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

 我来答
计算机系小学姐
高粉答主

2021-07-26 · IT小菜鸟、运维小菜鸡
计算机系小学姐
采纳数:121 获赞数:970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防洪减灾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类。

防洪减灾工程措施分别是堤防与河道的整治、水库与水库调度、分滞洪区建设、防汛抢险。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通常指通过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杠杆、科学技术等手段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措施。一般包括防洪法律法规、洪水预警预报、洪水风险分析与管理、洪水保险制度、防汛指挥调度、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等方面。

其中,防洪法律法规因具有强制力,可以有力地促使防洪减灾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

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则是通过在洪水到达之前,利用卫星、雷达和计算机,把遥测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准确预报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达时间、洪水历时等洪水特征值,进行洪水调度并组织居民撤离和抢救,减少洪灾损失。

洪水分析与管理实指为把洪水灾害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分析发生洪水灾害程度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管理的工作。

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特点:

1、不改变洪水本身特征

防洪工程措施是通过控制和改变洪水本身,将洪峰流量、洪水位等洪水特征降低到安全线以下,以避免或减轻洪水灾害损失;

而非工程防洪措施不改变洪水本身特征,而是改变保护区和保护对象本身的特征,减少洪水灾害的破坏程度,或改变及调整灾害的影响方式(范围),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保护对象为局部范围

防洪工程防洪措施的保护对象是大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口、建筑物及其财产,强调的是总体,不过分考虑个别防护对象;而防洪非工程防洪措施考虑的是小范围土地、少数人口以及局部的居住区和设施。

3、决策灵活投资较少的主动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着重于现有或拥有的设施和土地的保护,是人口、财产受到洪水威胁时所采取的事后被动保护措施或事后补救措施,制约因素多,难度高,工程星大,一股需要较大的投资;

而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着重于防洪规划,是在土地利用、人口和财富聚集有可能造成重大洪灾损失之前,通过避让或提高财产本身抗洪能力而采取的主动措施,制约因素少,事前决策灵活,一般费用较低。

4、属于管理问题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涉及工程建设,是工程技术问题;而非工程措施涉及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管理问题。

5、防洪减灾指标是随机性指标

防洪工程措施的防洪指标明确,如洪水重现期、设计流量、水位、工程投资、防洪效益等;而非工程措施的防洪减灾指标具有随机性,如风险度、减灾度等。

广东华南环保
2024-10-25 广告
落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环境安全全过程管理,建立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核定并完善重点风险源基本信息。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原则,将监督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纳入污染防治、环境监察的日常工作中,重点抓环...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广东华南环保提供
中地数媒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防洪减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从气象、水文预报到修筑调洪、蓄洪和防洪工程河道整治、流域综合治理以及防汛抢险等各种措施,必须协调一致、统筹安排。

1.洪水预报

在各种地质灾害中,洪涝灾害可预报性最强。因此,必须抓住这一特征,加强气象、水文预报工作,准确及时地掌握洪水信息,为防汛抢险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防汛抢险如同战场上的对敌作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特别是遇到超过警戒水位的特大洪水时,根据洪水预报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水库调度,决定是否启用分洪、蓄洪工程,组织防汛抢险队伍等,使洪涝灾害减至最低。洪水预报的基础是暴雨的预报和监测,气象站、水文站和雨量站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观测站点的空间分布不均,降水实况的监测水平受到很大限制。利用雷达回波及气象卫星云图资料监测预报降雨,虽然目前只能做到定性的估算,但对防洪抢险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整治河道与修筑堤防

整治河道或修筑堤防,可以将洪水约束在河槽内并使其顺利向下游流动,是有效预防洪水灾害的工程性措施。目前,我国约有20×104km的堤防,绝大部分为土质堤防,主要分布在江河中下游及沿海地区。其中大江大河干流、主要支流、海堤、重点圩院的堤防约有5.6×104km。黄河下游堤防、长江中游荆江大堤、淮河北大堤、洪泽湖大堤、京杭运河大堤、珠江的北江大堤以及钱塘江海塘等堤防工程,都经历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工程规模宏大,对防洪减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水库建设与水坝加固

修建水库控制上游洪水来量,可以起到调蓄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从而减缓中下游地区的抗洪压力。暴雨过后,洪水来势凶猛、洪峰流量集中,利用水库调节洪水流量十分有效。在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区交接河段修建控制性水库,对中下游平原区的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江大河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作用更加明显。美国全国河流的年径流量约为17000×108m3,已建水库的库容达10000×108m3,总库容占年径流量的60%。我国河流的年径流量约27000×108m3,已建8万多座水库,总库容约4500×108m3,约占总径流量的17%;但在现有水库中,约1/3是病险水库,防洪与兴利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4.分滞洪区建设

在大城市、大型厂矿等重点保护地区,需要在其上游地区修建分洪区或蓄洪区。当洪水来临时,按照牺牲局部、保全大局的原则,可将超过水库和堤防防御能力的洪水有计划地向分洪区分流,以保证重点城市和厂矿的安全,减轻洪水灾害。

然而,对于分滞洪区的建设,堵与疏的争论在我国从大禹时代就开始了。所谓堵,就是修建防洪工程,尽可能防止洪水出槽;疏,用现在的术语,被称为非工程性防洪措施,是防洪减灾的发展方向。

非工程措施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来了,1958年美国开始接受这一概念。1966年以前,美国的防洪策略主要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防止洪水泛滥。由于洪泛区土地不断开发,经济迅速增长,聚居人口增多,虽然防洪投资年年增加,但洪水灾害损失却有增无减。从1966年开始,美国防洪政策调整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对洪泛区和蓄、滞洪区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规划调整,制定疏导洪水的应急方案,建立强制性的防洪保险。美国密西西比河爆发特大洪水时,洪泛区的人员必须全部撤离,政府并不采取任何防洪的工程措施,洪水过后则通过保险重建家园。

5.防潮抢险

在洪水期间,为了确保河道行洪的安全,防止洪水泛滥成灾,采取紧急的工程措施以防止洪水破堤出槽,是防汛抢险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我国防洪战线长、汛期长,防洪工程措施标准低,非工程措施不够完善,所以防汛抢险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时,百万军民组成的抗洪抢险大军苦战两个多月,昼夜坚守在长江大堤上,排除了无数个塌堤溃坝的险情,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和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安全。

6.流域综合治理

无论是洪滞灾害还是其他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都是由多种措施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但在减灾实践中,往往重视直接性的工程防治措施,忽略间接的基础性防治工作。例如,在防治洪水灾害方面,重视水库和堤防建设,忽视水土保持以及分洪区和蓄洪区管理。在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方面,强调灾害对生命财产的直接破坏作用,忽视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过后,我国提出了明确的防灾、救灾和恢复重建方针,制定了综合治理洪涝灾害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1)加高加固堤防,消除隐患,全面提高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

2)加强水库管理,消除病险水库,保障水利工程安全有效运行,大力兴建新的水库,进一步增加拦蓄洪水能力。

3)加强湖泊洼淀和分蓄洪区管理,退田还湖,合理开发利用湖泊。

4)疏通河道,清除行洪障碍,保障江河畅流。

5)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防治崩滑流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减少河湖泥沙,改善河道环境。

6)提高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水平,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推进灾害保险,实现社会化减灾(张业成,1999)。

小结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冒顶垮帮、岩爆、瓦斯爆炸与煤层自燃、矿井突水,受环境要素影响,其作用方式不同产生的灾害形式不同,采取的防治措施亦不同。对于工程建筑物,地震效应大致分为场地破坏效应和强烈振动效应两个方面,它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震级大小和震中距等因素有关。地震灾害的破坏形式有地面运动、断裂与地面破裂、余震、火灾、斜坡变形破坏、砂土液化、地面标高改变、海啸、洪水等。特殊土主要指黄土、膨胀土、盐渍土、软土、冻土、红土等,由于土层的特殊性,产生的地质灾害形式各不相同,有相应的防治处理措施。土地荒漠化是广义而复杂的概念,包括土地贫瘠化、盐渍化、沙化、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水土环境异常主要表现为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的改变而影响人体健康,典型的有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病、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地方病。洪涝灾害即是遭受洪水袭击而产生的自然灾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式不一,但它们多与地质动力过程相关。气候是控制洪涝灾害的先决条件,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崩滑流活动与河湖淤积等因素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对策是什么?

2.何谓砂土液化?

3.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形式有哪些?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4.何谓煤层自燃?预防煤层自燃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5.矿井突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特殊土在工程建设中容易产生哪些工程问题?

7.何谓土地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的成因是什么?

8.水土流失的类型有哪些?影响因素是什么?

9.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0.最常见的地球化学性地方病主要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