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行书慢写,楷书快写”?
现在有些人认为“行书慢写,楷书快写”。就觉得行书应该慢慢的写,而楷书就应该一口气写快一点,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我觉得不管是行书还是楷书,我们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找好自己书写的节奏。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好的,并不是一味的和别人一样写行书楷书或快或慢的。
行书要有节奏感,根据自己个人而来。也没有什么官方规定就非要说,行书写起来肯定比楷书慢,因为楷书要快写,行书要慢写。哪有这样的话?
那么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草书可不飞起来了。所以有的东西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讨论。
行书也有好几种字体,用行楷和行草,写起来也是有难度的。不熟练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很快呢?也要经过长久的练习才能到达行云流水的地步。
而且我们所有人开始学书法,都是从楷书学起的。可能是因为楷书比较好入门。其他的字体都需要在楷书的深入下继续学习。
之后渐渐地就有人说,“行书慢写,楷书快写。”快慢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写书法是要找写书法的那种感觉和节奏,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快慢,而是在书写的过程中是体会书法的奥妙。
难道那些行书写的行云流水,而楷书写的慢慢细水长流的人,难道就代表他们不会书法了吗?这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强制性的标准。
所以并没有必要一定要强调“行书慢写,楷书快写。”
1、行书慢写:写行书时注意事项较多,落笔要慢。要注意字的大小、布白、虚实、粗细、枯润变化及其用笔特点,这样写出来的行书自然会有动势。同时由于行书运笔的节奏比较快,所以要特别注意笔调的沉着功夫,要纵得出,擒得定,拓得开,留得住。
2、楷书快写: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经过长时间的楷书练习,楷书书写较为熟练,速度较快。
扩展资料:
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行书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硬笔行书主张书写流畅,字形大致上合乎规范,这就是好的行书。
这个问题可以用启功先生的话来回答,启功先生曾说:“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画顾盼不呆板”。
把行书当楷书写,速度慢下来,才能够用心经营布置电话结构,不至于写的浮华无法度,把楷书当成行书写,速度稍微加快,注意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这样楷书才能够写的灵活不呆板。
这里的快和慢都是相对的,而不是说写楷书真的像行书一样快,写行书真的如写楷书一样慢,只是相对于正常的速度慢了一点,这样可以让行书有一个用笔转折的时间,让楷书有一个连带顺畅的书写。
扩展资料
楷书和行书无先后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拥有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共性的书法基础,所以本文所讲的楷书过渡到行书的思路,当然不只是速度的关系,这里面包含了楷书和行书体系间微妙的基本功、笔法架构、布局和行气等系统性问题。
在行书的书写中,由于写意抒情的需要往往兼用多种笔法,使得笔下的线条变化无穷而生出许多情趣来。用中锋能获得丰满圆实的、具有立体感的线条,就像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那样,力透纸背、墨如漏痕。
侧锋也是书写时常常用到的,清人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王羲之《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 由此可见,根据需要时而用侧锋书写,也能获得《兰亭序》那样的顿挫生姿、妍美无比的效果。
除了运用中锋和侧锋以外,行书书写有时还可根据需要偶尔使用偏锋,以求得异样的效果。
把楷书当成行书写,速度稍微加快,注意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这样楷书才能够写的灵活不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