理。好多研究表明:劝说时,照顾双方的意见,比只提供单方面意见的说服力强得多。
缩短彼此距离的技巧
套近乎是交际中与陌生人、尊长、上司等沟通情感的有效方式。套近乎的技巧就是在交际双方的经历、志趣、追求、爱好等方面寻找共同点,诱发共同语言,为交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而赢得对方的支持与合作。
外交史上有一则通过套近乎而顺利达成谈判目的的轶事:
一位日本议员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动纳赛尔,达到会谈的目的。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因为我也曾是军人,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
纳赛尔:唔……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奋斗》作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则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保卫自己。阿拉伯人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
纳赛尔:(大喜)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此时,日本议员顺势转人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
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终于产生了奇效。
在这段会谈的一开始,日本人就把总统称作上校,降了对方不少级别;挨过英国人的骂,按说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但对于军人出身,崇尚武力,并获得自由独立战争胜利的纳赛尔听来,却颇有荣耀感;没有希特勒的实力与手腕,没有幽默感与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从上校到总统呢?接下来,日本人又以读过他的《革命哲学》,称赞他的实力与人情味,并进一步称赞了阿拉伯战争的正义性。这不但准确地刺激了纳赛尔的“兴奋点”,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话收到了预想的效果。日本议员先后在五处运用寻找共同点的办法使纳赛尔从“不感兴趣”到“十分兴奋”而至“大喜”,可见日本人套近乎的功夫不浅。
这位日本议员的成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有备而来,才能套得近乎,并且套得结实,套得牢靠。
随机应变的语言技巧
随机应变是一种相当微妙的技巧,很难精确地对其进行定义。但是毫无疑问,对那些渴望迅捷地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种品质是必不可少的。
(1)用虚话套实话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应是为人的一条准则,但直炮筒子未必处外受欢迎,特别是有时连自己也不明白要说的是不是实话,那该怎么办呢?
张某托好友王局长为自己办件事,忽然听说他被捕“进去了”,又不知真假,就到王家探望。确实只有局长夫人在家,满脸愁容。张某开口道:“老王怎么没在家呀?”果然张夫人长叹一声:“唉!心脏病又犯了,昨天送进医院了……”
原来如此!如果,张某实话询问王局长是否真的被捕了,那场面如何?张某是这样设想的:如果王局长真的被捕了,其夫人自然会实情相告。虚虚实实,转换自如,毫不唐突。
(2)用轻松幽默的玩笑话说实事
轻松幽默的话题,往往能引起感情上的愉悦;庄重严肃的话题会使人紧张慎重。只要有可能,最好能把庄重严肃的话题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来,这样对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一个年轻打工者在一家外资企业打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生产成本分别下降30%和20%。大鼻子老板非常高兴,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这青年当然知道这句话可能意义重大,也可能不值一文。他想要点实在的,便轻松一笑,说:“我想你会把这句话放到我的薪水袋里。”洋老板会心一笑,爽快应道:“会的,一定会的。”不久他就获得了一个大红包和加薪奖励!
面对老板的鼓励,青年人如果不是这样俏皮,而是坐下来认真严肃地提出加薪要求,并摆出若干条理由,岂不大煞风景,甚至适得其反。
(3)绕个弯子套对方说话
有时,一些话自己说出来显得尴尬,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人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旱,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
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络那些门路,困难不小。
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4)客客气气引人说话
托人办事既然有求于人,因此开口说话就需要客气一些,这样别人心情就会愉悦,谈兴更浓。那么,怎么说话才算客气呢?以商量的口气把要办的事说出来,如:“能不能快点儿把这事给办一下?这事给办一下是不是可以?”
装作自己没把握,把请求、建议等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例如:你可能不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
在别人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备有关条件或意愿,那就不要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先提出部分要求,以便对方顺利接受,然后再步步深入。例如:你帮我解决这一步就可以了,其余的我自己想办法。
我们经常发现,人们在提出某些请求时往往会把大事说小,这并不是变着法儿使唤人,而是适当减轻给别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使自己便于启齿。
谦逊便是礼貌,通过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法把有关请求等表达出来,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例如:您老就不要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
请求别人帮助,最为传统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真诚,使人家感到备受尊重,乐于从命。
有些事要先把问题的难度说出来,让人觉得你是不得已而为之,明知自己知道不该说但还得说。例如:
真不该在这时候打搅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一下。我知道你手头也不宽裕,不过实在没办法,只好向你借一借。如果,把托人办事的原因说出来,向对方交个底,就会引起对方好感,令人欣然接受。例如:
隔行如隔山,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人家那边的规矩。你是内行,就替我办了吧!
如果,表示请求对方谅解,然后再把自己的愿望或请求等表达出来,以免过于唐突,则说起来更让人觉得容易接受。例如:恕我冒昧,这次又来麻烦你了。请求别人原谅,这是礼貌语言交际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流,显得比较友好,和谐。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是否能够随机应变巧转话题是谈话愉快进行的关键。只要能够随机应变,巧转话题,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突破他人心理防线的说话技巧
求人办事就是要说服别人帮助自己,而说服别人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攻克对方的心理防线,消除对方由于对你的诚意表示怀疑而产生的戒备。否则,这道防线将像一堵墙,使你的话说不到他的心里去,甚至产生反感。
那么,怎样说话才能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呢?不妨用用下面的方法。
(1)利用同步心理法
什么是同步心理呢?同步心理就是,凡事想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也就是“追随潮流主义”,是那种想过他人向往的生活、不愿落于潮流之后的心理。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那种不顾自身财力、精力,甚至是否真心愿意而豁出去做的念头,就很容易乘虚而人,支配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盲目做出与他人相同的举动。
通常人们在受到这类刺激后就很容易变得没主见,掉人盲目附和的陷阱中。所以推销员或店员经常会搬出“大家都在用”或“有名的人也都用”等推销话语,促使人们毫不犹豫地接受。
(2)利用逆反心理法
当别人告诉你“不准看”时,你就偏偏要看,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这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愈强烈,它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愈大。所以如果能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就可以将顽固的反对者软化,使其固执的态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3)利用对方的危机感法
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产生某种危机感,这种意识使他心生恐惧,并由此激发出强烈的要求上进的愿望。如果你能把握住他的这种危机感,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对策。
在与人交流中如果你能洞悉他的内心,巧妙地刺激对方的隐衷,使他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就能找到他的危机感。这个危机感就是你说服他的一把利器。
(4)树立共同敌人法
在说服别人时,要懂得将小的共同点扩大,树立“共同的敌人”,使对方有同仇敌忾的感觉。《孙子兵法》中有“吴越同舟”这么一句话,原意是讲吴国和越国本是敌对的双方,但因同时面对魏国的威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两国只好尽释前嫌,以对付共同的敌人。“吴越同舟”的故事就是由此产生的。
一旦出现了强大的共同敌人时,即使是敌对的两方,也会摇身一变,而成为合作的对象。
只要善于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就可以争取对方的理解和支持,为自己赢得助力。
掌握没话找话说的诀窍
有人说:“交谈中要学会没话找话说的本领。”这在求人办事的说话过程中相当重要。没话找话说的关键是要善于找话题,或者根据某事引出话题。因为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是深人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端。没有话题,谈话是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的。那么,怎么找到话题呢?
(1)中心开花
面对众多的陌生人,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大家的兴奋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能说个不停,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导致“语花”飞溅。
(2)即兴引人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即兴引出话题,常能收到好的效果。“即兴引入”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联想。
(3)投石问路
向河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老兄在哪儿发财?”“您孩子多大了?”
(4)循趣人题
问明他人的兴趣,循趣发问,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如对方喜爱足球,便可以此为话题,谈最近的精彩赛事,某球星在场上的表现,以及中国队与外国队的差距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而引起对方的谈趣引发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重点在引,目的在于导出对方的话茬儿。
(5)变“生”为“故”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我国有许多“一见如故”的美谈:陌生人要能谈得投机,要在“故”字上做文章,变“生”为“故”。下面是变“生”为“故”的几个方法:
①适时切人
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人交谈,适时地“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谈是双边互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切人”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人,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②借用媒介
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媒介物引发表露自我,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③留有余地
留些空缺让对方接口,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因此,和陌生人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是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找话题。只要你找到了话题,就可以与他人轻松交谈,最终求人成功。
巧妙打破交谈中的冷场
善于打破冷场可以消除尴尬冷落的场面,可以活跃交际的氛围。从某种角度上说,它可以作为交际中的一种良好契机,有利于和对方进行和谐的谈话,从而促进求人办事的成功。
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托人办事也是如此,要开动脑筋,注意观察,迅速找到共同点,以此作为一种契机,与受托对象进行和谐投机的谈话。
有经验的记者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谈话对象,迅速地找到一个可以引起双方话题的共同点,打破那种不知从何谈起的冷落场面。
有一位老记者去采访一位科学家,到了科学家那儿,老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几张风景照,于是就谈起了构图呀,色调呀,原来这位科学家爱好摄影,他兴致勃勃地拿出了他的相册,谈话气氛非常融洽。正是由于这种气氛,使后面的正题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
一次,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女教师,行前有人说这位老师很倔,说不好三言两语就把人打发了。记者到学校去找她,她正在跟传达室的人发脾气。记者一听她说话的口音是浙江人,心里暗暗高兴,因为他也是浙江人。后来,他们的交谈就从家乡谈起,越谈越热乎,这一段题外话也为正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采访和托人办事差不多,这里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基实,打破说话冷场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看我们是否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发现和找到对方关心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由。像对方的爱好、习惯、家人、学术成就、个人特长等,都可以作为谈话的绝佳由头。对此,有必要多加体会。
当你善于打破谈话中的冷场,你们的交谈就可以继续下去,你求人办事才有了成功的可能。
灵活应用软缠硬磨法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有时你怀着一片热心找到对方头上,对方能办,可就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搪塞、推托和拒绝,搞得你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只好打退堂鼓,撤回来了事,也不再另行组织进攻了。但也有一部分性格顽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们采用,友好地赖着对方的时间,赖着对方的情面,甚至赖着对方的地盘,不答应就是不撤退,不把事情办成就是不回头,搞得对方急不得恼不得,最后不得不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这才鸣金收兵,凯旋而归。
“软磨硬泡”的特色是以消极的形式争取积极的效果,通过消耗彼此的时间和精力,给对方施加压力,从而达到影响对方态度和改变对方态度的目的。具体说来,软磨硬泡这种方法有如下几种具体的小窍门。
(1)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在办事的过程中,能不能控制来自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对于办事的成功与失败,有决定作用。应依据不同的办事对象及办事环境的需要,做到处险而不惊,遇变而不怒。
(2)耐心周旋
我们在找人办事儿时,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抱着自尊不放,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有必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碰个钉子脸不红心不跳,不气不恼,照样微笑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这样顽强的意志就能把事情办成。
(3)积极跟踪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双方距离有多大,只要你善于用行动证明你的诚意,就会促使对方去思索,进而理解你的苦心,从固执的框子里跳出来,那时你就将“泡”出希望了。
(4)反复申请
对同样的意思,要反复申请、反复渲染、反复强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面对顽固的对手,这是一种有力的武器。
运用这种说服法,须有坚韧的性格才行,内坚外韧,对一度的失败,绝不灰心,找机会反复地盯上门去,必然会如愿以偿。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法要有分寸,超过限度,伤害了对方的感情,反而会得到反效果。所以要谨慎处理,以不过度为限。软磨硬泡是办难事的一种特殊手段,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一手段如果用好了可以打动对方,但是,一旦用不好也能将事情搞砸。因此,如何在对方的耐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下加以运用,使对方不致生厌恶之心,是软磨硬泡的重要一环。
很多事情往往就在于能不能坚持一下,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这就需要放下自己的颜面,即使软磨硬泡又何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